启铼研究院潘向东:破解地方债务困局 关键是改变当前经济疲态

[娱乐] 时间:2024-04-23 23:23: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5次
近期,启铼多地公布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研究院潘据不完全统计,向东三季度待发地方债已超过1万亿元,破解疲态其中,地方当前云南、债务四川、困局河北、关键改变浙江等地三季度拟发行地方债超过1000亿元。经济

  最新公布的启铼经济运行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研究院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向东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同比继续保持平稳或较快增长,破解疲态但增速较上月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地方当前

  在此背景下,债务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波动与走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又该如何防范化解债务内生风险?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哪些领域值得期待?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

  全年有望实现5%的增长目标

  《21世纪》:5月经济数据已经出炉,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特征?

  潘向东: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工业、投资、消费均有回落,并低于市场预期。结合5月公布的PMI、金融等数据也不及预期,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动能有所减弱,经济运行存在内需不足、市场预期和信心偏弱,经济内生动力不强的特征。

  我们看到进入二季度特别是5月以来,工业生产整体运行放缓,终端消费整体偏弱。同时,各项投资均有下滑,其中基建投资增长乏力,制造业景气度回落,房地产投资持续弱势。民间投资和出口增速出现由正转负,核心通胀持续低迷,内外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呈现宽幅震荡。

  《21世纪》:在此基础上,对于二季度以及全年经济形势有怎样的判断?

  潘向东: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实现了4.5%的增长,开局良好,然而进入二季度以来,一系列数据指向了经济阶段性放缓,预计二季度经济整体增速可能低于预期,从而使得GDP保5的压力上升。

  前瞻来看,考虑到基数效应,三、四季度GDP增速可能会低于二季度,从而使全年实现5%的增速目标面临一定压力。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复苏动力趋弱的压力下,预计新一轮的增量宏观逆周期政策会陆续出台,届时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有望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

  扩消费需改善居民收入预期

  《21世纪》: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同比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下阶段消费能否延续恢复态势?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增长的潜力?

  潘向东:如果单看5月份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2.7%,涨幅较前月明显回落,进一步地,如果看两年平均增速,增速略有下降,从侧面说明消费的变动受到基数的影响较大。从结构类型来看,5月城乡消费均有回落,餐饮消费相较好于商品消费。

  整体而言,当前消费复苏正在边际走弱,折射出国内居民信心恢复速度仍是一个缓慢过程,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尚需时间。

  年初至今,我们看到,政府层面多次强调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后续要使得消费延续复苏,需要期盼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或是相关提振消费的催化剂出现。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从中长期来看,居民消费增长的持续复苏,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改善,应确保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同时还应继续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市场的复苏和改善,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下半年出口增速拉动看汽车

  《21世纪》: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460亿元,同比增长0.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523亿元。今后一段时间,哪些国家(地区)的市场、哪些产品将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

  潘向东: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化、欧美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对传统欧美市场的出口有所减缓。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欧元区PMI等均表明当下全球需求较为低迷,分地区看,5月我国对美欧日出口走弱,对欧美发达经济体以及东盟、非洲等亚非拉国家的顺差收窄。从出口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出口拉动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而汽车类产品维持了一定的韧性,边际仍有小幅下滑。向前看,受基数影响,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速仍可能回落,加之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预计出口总体波动较大。

  新兴市场国家一直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新兴增长点,对我国出口增速的拉动力显著,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是我国外贸增速保持韧性的重要支持。

  从出口产品角度看,我国在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领域有突出优势,特别是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高端品类出口有望受益。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不断提升,会带动我国相关品类出口。此外,汽车产业链相关产品依然会成为下半年出口增速的主要拉动力。在新能源制造领域,今年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整体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也表现显著。

  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1世纪》: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到关注,如何看待当前的地方债风险?

  潘向东:去年年末,我国显性的政府债务余额为61万亿人民币,其中,中央债务25.9万亿,地方债务35.1万亿。这样一个负债水平,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属于相对安全。

  大家目前较为担心的是地方的隐性负债,但整体而言,出现风险的概率仍较低,因为我国地方政府的这些负债还是对应了相应的资产,目前是这些资产有的收益率比较低,覆盖不了隐性负债的高利息。但只要这些利息成本降下去,估计担忧会减轻很多。

  《21世纪》:如何防范化解这些隐性债务风险?

  潘向东:目前一些地方采用处置国有资产等方式来缓解债务风险。一旦地方政府债务出现风险苗头,可以考虑置换成为政府的显性债务,降低负债成本。当然也可以考虑借鉴90年代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通过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债务管理公司,把地方的隐性债务和对应的资产同步剥离,由债务管理公司统一发行低息长期债券来对这些隐性债务进行置换。

  归根结底,要解决债务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加快经济发展,因为发展是解决矛盾的最好策略。经济快速发展了,即便现在看上去很多都是问题,最后也都将不是问题。倘若经济发展慢下来,甚至停滞,那么现在看上去都没问题的,到将来也可能都是问题。

  《21世纪》:如何看待中央是否该出手“相救”地方债务危机的讨论?

  潘向东:现在中央还没有去处理这些令市场特别担心的地方债务,而是采用地方自己寻找解决途径,前提是不能出现债务风险。

  中央去兜底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假若最后中央兜底了,那相当于鼓励以前违规举债大搞发展的地方。由此带来的隐患是,以后各地方更会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地竞相扩张地方的资产负债表,而且市场中金融机构也都会追逐,因为有中央政府的担保。

  还有就是经济运行还没有达到要选择这一宏观政策的程度,宏观政策还有很多操作相对简单的可选项,例如:降息降准,发行特别国债、刺激消费的政策、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等等。

  政策支持有望加码

  《21世纪》:对下半年增量宏观政策有哪些展望?

  潘向东:在当前经济复苏动力趋弱的压力下,逆周期政策将有望进一步加码从而破解来自信心、债务、房地产等方面的困局。

  我们已经看到6月央行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且调降MLF及OMO利率,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

  财政方面也将继续发力,预计后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或明显提速,不排除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扩容的可能性。

  地产层面,供给与需求两侧仍有进一步释放政策的可能和空间。

  面对就业的结构性问题,预计后续也将推出相应的政策从而缓和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稳”求进保增长,预计在后续一系列托底政策的加速出台下,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和提振,叠加内生经济的自动修复,届时全年经济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作者:胡丽华 编辑:周上祺)

责任编辑:郝欣煜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