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千米矿井“缝补工”:规避“每一颗螺丝松动隐患”

[休闲] 时间:2024-04-25 13:34: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1次

原标题:甘肃金昌千米矿井“缝补工”:规避“每一颗螺丝松动隐患”

“一颗螺丝松动就可能酿成一次事故。缝补工”今年是甘肃规避张海军做矿山井下维修工的第27个年头,每天乘坐罐笼车到达地下1000米处,金昌携带扳手、千米锤子等工具,矿井查看螺丝是每颗否松动,判断敲敲打打的螺丝声响,检查皮带设备运转情况。松动

张海军回忆说,隐患20出头时的缝补工自己学习钳工专业,得知有机会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境内的甘肃规避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的矿井工作时,他充满好奇:“如何下井”“矿井有多深”“矿井环境怎么样”“地下与地面有哪些区别”……

图为金川集团二矿区井下巷道。金昌 张婧 摄

然而,千米第一次下井的矿井张海军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失重感而顾不得想太多,“从钻进罐笼向下移动开始,每颗眼前一片漆黑,几分钟就到达目的地。”他说,当时的工作地点到罐笼停车位置还有些距离,矿工们需要顺着巷道边沿徒步到达,那时候矿井巷道的照明覆盖率不是很高,即使有矿灯照明,在经过个别路段时也得摸着墙边探索前行。

金川集团作为甘肃唯一全球500强企业,从扎根河西走廊戈壁,到产出第一批电解镍,再到镍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

10月中下旬,中新网记者探访了金川集团的千米矿井。经宣传片和安全教育学习之后,记者一行按照规定佩戴全套工装,临出发前每人领到一张GPS定位卡,当我们从二矿区主斜坡道准备进入时,工作人员提出下矿前的最后一条要求:“刷定位卡录入下矿信息,该信息将随个体的位置移动而及时更新,出矿时还要记得在相同位置再次录入出矿信息。”

斜坡道总长8公里左右,在皮卡车半个多小时的“摸黑下行”之后,记者一行抵达距离地表800米位置处——二矿区工人们形似“窑洞”的休息区,简易条桌拼成一张桌子,周围摆放几条长椅,个别矿工伏案办公、休息,50岁的张海军正坐在这里。

图为张海军日常检查矿运铁道。 张婧 摄

谈及工作环境的变化,张海军说,“之前部分巷道没有打通,运输维修材料需要人拉肩扛,拖着钢筋多趟往返深巷的事时有发生,现在电机车通行包揽了材料运输的所有工作;矿井食堂不仅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还有新鲜水果供应;加之矿井亮灯全覆盖了,原本分支复杂的巷道,现在都走成了‘回家的路’。”

“千米矿井受地压影响,矿运铁道易变形。”张海军告诉记者,除了日常检查矿运铁道、破碎机、运矿车、机械设备等之外,预知维修也很重要。

多年以来,张海军修过的每台机器、每个零部件,他都要做维修笔记,详细到每个细节,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处理,闲暇时他就会拿出来“温故知新”。另外,他还反复学习研究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直至对各种设备的运行都了如指掌,合理制订设备检修工艺方案,完善检修安全措施。

张海军将自己的工作比喻为“缝缝补补的活儿”,一开始,他被分配到皮带运输工区的维修班,看到井下皮带维修工作很多零配件没有成品,需要钳工根据现场加工完成,他就跟着师傅,白天到工区加工零部件,琢磨书上的知识点,领会技术要领,拿起焊枪,在焊花四溅中反复练习。晚上回到家,钻研各种理论知识。如今,他已掌握了钳、焊、磨等技术,成为机械维修和加工方面的技术能手。(王诗尧)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