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图书行业的解困与破局 正文

图书行业的解困与破局

[娱乐] 时间:2024-03-29 13:34: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56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赵狄娜  图书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的图书困境逐渐浮出水面。未来如何解困与破局?这是行业所有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令人心疼 洪水无情,困破此次有大批业内知名的图书图书库房被淹。摄影/孙佳  盛夏时的行业一次极端天气,不仅让人们的困破目光聚焦于涿州,也聚焦于图书行业的图书库房。2017—2019年,行业图书企业、困破纸厂、图书印刷厂开始逐步外迁,行业共同组成了环京津冀图书出版产业带,困破也给北京周边的图书城市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成为其经济的行业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困破洪水无情,此次有大批业内知名的图书库房被淹。出版品牌“未读”在其公号上发布的《未读涿州库房受灾的相关回应》中提到,以往其日均发货规模在几十万到百万码洋之间,预估停止发货时间最少要15天,可能会因此损失上千万码洋;而国内图书品种最全的网上书店中图网称,这是“最具毁灭性的损失和打击”,“400多万册的图书,大概只有20%幸免于难。”  “当我亲眼目睹几百万册图书被洪水浸泡得面目全非时,仍然震惊不已,心痛难以形容。”在一篇阅读量10万+、名为《捐助涿州物资所见所闻》的文章中,这样描述了中图网仓库的受灾情况,“水退了,多日的洪水浸泡,仓库里边,满地是滑腻的淤泥。我才走了几步,就差点儿滑倒。那种前所未闻的气味,扑鼻而来,纸张腐烂的味道,墨汁和颜料沤臭的味道,洪水和细菌共生的味道……难以想象,未来一两个月的清理工作,多艰巨,多漫长。”  然而,艰巨和漫长的事情远不止如此,还有逐渐浮出水面的、图书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的困境。未来如何解困与破局?这是所有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生产和销售是第一位的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电子化阅读对纸质图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纸质书和实体书店销售下滑的现状始终存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不断发生转变,阅读时间被碎片化,阅读的内容、载体和支付形式也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发展趋势。比如,众多播客产品涌现,其付费收听收看的模式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其中有不少精品之作;另外,“碎片化”让阅读的载体更加多元,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选择收听收看,更加方便多元。大众读物如此,少儿读物的发展更加迅速和丰富。智能硬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一些可以拼写、朗读、绘画甚至拼搭的智能类书籍频频出新,儿童和家长也偏爱这样寓教于乐的产品。  不过,有调查显示,从读者覆盖率和阅读时长来看,在当前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中,电子书第一,纸质书第二,有声书第三。就纸质书而言,近三年来,其销售生态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面书店的销售在减少,导致上游生产企业的供货也在减少,更多依靠网络销售。出版人、北京读蜜传媒创始人金马洛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网上销售面临着物流问题,“发货不及时就导致了回款问题,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他指出,出版业回款慢、回款周期长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行业的规模在逐渐缩减,木浆、纸张、印刷成本都在上涨,“包括大家都以为今年上半年的整个销售势头和市场环境会好转,但实际上从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整个业态面临的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接连遭受电子书、疫情的冲击后,这场洪水对图书行业而言,不是雪上加霜,而是雪上加冰。”除了图书被淹所造成的损失,无法发货更是让不少出版品牌陷入停摆,经济损失不断增加。“对于很多业内企业来说,算是‘灭顶之灾’。有的可能会关门大吉,底子不错的和受灾程度小的,也要等生产或者经营要素具备了,才能继续经营”,金马洛说,“这一次的冲击肯定会让大家更加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危机之后,如何自救?“能够生产的企业,要抓紧时间生产,采购纸张、极速印刷、装订成册、入库发货;销售型的企业和书店,要想办法采购,销售到读者手中。”金马洛表示,通过实实在在的生产和销售,让现金流能够稳定,是最重要的事。  眼下,“未读”紧急安排了受损书籍重新加印生产,部分之前生产在途和即将下印的新品正在加急处理所有流程,其后陆续上市销售;中图网上线了“加油包”,开启预售,内含图书、金属书签和金属纪念徽章,以灾后新调货为主、幸存书为辅,保证不发泡水书;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发出致客户函件,紧急协调相关资源进行响应,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大家都在“玩命干”。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今年6月,在成功举办的“北京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对话”现场,北京彼岸书店创始人赵越超提到,书店主理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并在专注基础上理清“不变”与“改变”。当“书店+”概念乘风而起时,加号前的部分被大大削弱;而当创新布展的思路枯竭,回归图书内容更加重要。  此前,京东的一项消费数据显示,教辅类、考试类书籍实际消费逐步降低,而文学类、管理类、心理类书籍开始增长。这表明,阅读需求依然存在,好的内容永远不缺读者。图书行业要以精细化为发展方向,满足各类读者群体的智能化、电子化阅读需求,从而适应新的阅读节奏,实现多平台化、阅读多元化升级路径。  金马洛也提到,“精品出版”是图书行业的走势之一,追求“效果”远比追求“规模”更重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周挥辉则表示,“我们不求快不跟风,求稳求精。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内容为王、品质为先,在长期沉淀的基础上做擅长的版块,持续打造精品。”  同时,国家政策一直扶持数字出版新型产业,鼓励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意见。这也意味着,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网络出版融合发展,是图书未来发展的探寻方向。  此外,在这一次“自救”的过程中,行业已经呈现出更加倚重于互联网的态势。比如选择直播电商,就能够直接和网友沟通,将流量最快变现。中图网负责人、“未读”创始人纷纷开播,亲自走到了“前台”来推荐自家产品。电商平台也给图书行业抛来了更多橄榄枝,在物流、经营和直播等方面进行扶持,并让受灾商家加入“百亿补贴专场”。可以说,电商对图书行业的助力,早已从最开始的传统模式即网上选书、购书,不断向多渠道、多元化发展。金马洛提到,行业要更加快速地直面互联网的发展,“从传统电商平台到抖音、视频号等,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是互联网本身发展的结果。最根本的是,大家要拥有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迎接它、拥抱它,并且运用好它。”  面对“图书行业是夕阳行业”这一说法,金马洛先是表示了赞同,但同时说道,“夕阳又总是在的,每天太阳也还是会升起来的。”孩子需要阅读书籍去获得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年轻人需要用知识和技术去武装自己,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大批有识之士们要用书籍壮大自己,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为整个社会和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想要学习系统的知识,对社会更具逻辑性的认识,读书是拥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媒介,这也是图书最重要的价值。”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9月下旬刊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