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分部主管黄文全:做船闸安全运行的“护理员”

[时尚] 时间:2024-04-18 04:47: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80次

原标题: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分部主管黄文全:做船闸安全运行的护理员“护理员”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巨大的长江船闸桥机将重达近300吨的事故检修门“放”入闸门口,闸室内的峡通水位缓缓下降……

11月12日,是航管黄文葛洲坝二号船闸停航保养维护的日子。

黄文全早早来到船闸,理局进入人字闸门启闭机工作间里,工程检查设备。技术机械

“葛洲坝的中心主管3个船闸,每个月都要轮流进行停航保养维护,分部每隔6年还要进行大修。安全”黄文全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运行

作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航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分部的护理员主管,他和伙伴们肩负着葛洲坝、长江船闸三峡船闸机械设备的峡通维护和修理工作,通过保障船闸设备设施正常运行,航管黄文确保船舶安全顺利过坝。

克难攻关,船闸停航检修工期缩短近百天

随着闸室内的水位下降,上游的两扇人字闸门露出水面,几名工作人员拎着抄网,开始打捞水里的杂物。

“每隔6年的大修,要把上游和下游的人字闸门‘拆’下来检修。”黄文全说。从前,船闸大修,前前后后要停航120天左右,现在只需要20多天。时间的大大缩短,背后是三峡通航科研团队克难攻坚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这里面,少不了黄文全。

黄文全今年52岁,在三峡通航局工作已经30多年了。他坦言,自己初中毕业后进入单位,从工人做起,刚开始对机械设备维修并没有太大兴趣,“那时啥也不懂,只是跟着师傅打下手。”

那时,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建成不久,机械设备故障率不高,黄文全更多时间是学习钳工技术。渐渐地,他开始喜欢上这一行。

人字闸门的检修,是船闸机械设备大修中最费时间的。“一扇人字闸门重量600多吨,检修需要把门顶起来。从前,都是靠手动。”黄文全说,顶起一扇门需要4个液压顶,一个液压顶需要8名工作人员轮流摇动,“一个人摇15下到20下就摇不动了,费力也费时。当时葛洲坝一个船闸,仅四扇人字闸门的维修,就需要70多人。”

能否研发一种自动化顶升设备,让人字闸门检修更方便快捷?黄文全提出了建议。说干就干,他和伙伴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之中。

从构想到现场试验,他们日夜钻研、大胆创新,历时一年完成了“大型人字闸门同步顶升系统”开发。2006年,葛洲坝一号船闸机械设备大修中,伴随着四个液压顶自动同步上升,黄文全和伙伴们如释重负。

停航时间从120天缩短到60天、25天,维修人员从70多人减少到30多人……该成果不仅在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历次人字闸门顶落门检修施工中建功,也在广西、湖北等多个外地船闸检修中展现成效,并创造产值800多万元。

黄文全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船闸人字闸门顶枢轴和AB杆连接轴的现场施工装配技能,这是他的独门绝技。直到今天,葛洲坝、三峡船闸大修时,人字闸门顶枢的这两根轴的安装,在现场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此外,黄文全指导研发的“一种驱动带机械自锁保护装置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泵站”“一种带机械自锁保护装置的液压千斤顶”“一种人字闸门底枢拆卸、移位工装”等多项专利,均在船闸检修工作中得以应用,大幅提高了两坝船闸检修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省资金近千万元。

35年坚守,只为让更多船舶畅行三峡

“业务上特别能‘钻’,办起事来有章法”这是黄文全所在单位办公室负责人傅莉对他的评价。

“疫情发生至今,只休息了几个周末”“舍小家顾大家”……黄文全做到的这些都让傅莉很佩服。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保障往来船舶的正常通行,黄文全和同事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上一住就是20多天。

“你们下去检查油管,一定要系上安全带,要两个人一起,一个人绝对不行啊。”11月12日上午10时许,在葛洲坝二号船闸油缸旁,黄文全叮嘱工作人员。

“黄师傅做起事来特别周到,井井有条。”在葛洲坝二号船闸,29岁的陈飞对记者说。

陈飞是机械分部的技术员,跟着黄文全一起待了5年时间。他还记得,2018年三峡船闸南线船闸停航检修时,黄文全带着分部的工作人员工作的那一幕。

“人字闸门检修工艺工序复杂,黄师傅提前安排每一步工序,确保检修有序进行。”陈飞说,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师傅每天都会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好,“每天的工作结束后,黄师傅还要对比前一天排的计划,看看有啥差异。”

49岁的黄勇是一名退役军人,在机械分部工作了20多年。

黄勇说:“黄文全师傅是个做事很细心的人,记得我们检修三峡船闸人字闸门,他对使用的材料都反反复复研究计算,业务上比我强太多了。”

对于同事们的称赞,黄文全笑了笑,说:“可能是因为我做事有些较真,问题不解决,觉都睡不着。”

“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西陵工匠”……35年时间里,黄文全获得20多项荣誉称号。他说:“减少停航率,为船舶通航争取更多时间,是我一直的追求。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更多是身上的责任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向俊松 刘敏 杨标)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