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为什么?

[综合] 时间:2024-04-20 20:57: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59次

  中国小康网讯 综合报道 今年以来,上市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公司购买在此期间,理财各类货币基金、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上市年收益率水平也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迹象。面对当前房地产调控升级,公司购买股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以及实体经济回暖前景有待观察的理财大环境,更多投资者愿意把资金,产品尤其是上市闲置资金投放至货币基金乃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试图获得更稳健的公司购买投资回报率。

  资料显示,理财截至今年8月8日,产品今年以来已经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上市累计购买规模达到7429.8亿元,公司购买无论从参与的理财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等数据来看,均较去年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那么,对于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它们又为什么会这样做?

  此前,在房地产市场热情高涨的背景下,曾出现不少上市公司卖房保壳的现象,由此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于卖房保壳的行为,终究还是缓解了一时的问题,并未从本质上扭转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卖房保壳确实可以提升资金的灵活性,提升了资金的效率,但这种行为并非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与之相比,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却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并或多或少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让投资者感到疑惑的是,从过去一段时期来看,虽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不少,但却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再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募资等行为,这似乎让投资者产生疑问,上市公司既然有再融资需求,为何不直接从自有资金闲置资金进行再投资,而是通过反复再融资来拓宽项目的开发?

  对于这一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里并不少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一做法可以有效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并从最大程度上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或许,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先把闲置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而后再借助资本市场再融资来拓宽项目建设渠道,由此规避了募资不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从中提升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