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游戏宜突出“游戏”淡化“军事”

[百科] 时间:2024-04-25 00:41: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18次

军事游戏宜突出“游戏”淡化“军事”

游戏是游戏童年人类的本能。一方面,军事它通过大体相似、游戏宜突稍有变化的出淡内容一遍遍复演着我们的历史;另一方面,它更因为有可能转化为儿童的化军经验,从而参与到人类对未来的游戏书写之中。这使得成人——特别是军事教育工作者——保持着对儿童游戏的高度关注,使得大家对幼儿园游戏的游戏宜突内容敏感而审慎。由于极易让人们联想到“战争”与“暴力”,出淡幼儿园军事游戏便成了令人“敏感而审慎”的化军话题之一。

    幼儿为何觉得军事游戏“好玩”

从幼儿的游戏角度来看,军事游戏是军事自由自主、充满乐趣的游戏宜突“真游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出淡幼儿特别是化军男孩在进入象征性游戏高峰期后,会自发出现射击、追踪、站岗等模仿士兵的行为,并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这些行为的首要作用是满足机体的趋乐需要,使幼儿获得身心上的安全、舒适和快感,因而幼儿会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发起并保持这些情节;同时,对幼儿而言,军事游戏是暂时告别真实生活,走进依靠个体与同伴经验建构起的虚拟世界的路径,具有极强的神秘感。在游戏中,幼儿既需要遵守其作为游戏者的行为规则,又要依照模拟的军队规则行事。快乐、自发、虚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自主的军事游戏是其童年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真游戏”。

此外,军事游戏恰好顺应了幼儿某些方面的心理发展。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冲动和欲望,如在军事游戏中,他们可以吼叫、愤怒、进攻他人,甚至撒野,这些在生活中被约束的行为在游戏中得以舒展,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宣泄情感、发展自我的机会,保护了幼儿心理的平衡、健康。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爱和攻击是人的本能,如果儿童的攻击性本能得不到适当约束或发泄,个体就会发展为攻击性性格,根据这一学说,军事游戏能够将幼儿的破坏性能量释放于合理情境之中。另外,儿童游戏专家佩勒研究发现,情感是儿童进行游戏角色选择的主要动机,热爱、敬佩且熟悉的成人是幼儿最喜欢模仿的一类人,通过军事游戏,幼儿“实现”了像军人那样优秀的愿望。因此,可以说军事游戏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伙伴。

   幼儿不会模糊军事游戏与生活的边界

幼儿在游戏与现实的双重身份中,不断深化着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游戏的元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在游戏时同时进行着“游戏情境意义”和“真实生活意义”两个层面上的操作。幼儿既知道自己的游戏角色和真实身份,又知道小伙伴的游戏角色和真实身份,还知道某个物品在游戏中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幼儿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中,不仅对游戏和生活的区别了然于胸,而且学习着各种角色概念、相对应的角色行为,以及角色行为与发生背景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军事游戏中,幼儿并非是在学习如何当兵打仗,而是在了解军人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了解军人与自己、与老师的不同,了解军人的行为方式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特定环境背景……可见,军事游戏不过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意愿构建起的对军人及其职业活动的理解性概括,“模糊游戏与生活的边界”是成人对幼儿的误解。如果指导得当,军事游戏不但不会是暴力的教唆者,反而是幼儿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引路人。

    “玩好”军事游戏需依靠教师智慧

要发挥军事游戏的正向价值,离不开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机会和自主权,离不开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离不开提供保障游戏顺利进行的经验支持,离不开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基础上的评估与指导,还离不开处理好如下三个“突出”与“淡化”的关系。

其一,要突出游戏性,淡化军事性。对幼儿而言,军事游戏只是诸多角色扮演游戏的一种,它不同于战斗、演习或军训,它的核心要义在于“玩”,在于感受游戏过程中或紧张、或轻松、或严肃、或放肆的氛围,在于体验因不确定而带来的难以预料和些许挑战。军人的身份和军事活动的背景只是游戏发生及持续的抓手或场景,刺激并提醒着幼儿“编创”游戏的大致方向。请记住,此刻幼儿的任务仅仅是“玩”,而不是学习军人的职业技能。

要突出幼儿园军事游戏的游戏性,首先要防止以军事活动的结果僭越游戏过程。过分强调游戏的军事拟真性,有可能将原本欢乐的游戏变成枯燥的教学或训练。例如,某次军事游戏,教师让幼儿学习投掷玩具手榴弹,并将标准投掷动作作为指导重点,使得游戏最后沦为了肩上挥臂投的练习。因此,当教师赋予军事游戏教育价值时,应当格外小心,不可遗失了游戏精神。

其次,要防止以教师的干预僭越幼儿的自主玩耍。由于军事游戏客观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非和平性,教师的主动指导较之其他游戏就更频繁、更周到。有的教师甚至预先设计好他认为“安全”“正确”的游戏情节,让幼儿“表演”出来,完全抹杀了角色游戏的创生性特点。游戏的主人是幼儿,他们拥有布置游戏环境、决定游戏内容、设计游戏情节、展示游戏走向的权利,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现认知的冲突、情感的挫折、交往的失败,才有可能将真实的幼儿暴露于教育环境中,才有可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并从中发现隐含的教育价值。

其二,要突出协作竞争,淡化冲突对抗。对军事游戏的质疑之一就是人们担心幼儿攻击、暴力等态度倾向会被唤起或强化。尽管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明军事游戏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但借助教育力量引导幼儿关注游戏中的正向要素是重要且必要的。幼儿园军事游戏多以合作游戏的形式出现,其中就蕴含了合理分工、协作团结、坚守岗位、勇敢竞争等优秀品质。教师可以结合游戏的具体情境灵活指导。

教师可创设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游戏情境,启发幼儿理解其“部队”中不同军种的价值,感受归属感及彼此的被需要;教师还可以将直接对抗的冲突性活动转变为间接对抗的竞争性活动,既保留军事游戏的紧张刺激感,又将幼儿的注意力从“消灭敌人”引到“战胜自我”上来。例如,在一次大班军事游戏中,教师让两队幼儿互相占领对方的“阵地”,一声令下,幼儿便忙着推倒对方搭建的堡垒,整个现场充斥着破坏、无意义和危险的行为。在我们的建议下,教师将游戏改为两队幼儿各自搭建一个藏着难题(迷宫、平衡木、匍匐网等)的堡垒,让对方幼儿闯关破解,从设计题目到比赛解答,幼儿都沉浸其中,游戏展现出了发展价值和内在秩序。

其三,要突出“爱”,淡化敌意。不可否认,我们很难将军事与战争完全剥离,战争所蕴含的残忍、仇恨和反和平的气息令人恐惧而厌恶,这正是绝大多数反对者对幼儿园开展军事游戏的芥蒂。如教育家杜威所言:“游戏往往既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优点,也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缺点。”因而,教师有责任借助游戏指导,“过滤”掉消极、不健康的经验,“过滤”出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指导中强调“爱”的美好情感,如引导幼儿理解或体会战友之爱、军人对国家的爱,引发幼儿关爱、互助的行为;要特别注意避免因谈及战争而向幼儿传递敌意、憎恨、破坏的情绪。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将和平、正义的道理讲授给幼儿,而是要捕捉游戏中的教育时机,自然而然地帮助幼儿萌发爱与和平的情感。

站在幼儿需要与发展的立场,幼儿园军事游戏富有趣味,对幼儿身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是“好玩”!但只有依靠教师的专业智慧,“玩好”军事游戏,才能实现对幼儿的心灵润泽!

(作者:张斌,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28日第3版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