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中美关系起起伏伏,中国如何把握主动权?

[知识] 时间:2024-03-29 15:51: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03次
导读

APEC峰会后,郑永主动中美关系转暖向好,年中但仍暗流涌动。美关全球不稳定因素叠加之下,系起中国的起伏权重要性更加凸显。美国国内政治何以左右中美关系?面对美国政治上的伏中不确定性,中国如何把握外交主动权?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国何中美的把握选择如何影响世界格局?在“一国两制”前提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好“香港牌”,郑永主动抓住融合发展机遇?

对此,年中香港商报“嘉敏时间”栏目邀请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就美国内政与外交、美关中美关系前景、系起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等问题深入对谈。起伏权

访谈中,伏中郑永年指出,国何美国对华政策频繁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政治与社会日趋极化。但他也认为:“中美关系是多层次、多元的关系”,尽管波动不断,但两国间仍有许多共识。对此,郑永年强调,中国要掌控中美关系的主动权,就需要在竞合过程中更加开放。在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无疑有巨大的优势和潜能。

01

中美关系是美国内政在外交上的反映

APEC峰会后,中美关系转暖向好,仍暗流涌动。在郑永年看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远远没有成型,双方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过程之中。

郑永年表示,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恶化,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内政在外交上的反映。他分析说,当前美国的政治体系正处于一个转型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从早期的精英民主,转型至二战以后的中产阶级民主,再发展到今天的民粹民主。极化政治是民粹民主的表现,这是美国所面临的很大问题。

郑永年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下一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如何来确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如果美国国内政治稳定不下来,它的外交政策也很难稳定下来。

“以前美国中产阶层佔70%,现在已萎缩到50%,在美国大选票仓中,共和党基本盘30%,民主党30%,中间阶层有个40%,但是现在这个中间地带又消失了,整个国家非常分裂。促使美国的社会越来越疯狂,美国又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制度动员能力,能保证一个基本的社会公平。”

郑永年指出,美国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化,中产阶级萎缩等国内问题,必须从内部着手。令到中美关系恶化,并不能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反而使得其国内问题有些恶化。

02

中美两根“柱子” 一根也不能少

郑永年亦指出,尽管中美关系起起伏伏,中国经贸和民间各种交往从来没有中断过。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两国民间交往快速升温。在郑永年看来,中美关系很难“冻结”起来。中美两国间的经贸往来、老百姓间的交往、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还有学者及科学共同体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中美关系是多层次、多元的一种关系,即便两国官方关系的恶化影响了这些关系,但中美之间这些互动往来从来没有中断过。

中美关系搞坏是人为的,就是因为美国政客基于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它不是资本逻辑,不是市场逻辑,它也不是科技逻辑。所以我是对中美关系是非常乐观的。”郑永年表示。

他指出,中美两国间无论经贸科技、老百姓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交往不会改变,对美国来说,美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中国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双方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中美之间尽管吵吵闹闹,有些基本的共识还是有的。两个国家是很难脱离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APEC峰会后,中美关系转暖,郑永年指出,中美关系转头向好,实际上它不仅是两国本身的需要,还是整个国际社会的需要,中美关系有着巨大的外在性。“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更离不开中国。当今世界不稳定因素叠加,俄乌战争还没结束,巴以冲突又发生了。如果中美两国之间再发生冲突的话,情况会更糟糕。”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美关系是整个世界持续的两根柱子,一根都不能少。美国没有中国,他很多事情是做不成的;中国没有美国,很多事情也做不成。”郑永年说。

03

以持续开放应对国际竞争

郑永年表示,特朗普参选是明年世界上最大的不确定性。特朗普一回归,不仅美国会发生变化,整个世界都会出现变化。

他指出,美国政治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国来说,美国的政治格局是我们制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提。“我们一定要读懂美国。如果读不懂美国,我们很难有好的政策,去处理好中美关系。”

郑永年亦指出,中美关系不是中国全部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也不是美国全部的外交关系,除了这两国关系外,大家还有广阔的外交空间。

郑永年判断,未来中美之间的政治竞争和经贸竞争仍会继续。“中美关系就像股票市场起起伏伏,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就是它的起伏、波度不要太大,这是大家应当有的一个心理准备。”

中国越来越开放,从香山峰会到进博会,都是中国开放的象征,中国不会封闭起来,而美国则越来越走向反面。郑永年表示,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是竞争哪一国家谁更封闭,而是竞争哪一国家更开放。

04

用好“香港+”大湾区融合潜力无限

作为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郑永年对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大湾区各个城市间如果不能融合,而是各自发展,实际上很难出彩。

因为每一个城市都面临巨大的瓶颈,如果互相融合,大家都能出彩。传统意义上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郑永年提出新的“三驾马车”概念,他眼中的新“三驾马车”,包括基础科研、应用技术和金融支持。

“就基础科研来说,大湾区好的大学较为有限,而香港有五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香港的基础学科研究优势明显,香港也是世界人才的一个聚集地。如果我们把大湾区9个城市的基础科研跟香港的基础科研如果结合起来,那这个能量了不得了。”

就应用技术来说,香港整体的制造业在内地改革开放后已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香港如果搞再工业化、搞制造业,没有十年二十年搞不起来。而广州、深圳和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其制造业转化能力在世界上都非常强。如果香港的基础科研与珠三角的技术转化结合起来的话,会产生非常大的能量。

在金融方面,香港是与纽约、伦敦齐名的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辉煌地位,一定要把整个大湾区纳入考量。因为大湾区背后,是整个中国内地的大市场。

郑永年分析说,世界四大湾区里面,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但是附加值还不足,远远少于其他几个湾区。如果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那么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可以改善,甚至超越其他几个湾区。

相比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国两制”,在郑永年看来,这是一大优势,不同的体制之间的互动,会产生化学反应,会形成制度创新。

郑永年并提出“香港+”概念,他表示,大湾区实际上可以把香港的规则、标准管理作为基本盘,然后做加法。因为香港的规则、标准管理是国际化的,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我们跟香港的这个规则、标准管理对接的话,也就表明我们跟国际的接轨了。通过“香港+”做加法,把大湾区11个城市的比较优势都能发挥出来。

郑永年亦提醒,大湾区内部要防止内卷,抢人才,防止内卷就要通过协调发展。大湾区的潜力是独有的,如果通过协调与融合发展,把这些潜力发挥出来,赶超其他三个湾区是没问题的。

撰文:李颖

记者:谢嘉敏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