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生开启“第三只眼” ——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洪刚教授和他的“内镜精灵”

[综合] 时间:2024-03-29 21:13: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4次

原标题:为医生开启“第三只眼” ——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洪刚教授和他的第三只眼“内镜精灵”

于红刚(右一)带领团队用“内镜精灵”给病人做检查。

当“内镜精灵”(英文名称:ENDOANGEL)这个颇有些炫酷的为医武汉名字出现在《GUT》《Endoscopy》《GIE》等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上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声名大噪。生开授和累计影响因子在消化AI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启记并引领了消化内镜行业研究方向。大学的内在6月17日召开的人民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上,该成果引起国内外消化疾病领域380余位学术大咖的医院于洪关注,受到与会专家的刚教赞誉。

虽然有着一夜成名的镜精光环,但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第三只眼采访,于红刚的为医武汉内心却秉持着一份定力,“只希望这个新的生开授和医学成果,能帮助更多患者摆脱死神的启记潜在威胁。毕竟,大学的内在医学上,人民早发现、早治疗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

“内镜精灵”是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能及时提醒医生不要放过检查死角,尽早识别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部位……于红刚领衔研发的内镜质量改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显著降低了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率。

丨漏诊,最无奈的生命痛点

30年的医学临床工作,早已将于红刚医科毕业时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融进自己的血脉。患者的痛点在哪里,自己的着力点就在哪里。

曾经,一个揪心的事实,摆在于红刚的面前,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中国癌症总发病率的43.5%,内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必要手段。仅在2020年,我国消化道肿瘤年发病人数就高达136万,死亡人数达96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早发现、早治疗仍是消化道肿瘤不可忽视的良方。临床统计表明,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生存率超90%、治愈率高达95%,而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则低于25%。

从诊疗角度看,目前全球范围都以内镜检查作为检出消化道早癌的有效手段。不过,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内镜检查质量不过关,设备性能不够好,往往导致患者漏诊。另一方面,由于内镜医师检查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内镜医师稀缺等原因,中国部分地区和世界部分地区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偏低。一项数据显示,有20%-40%的胃早癌患者被漏诊,而结肠腺瘤被漏诊的概率也高达22%。

“这意味着,掌握病人生死大权的关键更多在发现。” 于红刚认为,癌前病变、早期癌、进展期癌是消化道癌演变的“三部曲”,若能在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筛查出病灶,并进行干预,将大大提高患者生存几率。然而,检测胃部肿瘤的关键一线工具——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

“要是有一个智能系统,能在我们做内镜时,及时提醒哪些部位还没检查到就好了。”在巡诊中,于红刚不止一次听到基层内镜医师这样的需求,这也给了他开发AI系统助力消化内镜检查最初的启发。

于红刚(右一)带领团队用“内镜精灵”给病人做检查。

‍‍‍‍丨哪怕只是提升1%,也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生命将被挽救‍‍‍‍

一个小巧的手柄握在医生手里,左旋、右转,深入到患者胃部的探头就开始尽职尽责地工作。在放大40倍的探头下,即便是头发丝大小的病灶也能被敏锐捕捉。

“遗漏部位:胃体上部小弯侧。请注意!”“内镜精灵”及时地提醒着。当医生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它会自动识别盲区,避免消化道疾病的漏查、漏诊。当碰上有癌变倾向的高风险病灶时,标记框会秒变红色,进行预警。更为神奇的是,如果医生经过提醒还是没有检查到某些“死角”的话,“内镜精灵”还会阻止胃镜检查报告打印发布。这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看到的场景。

从理想到现实历时3年。逼迫自己“即便想破脑袋瓜,被撞得头破血流,也要搞出个名堂”的还有另一个窘迫的现实。一般来说,成年人40岁以后都应该做胃肠镜检查,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就有3亿人需要做检查,而我国目前的消化内镜医生只有约2.6万人。这就意味着,光靠人工完成检查,这些医生需要一刻不停地持续工作92年。

2017年,于红刚组建了一个30余人的研究团队,他们有医学背景,也有人工智能的知识傍身。“疯狂”是队友们形容于红刚常用的词。有时,灵感乍现,半夜,于红刚都会召集团队成员紧急磋商。即使“冷板凳”“被泼冷水”都无法改变一颗心的执着。

“哪怕只是提升1%,也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生命将被挽救。这样,再大的困难也值得。”上百个的挑灯夜战、数万次的实验演算、一摞摞尺厚的推理手稿,最终洞开了一丝丝光亮。

要让“内镜精灵”在诊断病情方面做到精准高效,就必须掌握人体消化道的详细情况。他们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合作,绘制出人体消化道的“地形图”,并依照消化内镜检查的诊疗规范,标识出必查的“坐标点”。有了这一基础,“内镜精灵”很快就展现出优势,该系统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度为90%。和常规检测手段相比,“内镜精灵”取更少的活检,并具有更低的漏检率。

终于,“纸上谈兵”终于变成了活脱脱的“内镜精灵”。那一刻,于红刚的眼睛湿润了。400多次的产品迭代,不断融合、创新,“小精灵”日臻完美。

‍‍‍‍丨从解决临床痛点出发,科研之路永无尽头‍‍‍‍

“内镜精灵”有许多耀眼的光芒:申请了30项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获批3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欧洲CE认证,并在2021年1月进入了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是国内外首个集内镜质控与病灶诊断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具有实时动态、贴合临床的特点。

但这些在于红刚的眼里,都不是最骄傲的资本。让这个高贵的“玩意儿”走向基层,造福边远地区的百姓,才是最值得夸耀的。

随着“内镜精灵”不断完善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借助它提升内镜诊疗水平。截至2021年6月30日,“精灵”已覆盖新疆、西藏等地的350余家医疗机构;协助医师发现2794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节省治疗费用约8.382亿元。在巴东县人民医院、黄梅县人民医院等12家县医院,“内镜精灵”已开始大展拳脚。当地患者不用辗转省城大医院,也不必苦等“专家号”,就可获得最客观和权威的内镜检查报道。

“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分级诊疗助推了一把力,相关疾病患者既无奔劳之苦,费用还节省不少。”黄梅一位基层医务工作者坦言。

“智能医学并非止步于此。”于红刚认为,在众多前沿科技“加持”下,智能医学正飞速前行。有时,现实很残酷,新技术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被淘汰的倒计时。在实验室里,需要做的是不断前行,建立新标杆。智能医学作为医学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交叉学科,未来可能会碰撞出很炫的火花,在医学诊断治疗、后期康复、健康数据检测等方面发生颠覆性改变,只有不断创新、加强融合、推进应用,才能不负智能医学这门新型学科的“天赋异禀”。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实习生 赵钰莹 通讯员 杜巍巍)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