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姚安“四个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尚] 时间:2024-03-29 09:25: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55次

  “探索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四个融合定期研究调度制度和考核落实机制”“建成光禄感党恩教育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云南姚安党史学习教育阵地”“通过‘困难救助’平台上报事项57件”“引进18户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租赁经营,年均实现收益528.21万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面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将“我为开新局作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四大实践活动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推进做实“规定动作”、乡村创新“自选动作”,振兴用“四个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四个融合

  与“明大德、云南姚安守公德、全面严私德”实践活动融合 扛稳压实政治责任

  姚安县深入开展“明大德、推进守公德、乡村严私德”实践活动,振兴把“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融合要求传导给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召开4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云南姚安及时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全面筑牢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脱贫成果、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探索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定期研究调度制度和考核落实机制,形成了党政同责、班子成员人人担责的工作格局。组织开展3次专项督查,进一步抓实各类考核、检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实效和成果。

  与“我为开新局作贡献”实践活动融合 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姚安县深入开展“我为开新局作贡献”实践活动,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方面,健全产业帮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基地+农户”“三转一保”“山坝牵手”等产业扶贫模式,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等灵活措施,确保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有1个以上产业带动发展。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联动、农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格局,全县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6528户24377人,实现扶贫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全覆盖。引进18户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租赁经营,年均实现资产租赁收益528.21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增收4万元,户均收益994元,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坝牵手”,发展“飞地经济”促增收的新路子。在稳定烟粮、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姚安县产业发展规划,集中优势区域推进“牛、花、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在山区半山区发展中药材、山药、魔芋、水产养殖后续产业,做到了因地制宜、特色鲜明。

  另一方面,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争取1500万元资金用于智慧花卉产业,助力2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构建起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着力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扶贫资产清产核资确权登记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全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通过实施项目、盘活资产、优化服务、股份合作、联建共享、光伏管护等措施,不断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县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同时,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测体系,每月开展“贫情”调度分析,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是否存在致贫风险进行评估,逐户分析研判,结合农户实际制定风险消除计划,并围绕计划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生态帮扶、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帮扶措施及时进行帮扶,防止出现新增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

  与“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融合 文明示范建设达到省级标准

  姚安县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示范村创建,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全面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建成9个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2个村(社区)“村史馆”、9个村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并建成了光禄感党恩教育基地、蛉丰初心学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文明村组1个,省级文明单位8个、文明乡镇1个、文明社区1个、文明村组6个。与此同时,制定“编制新规划、腾出新空间、建设新村庄、完善新机制、树立新风尚”的工作思路,选择16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作为2021年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进行集中打造并达到省级创建评定标准。

  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融合 实现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

  姚安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四万三进”活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活动,制定出台《姚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方案》,压实责任继续开展入户调查走访,充分利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精准有效推进农村地区、已脱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全面发展。自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7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该县民政、水务、住建、卫健、人社、教育、医保7个单位已完成培训,全县通过“困难救助”平台上报事项57件。各行业部门对群众上报相关诉求迅速反映,及时坚决,有效完善了贫困救助措施,补齐了实施民生实事的措施短板,为精准救助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全覆盖,切实解决求助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云南网记者 张正 通讯员 李海瑞 陈连杰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