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 和谐发展幸福共享——陕西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娱乐] 时间:2024-04-19 06:42: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73次

老有所养、民为民生学有所教、本和贫有所依、谐发享陕西扎难有所助的展幸障和美好画卷正在三秦大地上徐徐展开。资料拼图

悠悠万事,福共民生为大。好保

“要坚持守住底线、改善工作突出重点、民为民生完善制度、本和引导预期的谐发享陕西扎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展幸障和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福共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好保”2015年2月,改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民为民生对陕西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

五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陕西向前迈进的每一个瞬间。

初心就是为民心

坚持财政资金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民生的承诺始终未变,2019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

2019年,安康市人社局局长汪小卫流了两次泪。

第一次,为了一阵掌声。那一天,他受邀参加安康市一家新社区工厂年会,数百名成为产业工人的农村群众为庆祝身份转变而热烈鼓掌。他知道掌声背后群众的心声——有了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大家致富不必背井离乡,老人、孩子再也不用留守。

第二次,为了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安康的新社区工厂达到587家,吸纳就业2.13万人,实现产值24.6亿元。亮眼的数据所蕴含的民生温度,让他不禁热泪盈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五年来,陕西始终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努力把发展成果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2019年,陕西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达到88%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达98.41%。

五年来,陕西坚持财政资金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民生的承诺始终未变,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陕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5连涨,月平均达到2853元。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城乡低保对象达到47.15万户107.86万人。

五年来,陕西在发展中努力补齐民生短板,治痛点、攻难点、疏堵点,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群众收入持续增加。2019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

直击问题惠民生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拥有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2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首例新冠肺炎产妇淡某某治愈出院。怀抱着刚刚出生5天的女儿,淡某某眼含泪花,不时向医护人员道谢。

2月5日,家住商洛市丹凤县的淡某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商洛市卫健委上报省卫健委,省卫健委迅速联系转诊孕产妇专科诊治定点医院西安交大二附院。该院立即成立专家组,制定一系列诊治流程。此次成功阻断新冠病毒母婴传播,陕西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是陕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直面危机、迎难而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缩影;这是陕西将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不遗余力增进民生福祉的真实写照。

改善民生,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瞄准人民所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百姓最盼望解决的事做起,把百姓的需求切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让更多人有学上、上好学、能就业、同致富,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9年12月11日晚,宜川县城。

气温已经降到零摄氏度以下,范佳俊家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炉火烧得很旺。宜川县儿童育智学校教师李静如约而来,为行动不便的范佳俊辅导功课。

这样“一对一”的授课已经持续3年,每个月至少2次,每次2个小时。

送教上门,服务到家,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过去五年,陕西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19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80%;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2019年标准化高中占比达到81.7%;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8所职业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建设计划;高校“四个一流”建设稳步实施,3所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5所高校入围国家一流学科建设。

织密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让好政策带着温度落地——

“我们能用也敢用救命药了。”2018年11月30日,陕西将阿扎胞苷、西妥昔单抗等17种抗癌药品纳入省级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患有乳腺癌的西安市民李玲玲从“不敢生病”的绝望变为“我有医保”的希望。

五年来,还有更多好政策给群众带去实惠、带去希望。

作为第二批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我省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2019年,陕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整合,17种抗癌药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

关心困难群众,陕西将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个人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免费为全省城乡困难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等各类康复辅具。

关爱留守老年人,陕西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动态管理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并累计建成1013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关爱服务。全省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508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社区网格化管理,让大数据助力社会综合治理——

“请问您今天身体情况如何?家里粮油蔬菜和生活用品是否齐全?”今年2月9日下午,在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钟楼社区,前一天从咸阳市返回家中的梁先生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此前,他已经通过扫描二维码在“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登记了个人信息,并开始14天的居家隔离。

自2月8日“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启用后,钟楼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跟踪外地返乡人员居住地,每天上门监测人员位置和健康状况,确保落实14天居家隔离。

过去五年,陕西各地探索以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陕西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联防联控,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回应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顺应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五年来,陕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毫不懈怠。

绘就幸福同心圆

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省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4.8%

当越来越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三秦大地上铺展开五彩斑斓的民生图景;当一项项民生承诺写进万千百姓的生活,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讲述着普通群众的梦想、奋斗和希望。

越来越强的获得感——

90后刘华东完成了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从西安邮电大学毕业后,他在学校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老师的“一对一”帮助下,顺利找到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利用自己的所学自食其力。

80后吴德泉放弃城里的工作返乡创业,在家乡武功县河道社区皇中村建起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播种自己的“田园梦”……

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生长的土壤,让每一种奋斗都有驰骋的天空。在陕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享有量身定制的就业服务。

越来越强的幸福感——

“‘虚拟养老院’让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多种花样的热乎饭。”有了西安市莲湖区民政局联合金宝美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的“信息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平台,空巢老人王建不再为吃饭发愁。

“这真是我的及时雨啊!”2019年5月,特困退役军人陆燕如成为陕西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首批援助对象,收到了工作人员上门送来的3万元关爱基金……

2019年,陕西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成立地方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重点疾病免费筛查服务,全省因病致贫户较2016年累计减少13.83万户;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77万套,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持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8%;设立省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在陕西,养老更加安心,看病更加省心,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兜底更加有力。

越来越强的安全感——

以朱某某为首的27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公开宣判;我省首例“套路贷”涉黑案公开宣判;余某某等人涉黑案公开审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是护学岗让我们家长放心、安心、暖心。”省公安厅创新警务模式,在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重要路段、上下学时段设置护学岗,澄城县城关二小学生李萌的家长不再担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问题……

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步履不停,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每一寸土地。2019年,陕西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4.8%;全省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5.99天。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强化,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2019年,陕西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五项攻坚行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1%、14.4%。在陕西,社会平安和谐,群众安居乐业,千家万户在共治共建共享中收获最朴素的幸福。

所有的出发点,是民生。所有的落脚点,也是民生。三秦大地上,动人的民生故事接续上演,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陕西日报记者 李蕊 孟珂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