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央行:不存在货币主权旁落问题 正文

央行:不存在货币主权旁落问题

[探索] 时间:2024-03-30 00:00: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86次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最新撰文表示,央行认为以购买美元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是不存目前经济金融陷入困境主因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中国基础货币发行方式始终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货币不存在所谓货币发行权旁落的主权问题。  央行主管的旁落《中国金融》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刊登《货币主权论探析》的文章指出,货币主权是问题一国决定货币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的自主权;在基础货币发行上,一国的央行货币主权体现为自主选择货币发行方式的权力,具体选择何种发行方式则服从国家经济金融整体利益。不存  以下为《探析》全文:  2003年以来,货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主权国际收支保持较大规模顺差,旁落大量外汇流入境内,问题这段时期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购买外汇特别是央行购买美元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同时积累了较大规模的不存外汇储备。有观点认为,货币因为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与美元资金的流入和外汇储备的增加相挂钩,我国信用扩张受制于美元,导致货币主权的旁落,是目前经济金融陷入困境的主因。  我们认为,货币主权是一国决定货币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的自主权;在基础货币发行上,一国的货币主权体现为自主选择货币发行方式的权力,具体选择何种发行方式则服从国家经济金融整体利益。2003-2013年,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购买美元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是在特定发展阶段、服从国家总体战略的主动选择,对于延长我国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国不畏外部施压人民币升值、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主权。  货币主权体现为自主选择权,而非某种特定形式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发行被国家垄断,具有明显的主权属性。目前,货币主权没有公认的定义,也缺乏专业研究支撑。参照外交、领土等主权的定义,货币主权可以理解为,一国决定货币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的自主权。货币主权旁落可以理解为,当一国迫于他国或国际组织压力,被迫出让一部分货币发行、货币制度选择等权力的情形。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援助,阿根廷政府被迫接受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和大幅度对外开放金融体系等附加条款。
【第1页第2页第3页】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