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云南屏边:蜜蜂养殖带富群众 正文

云南屏边:蜜蜂养殖带富群众

[探索] 时间:2024-04-26 20:31: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47次

蜜蜂养殖带富群众

  俗话说:“蜂蜜好吃、云南养殖蜂难养”,屏边这句话道出了养蜂人的蜜蜂艰辛。但若是群众将蜂养好了,养蜂人的云南养殖这份艰辛经历便会变成一本甜蜜的致富经。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乡大冲村委会大马底村村民熊玉成就养蜂致了富,屏边养蜂成了他的蜜蜂甜蜜事业。

  走进熊玉成家门前的群众养蜂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云南养殖香味,旁边的屏边一小块空地上,蜂群嗡嗡作响。蜜蜂熊玉成打开蜂箱,群众取出一片蜂巢,云南养殖查看蜂群繁育情况。屏边

蜜蜂养殖带富群众

  说起熊玉成养蜂的蜜蜂经历,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由于家境贫困,2013年,熊玉成家被认定为贫困户。他认为,被评为贫困户并不是光荣的事,就决心到外面闯一闯。熊玉成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干过建筑行业,当过园艺师、搬运工……为了照顾家中父母,2015年,熊玉成带着打工所得的积蓄回到大马底村,发展香蕉和荔枝种植。但是,当年的水果价格并不好,加之天气原因,熊玉成亏得血本无归。“打工挣来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可生活还要继续,当时我就思考,如何才能重拾信心、重新赚钱。”他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熊玉成在手机上看到养蜂的教学视频,便萌生了养蜂致富的想法,但苦于没有经验技术和资金,他一直没有行动。2019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了解到熊玉成的经历后,找到了他,根据家庭实际条件及相关帮扶政策,悉心指导他发展蜜蜂养殖产业。

蜜蜂养殖带富群众

  “山里环境好,养蜂有条件。考虑到我缺乏专业技术,驻村干部就带专家上门指导、培训。去年5月,还组织有养蜂意愿的村民到红河州蜂蚕研究所学习。”熊玉成感动地说,经过专业指导,他收获了很多养蜂诀窍。

  刚开始养蜂的熊玉成,一次养了40多箱蜜蜂,这个数量对初入行的人而言并不算少。“只要找对方法,养这么多也不难。”谈起养蜂技术,熊玉成滔滔不绝:把分窝野生蜜蜂及时抓回来驯养;养蜂先养王,蜂王选种最重要;中蜂“喜新厌旧”,有新蜂巢才会大量产卵;蜂箱要定期清理,防止蟑螂等害虫影响蜜蜂繁殖……

  平时,熊玉成不仅向蜂蚕研究所的老师请教,还通过手机软件和同行交流学习。他废寝忘食苦心钻研,有时候在蜂箱前一呆就是一整天,村民们都说他“蜂”了。渐渐地,熊玉成成了蜜蜂的“好朋友”,技艺越发娴熟。

  去年,为了能让蜜蜂多分窝,熊玉成把大部分蜂蜜留给蜜蜂吃,只卖了很少一部分,赚了6000多元。今年春天,他养的蜜蜂开始大量分窝,收入预计将增加至5万余元,养蜂之路步入正轨。养蜂之余,熊玉成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养了几十只蛋鸡,种了10多亩砂仁。

  经过努力,熊玉成一举摘掉“穷帽”,还成为了村子里知名的养蜂模范。村民纷纷慕名而来向他讨教养蜂技术,驻村工作队也组织附近村子的村民到他的养蜂场里学艺。熊玉成前后收了10多个徒弟,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养蜂技术,有时还免费赠送蜂种。

  目前,大马底村已经有13户农户发展中蜂养殖。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他们联系买家,并计划开展网上销售。

  近年来,屏边县坚持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帮扶,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成功让一批又一批的贫困户稳定脱贫。大冲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成俊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可以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我们会尽力帮扶像熊玉成一样的养蜂户,让他们不仅‘蜂’了,更要富了。”

  云南网记者 朱海 通讯员 李关伟 李伟建 王国辉 字青松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