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外立面年底亮相 预计2024年4月交付使用

[百科] 时间:2024-04-19 08:27: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26次

原标题: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外立面年底亮相 预计2024年4月交付使用

北京青年报记者18日从通州区获悉,安贞本市最大的医院院区月交用在建三甲医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预计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2024年4月交付使用。通州开诊后,外立该院区将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服务,面年大幅提高城市副中心医疗水平。底亮新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相预项目建成后将设置床位1300张。计年

项目建成后将设置床位1300张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位于宋庄镇六合村,付使新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安贞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医疗综合楼、医院院区月交用科研楼等,通州同步实施道路、外立绿化等室外工程及热力、面年天然气等红线外市政配套工程。底亮项目建成后,将设置床位1300张,为门急诊、住院及科研教学提供良好条件。

据了解,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功能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主要承担为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群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同时,该院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以心血管疾病为特色的研究型医院、互联网医院,借助远程技术指导和远程会诊,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高效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智慧建造贯穿施工全过程

面对34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建设方北京城建集团将智慧建造贯穿施工全过程,通过引入多项“科技范儿”十足的新装备、新技术,实现质量与速度兼顾。走进门诊大楼,尚未完成内部装修的大厅内,屋顶上是一排排管线。据介绍,相比办公楼和住宅,医院的管线要复杂得多,传统的CAD制图难以把相对位置表达清楚。项目团队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空间模拟,从视觉上更加直观,管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BIM技术只是工地“智慧大脑”系统的缩影。在通州院区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把各业务线的具体工作都进行了数字化,从而给“智慧大脑”积累了庞大的生产作业信息数据。再经过处理,就能得出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生成电子化的数据图表,方便管理团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提前17天实现钢柱首吊,提前20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自2019年11月开工以来,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工地能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耽误工期,这其中焊接机器人有很大的功劳。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总计有3.4万吨钢结构施工任务,除了体量大,焊接完成的钢结构还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因为工地噪音干扰而产生失误。在难度较大的焊接点位,以稳、准出名的焊接机器人连续焊接1000个连接点,还能保证工艺质量完全相同。间距一致、波纹平滑,简直就是完美的焊缝。年轻的焊工只需学习一周,就能掌握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工地上的每个焊接点都张贴有二维码,工人扫码就能知道这里需要的焊接工艺,再给机器人输入管线材质、口径大小等数据,就可以默默注视机器人开工了。

14套“天眼”紧盯扬尘污染

工地有不少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当前环境数据。除了风力、气温、噪声,还有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这些数据都来自工地上的“天眼”——智能扬尘监测仪。“它们就像环保哨兵,时刻紧盯扬尘污染。”工作人员说。整个工地上,24小时值班的“天眼”总共有14套。当PM2.5和PM10的浓度超过设置值时,“天眼”会自动向工地负责人的手机上发送喷淋降尘提示。

不仅如此,工人们佩戴的安全帽也很高科技。帽子里的智能芯片能和“智慧大脑”基站联动,建设者进入施工现场后,活动轨迹点就会在可视化屏幕上闪烁跳动。当人员靠近存在危险的区域,帽子会发出语音安全提示。如果遇到危险,建设者还可以通过帽子上的SOS键求救。(武文娟)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