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圆——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湘潭实践

[休闲] 时间:2024-04-18 12:51: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15次

原标题:百年梦圆——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百年湘潭实践

7月23日,湘潭县花石镇万亩荷花基地。梦圆近年,脱贫潭实该镇以湘莲产业为依托,攻坚形成了“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扶贫模式。衔接乡村目前,振兴该县湘莲全产业吸纳本地贫困人口就业5000多人,百年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至30000元。梦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通讯员 胡雨清 摄影报道

山连大岳,脱贫潭实水接潇湘。攻坚湘潭,衔接乡村注定是振兴梦想孕育的所在——

1921年春天,28岁的百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冲,和亲人们围着火塘,梦圆点燃一簇“国乱民不安生,脱贫潭实要舍家为国,走出去干点事”的红色火种。在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国家,让人们吃饱饭,依旧是一道前无古人、近无借鉴的旷世难题。

2020年初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放眼告别千年贫穷的新征程,许下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铿锵承诺。

春华秋实,百年梦圆。站在全面小康的门槛前,记者走访湘潭这片梦开始的地方,回望前路的思索、艰辛与付出,思考接续未来的乡村振兴之旅。

“敢教日月换新天”,认同感都在心声里

辜幼兰做梦都想不到,2008年接过韶山市韶山乡韶阳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时的“头等大事”,是解决村里欠下的电费。那时,“老百姓穷,到处私搭电线;村里也穷,账面上几百块都没有。”谈及当时的情景,辜幼兰依然唏嘘不已。

最后是附近旅游公司的老板给村里解了围。辜幼兰觉得这般窘境“给党丢了脸”,暗下决心:打开贫困枷锁,发展是唯一的钥匙。

在她的带领下,村里人心思灵了、胆子大了、步子快了,2016年“摘帽”后,御谷生态园、光伏发电、韶峰矿泉水厂迅速发展起来。2019年,村集体账上挣了19万,“哪家生个病,村里有钱能救急”。展望未来的日子,辜幼兰心里有了一股过去不曾有过的底气。

个体的感知更加生动,更有温度。韶阳村村民沈听平,从小就渴望每餐饭能吃上肉。但为妻儿求医问药,他背上十几万的债务,“压力大得想自杀”。

贫困,刺中生命的痛处,也孕育着茁壮的梦想。

2014年,得益于精准扶贫工程,沈听平分到4箱种蜂。从这开始,他同妻子一起养蜂、养鸡、养牛,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几年下来,他赚下68箱蜂,还清了债,过上了每餐饭都能吃上肉的日子……

沈听平与贫困挥手告别了。很快,中国也将彻底告别绝对贫困。

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5.74%降至0.16%,在湘潭这段圆梦的征途上,四级书记抓脱贫的责任体系,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动员体系,共同凝聚成无数梦想的强大推力,让消除绝对贫困的滔滔洪流奔涌向前。

蜂箱旁立着不少水瓶,里头装着白糖加啤酒,那是沈听平自制驱赶野蜂的“秘方”:“党和政府这些好干部天天来帮忙,我脑壳也要想问题。”

时时回访,常常俯身。辜幼兰问沈听平,最近需不需要什么帮助。

“不需要,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说这句话时,沈听平声音不大,却在旁人心里激起阵阵的震荡——透过这样话语,分明能感受到“我要富”的韧劲。

这股韧劲如此熟悉——在湘乡市梅桥易地扶贫安置点遇到的“轮椅女孩”危丹,也是这样。

谈及即将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与帕共舞》,这位饱受罕见小脑共济失调症折磨的女孩吐词慢柔,话语却如钟声般铿锵:“生来的贫困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却在自己手中,我要有尊严有意义地活着。”这些年来,她与患帕金森的丈夫一道,携手书写励志人生,传递着正能量,给人以鼓舞和温暖。

60多年前,毛主席回到韶山,写下“敢教日月换新天”,回响在天宇之间。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人了。在与贫困的搏击中,“沈听平们”找到了自我、获得了成长、实现了梦想。

与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是防止返贫。湘潭出台防止监测和帮扶机制,识别脱贫监测人口2369人、边缘人口1087人,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返贫隐患,对脱贫户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巩固帮扶,边缘户则给予其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就业培训、公益岗位、危房改造、参加医保补贴等。

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务实努力,一乡一镇、一村一户的精准施策,贯穿于这场伟大战役的始终,蕴藏着脱贫攻坚四两拨千斤的法门。

“今年是脱贫攻坚‘交账’之年,关键不在数字‘算账’,而是要群众‘认账’。”湘潭市委书记曹炯芳说。聚焦“未脱贫人口脱贫、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新致贫人口及时帮扶”三大任务,湘潭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利益联结、解决诉求、数据误差“四个动态清零”。

雨湖区工人新村。厨房炖着墨鱼汤,周章炯预备再做几个菜接待亲友。社区党总支书记侯建源的突然造访,周章炯并不意外,“帮我跑政策那时候,天天能见到他”。虽说落实低保的认定过程有点长,但周章炯却把侯建源看成自家兄弟,面对记者连声夸道,侯书记“工作扎扎实实”。

岳塘区竹埠港村。帮着带小孙子的刘翠兰忙得有些手忙脚乱, “前几年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儿子都不敢把女朋友带回家里来”。与早些年相比,如今的刘翠兰感慨换了一种活法——丈夫的大病救助落实了,小儿子在民政学院读书学费减免了。虽然还是闲不下来,但刘翠兰觉得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忙起来带劲!回忆着日子是怎么一天天好起来的,“感谢共产党”,是她挂在嘴边的话。

言为心声。

“喜看稻菽千重浪”,获得感藏在笑声里

“虽不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却率先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战场”,正如曹炯芳所言,立足发展实际,湘潭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

无论是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还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找到关键支撑,在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迎春看来,重点还是产业:防止走“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老路,大力培育乡镇特色产业集群。

“湘莲甲天下”,今朝不虚传——

坐拥最大的湘莲集散贸易中心,湘潭人了解自己的“宝贝”,可以左右中国湘莲市场的定价,敢对着天南海北的客商吆喝;

代管,但不“包办”。培训贫困户时,湘潭县排头乡回龙桥村大户韩去群把厘米毫克这样的度量单位,转化成“七脚乘一脚,种下四五枝”一类的土话白话,想尽办法提高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

在家门口做些分拣的轻体力活,每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贫困户胡冬纯的笑容,就像吸足了阳光雨露的湘莲般,饱满地鼓胀着幸福与憧憬。“以前挣了点钱,但是家人看不到,孩子没人管,现在有事做,我当然回来咯!” 胡冬纯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扶贫车间。

“嘀嘀嘀”的咨询声此起彼伏,和亿莲业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开设了直播店,线上预售湘莲制品,转瞬间就是数笔生意的达成。

贫困户、种养大户、农业公司、带货主播,整条产业链中的每个因子,都被湘莲充分激活,与大市场无缝对接。

沙子岭猪、九华红菜薹、湘潭矮脚白……千姿百态的湘潭乡土,能从脚下的土地所赋予的物产来识别标记自我,展现出独特的自信和妖娆。

曾经一度,农民淡漠了对土地的信心。湘潭实践告诉人们,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一亩田脱贫”等产业模式的推广应用,健全“产业支撑、多向发力”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就能够延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老智慧。

“遍地英雄下夕烟”,归属感隐在“回声”里

“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是英雄汇聚、英雄辈出的地方。可是也存在农村后继乏人这个普遍性现象。

在湘乡市梅桥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碰到郭桃园时,她正要去农家乐帮忙,原因挺简单:“刚搬来那会,农家乐老板送了我们好多菜,没把我们当外人。邻里乡亲的,住在一起就是缘分。”

此心安处是吾乡。融入,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必须面对的课题。

“户口马上迁过来了”,郭桃园的这句话,不仅仅意味着安家、就业、上学,更本质的是认同“新梅桥人”的身份。这里就像是一个样本:它不是迫使农民背离生养他的热土,而是涌向新生的“家乡”以寻找生存希望。

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因发展灵芝产业而远近闻名,也带动了以农活体验和红色研学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院前的瓜果紫薇,院中的雕窗石坝,随处的藤蔓点缀,是主人王玲的淳朴欢迎。“屋场漂亮咯,别人愿意来。”王玲说,她的“银田农家乐1号”可住下20个孩子,去年接待了一批,收入就有好几千元。

以前在家就是打麻将、扯闲谈,“有时还会因为相互攀比产生矛盾”,王玲说。如今,村里30多户,轮流接待研学基地的孩子们,忙时就相互之间帮衬着,唯一比拼的是谁家屋场更美。

行走湘潭,人们则会惊讶于乡村多样化的姿态——浸润人心的红色故居,青山绿水的生态村落,深厚历史的文化古村,展现出自然和人类互动中不同的风貌。发端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美丽屋场”创建,正推动湘潭乡村量体裁衣、精耕细作,不断实现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生活的跃升。

有劲头更有奔头,有收入也有乡愁,越来越多游子愿意归乡。

“12岁那年母亲做了双鞋,我舍不得穿,怀揣着鞋,光脚走了1公里,到了学校才穿上”,陈青生一直记得小时候那些至今有些隐隐作痛的经历。他说,当年离开涧山村、走出湘乡时,做梦也想靠着吃得了苦的一双手摆脱贫困的命运。

从涧山乡电力安装队的普通民工,一路做到主管,陈青生见识广了,心思也大了,注册成立了湘粤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年收入达到了数亿元。

和陈青生一样,这支只会爬电杆的民工“游击队”,现已扩展至60多家具有送变电工程总承包资质的“电力湘军”,带动6万多农民外出务工;过去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如今掏出名片,上面赫然写着“经理”或“技术员”。

他们,虽活跃在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却把总部扎根于湘乡经开区电力产业园。

在贫穷的压力下离开,在振兴的召唤中归巢。

归去来兮,辜幼兰回来了。她发誓要对得起注入血脉里的那抹神圣的红色。

归去来兮,胡冬纯回来了。她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亮。

归去来兮,陈青生回来了。他自信能用“吃得苦”的团结和奋斗让湘军精神代代传承。

归去来兮,未来的英雄们回来了。为了仍在被续写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张永中 徐荣 邹晨莹 曾佰龙 沈德良 奉清清)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