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巧手捏百态 正文

巧手捏百态

[百科] 时间:2024-04-25 11:50: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65次

  开栏的巧手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捏百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报今起开设“聚焦非遗传承人”专栏,巧手讲述非遗传承人潜心守护非遗文化的捏百故事,展现他们为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巧手创新性发展所付出的捏百努力,体现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巧手责任和担当。

  一团肥厚细软的捏百面团,在手中几经捏、巧手搓、捏百揉、巧手掀,捏百再用竹刀轻轻点划、巧手勾勒,捏百一尊面人就在郎佳子彧掌心“活”了起来。巧手“因为面放久了会变硬,所以面塑的造型时间比较短,几乎是一气呵成。”郎佳子彧说。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门塑作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的第三代传人,“95后”郎佳子彧从小就开始学习面塑技艺,并将其当成终身事业。童年时的他,经常搬来小凳子,静静坐在长辈们身旁,跟着学揉面团,几个小时也不厌倦。“只见各种颜色的小面团在父亲手中来回转动,只需两三分钟时间,就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这是郎佳子彧对面塑的最初印象。

  “小时候,我对捏面人是抱着玩的心态。后来,父亲对我的要求逐渐升级,一个暑假就要捏50个面人。”郎佳子彧回忆,受兴趣驱动,加上父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郎佳子彧将一个个面人捏了下去。

  “手艺一分靠教、九分靠练,在看不见的地方也要做到最好”,这是父亲对他的教诲。随着时间的推移,郎佳子彧的手艺不断进步。

  说起制作面人,郎佳子彧滔滔不绝:一般先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状,再用工具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步骤很简单,但要在细节上做好,还得看功夫。”他补充道,手艺人不仅要掌握娴熟的塑造技艺,也要对造型、配色等工艺了然于心。

  手艺是传统的,题材却在不断创新。郎佳子彧也在思考,如何让传统手艺的发展跟上时代。他说:“以前,‘面人郎’大多塑造孙悟空、关羽等经典形象;现在,动漫人物等具有流行元素的面人作品更能引起共鸣。”

  郎佳子彧喜欢打篮球、看动漫,他巧妙地将平时符合年轻人审美和喜好的元素融入到面塑创作中。根据网红卡通形象、动漫电影人物等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面塑作品具有记录功能。很多以前的生活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面塑技艺却将这些历史印迹生动形象地保留下来,每一代人的生活都有值得展现的新内容。”郎佳子彧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反映当下时代和人民生活,才能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随着社会发展,面塑面临着技艺失传等问题。郎佳子彧尝试借力新媒体,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技艺。“很多非遗手艺妙、作品好,但还需要被更多人看得到、爱得上,才能得到更好传承。”郎佳子彧说。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非遗传承及表达,郎佳子彧有不少自己的思考与尝试,如拍面人制作Vlog、与偶像流量IP合作、上综艺节目、做“国潮”文创产品等。“我希望我们做的事,能让年轻人觉得非遗是很潮、很酷的。”郎佳子彧一条教人们捏哪吒的视频获得超过13万点赞,网友评论:“谢谢你守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把面塑变成网红,不容易”……

  “如果通过互联网传播,能让100个人了解一门老手艺,其中又有10个人喜欢,再有1到2个人能练习并掌握,那将会有越来越多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他坚信,青年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承好老手艺,还能带动更多人爱上非遗。

  2023年,郎佳子彧和团队一同筹办“百年散步——面人郎家族艺术展”,希望在回顾“面人郎”手艺历程的同时,唤起更多人对非遗的关注。此外,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资助下,郎佳子彧带领团队开始“面人郎”的数字化探索,他们通过3D建模等方式,将作品进行数字化存储,让面塑作品“活起来”。

  “大家好,我是捏面人的小郎”——郎佳子彧在短视频中常以一句简洁的自我介绍作为开场。“很多年轻人喜欢我捏的面人。在大家支持下,我已经在互联网平台累积了200多万粉丝。其实他们不仅是我的粉丝,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粉丝。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将传统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让面塑这门手艺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经济日报记者 覃皓珺)

(责任编辑:王炬鹏)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