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守护马丘比丘(旅人心语) 正文

守护马丘比丘(旅人心语)

[休闲] 时间:2024-04-24 05:28: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7次

原标题:守护马丘比丘(旅人心语)

库斯科古城,守护位于秘鲁南部,马丘地处安第斯山脉东麓山谷,比丘被葱郁的旅人热带雨林包围,气候宜人,心语素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守护明珠”的美誉。除了得天独厚的马丘自然条件,作为曾经的比丘印加帝国首都及政治、经济、旅人文化中心,心语库斯科也享有丰富的守护历史文化资源。1983年,马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库斯科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比丘

飞机即将降落在库斯科机场前,旅人邻座的心语一位当地女士对我说:“一定要去马丘比丘看看。”得知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游览马丘比丘遗址,她心领神会地笑了。

每个到访库斯科的人都不能错过马丘比丘。马丘比丘遗址位于库斯科城西北7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周围是茂密的热带雨林。“马丘比丘”在印第安克丘亚语中意为“古老的山”,也被称作“失落的城市”,是印加帝国建于约1500年、至今仍保存较完好的遗迹。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当时正值南半球的冬季,体感温度很低,我从住处出发,坐汽车来到火车站,准备搭乘早班火车前往马丘比丘遗址。到达火车站时不过早上6点,本就狭小的候车室早已人满为患,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想要去马丘比丘一探究竟的游客。

这条铁路线是通往遗址的必经之路。经过一路缓慢、颠簸的跋涉,踏上马丘比丘遗址时已近正午时分,在炽烈的阳光与逐渐抬升的海拔共同作用下,气温逐渐走高,一扫早间入骨的寒冷,只见游客们都脱下了厚重的外套,露出五颜六色的单衣,甚至短袖衣。在这里,“早穿皮袄午穿纱”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巍峨群山的环绕中,那幅经常在明信片上出现的马丘比丘俯瞰图映入眼帘。一座座石头搭建的建筑废墟背倚苍山、错落有致,建筑排布整齐,体现出当时城内规划得当、秩序井然,斑驳的石头墙体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气息。

遗址入口处,有一块石刻提示牌,告诉人们马丘比丘是何时被重新发现的。1911年7月24日,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率队考察印加帝国古要塞时发现了这处遗迹,使这座“失落的城市”重见天日。考古发现,马丘比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印加帝国贵族乡间休养的场所,这也解释了其地理位置为何距当时的首都库斯科75公里远。城内近200座建筑,北部多为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所和公共场所。印加人自称“太阳的子民”,自古有崇拜太阳的传统,因此,在这座古城遗迹里,对太阳的崇拜随处可见。但是,太阳带来的并不只是温暖和煦的阳光及供人生产生活的热能。游览中,无意间的一回头,发现背后的山脊上冒出一股橙色夹杂着灰色的浓烟。向导介绍,这是发生了小型山火,高原正午时分的强烈阳光照射在缺乏水分的山林中,导致类似的山火经常发生,小的可以自然熄灭,大的则可能酿成灾祸。

马丘比丘所处的自然环境脆弱敏感,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山火等自然灾害,这只是它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游客数量逐年上升,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正在使马丘比丘越来越不堪重负。1980年,全年到访马丘比丘的游客不足20万;2018年,这一数字已接近160万。不光是游客数量的增加,游客攀爬遗迹、带走景区内的石头等不文明行为也考验着遗址的承受力。

自2007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乎每年都建议将马丘比丘列入濒危遗产名单。近年来,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提升,秘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减少游客数量,缩短单位游览时间,以保护这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遗产。自2019年1月1日起,马丘比丘实行新的票务政策,全面预约购票,游客必须在所预约时段、在一名当地专业向导带领下进入景区,并且每名游客的停留时间不超过4小时。这一政策在保护马丘比丘的同时,也促使游客利用多出的时间游览景区附近的其他景点,使秘鲁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多元。2020年1月,秘鲁政府又出台新政,通过植树造林增强马丘比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提升对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应对能力,从根本上保障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上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马丘比丘景区关闭,遗址得到了难得的休整期。7月中旬,秘鲁政府决定,于7月24日,即马丘比丘遗迹被重新发现109周年纪念日当天,重新对外开放,恢复迎客,但每日只允许675名游客进入景区。

那天,直到我离开景区,那团橙灰色的浓烟依然没有消散,它就像自然发出的警告。唯有人们意识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性,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这颗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持久绚烂。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9日 07 版)(杨 一)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