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珠海携手怒江 跨越山海协力攻坚 正文

珠海携手怒江 跨越山海协力攻坚

[娱乐] 时间:2024-04-24 00:52: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57次

美丽的珠海泸水市珠海社区 供图

  碧罗雪山高,挡不住山顶上的携手协力阳光;怒江大峡谷深,深不过祖国大家庭的怒江情谊。

  2016年,山海珠海市跨越山海,攻坚与怒江结亲,珠海携手相扶,携手协力决战深度贫困。怒江

  4年来,山海珠海以“怒江所需,攻坚珠海所能”的珠海帮扶思路,用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携手协力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怒江探索创新,山海从产业建设到扶智扶志,攻坚从技能培训到劳务输出,从教育支援到医疗帮扶,倾心尽力,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扶贫协作工作,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帮助怒江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

  产业帮扶引“活水”

  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丰富,是珠海的强项;气候、生态、林地等“基础性资源”富集,是怒江的优势。根据两地实际,珠海和怒江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强项”与“优势”结合,推动产业合作建设,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长出能致富的东西,改变怒江多山缺地、有物缺钱的状况,强化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珠海企业到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务工招聘会 供图

  清晨,东边高山刚露出鱼肚白,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甲生村村民陈永福就到山上背腐殖土,为种羊肚菌准备肥料。去年冬季,虽然受雪灾影响,陈永福的4亩羊肚菌仍有4.8万元收入。

  “没有珠海亲人的帮助,我现在还只懂种包谷,永远也脱贫不了。感谢珠海亲人帮我找到这条致富门路。”陈永福开心地说。

  2017年,珠海采取“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和以奖代补”模式,引导怒江各族群众种植羊肚菌。三年来,珠海帮扶怒江发展了2000多亩羊肚菌,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00余户3000多人,羊肚菌种植已成为怒江众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好项目。其中,仅贡山县羊肚菌种植面积就超过1000亩,惠及1000余户。

  盛夏,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河口养蜂基地山花绽放,蜜蜂飞舞,蜂农们正忙着将一箱箱蜂蜜运往珠海、昆明等大城市。

  2018年5月,珠海市引进珠海何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分散布点养殖、突出技能传授、保障产品销售”的帮扶方式,在怒江推广中蜂活框养殖。截至2019年底,珠海市投入4618万元,在怒江166个村组布放22750箱蜂群,培训当地贫困户2236人,带动2561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珠海帮扶怒江发展中峰养殖 供图

  怒江1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进城入镇后,珠海市引导珠海企业到怒江,以“珠海帮扶+公司+贫困户”的方法,在怒江各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建设民族服饰加工、棒球加工等各类扶贫车间15个,吸纳以家庭妇女、残疾人为主的贫困劳动力1030人就业增收。

  “以前,一家6口人就靠3亩包谷地生活,一年四季吃不上几顿肉。搬到县城安置点,住上新房子不说,我们两口子还到珠海帮扶的扶贫车间务工,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搬迁户张萍秀高兴地说。

  珠海农控集团利用下属企业物流园公司、菜篮子公司和市场集团的力量,为怒江搭建“直播带货”平台,建立扶贫市场怒江主题馆,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展示展销综合立体性帮扶平台,将怒江羊肚菌、农家火腿、核桃、草果、蜂蜜、蔬菜等农特产品卖到粤港澳大湾区,拓宽怒江农产品外销渠道。

  2017至2020年,珠海市已实施对口帮扶怒江产业项目166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71亿元,涉及特色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和中华蜂、家禽水产等养殖产业,以及农产品、民族服装和手工艺品加车间、乡村农家乐等服务产业,受益卡户达80000多人。

  劳务输出增动力

  今年3月16日,泸水市689名外出务工人员,乘坐14辆大巴车到达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开启脱贫致富的“务工之旅”。

  “这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刻,再苦再累也值了。”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成员李享昌说。

珠海支教老师与怒江少数民族学生在一起 供图

  “窝在山头种包谷,一年到头挣不着四五千元。到珠海市,只要肯吃苦、肯动脑、肯学习,一个月最低能收入4500元。干上三四年,一栋新房就建起来了。”泸水市古登乡亚碧罗村村民阿雄华已在珠海务工两年,对外出务工的好处深有体会。

  怒江经济社会欠发达,社会发育程度低,工矿企业少,商贸业发展滞后,就业吸纳能力弱,农民群众大多靠山坡上的包谷地求生存,脱贫增收门路非常狭窄。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以来,把群众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作为花钱少、受益多、见效快的精准帮扶措施。专门设立怒江州驻珠海市劳务服务工作站,对积极吸纳怒江籍劳动力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对劳务中介机构、村组干部、劳务经纪人、务工带头人、驻厂管理员等参与者,根据转移劳动力人数和稳定就业情况予以奖励。引导怒江农村劳动力到珠海务工就业,学技术、转变生活理念,有一双“有技能的手”,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能力素质,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走出峡谷,山的那一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

  2018年,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党总支书记坡相夺带着41名村民到珠海务工。两年的务工生活,让这群习惯于朝阳下地、夕阳收锄的山里人真正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转变了“农民只能在土里刨食找出路”的传统观念。截止到今年3月底,稳定在珠海务工的金秀谷村村民由原来的41人增加到了273人。

怒江籍务工人员在珠海参加大联欢活动 供图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困难。什么是出路,走出去就有出路。” 坡相夺说,到珠海务工后,一向愁眉苦脸的村民们变得爱笑了。因为有了技术、有了稳定的收入,未来的生活有了奔头,有了希望。

  “让怒江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到珠海务工,哪怕他们只在穿衣着装、卫生养成、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我们的努力就是值得的。”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叶真说。

  珠海、怒江两地建立和完善了劳动力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实名制动态跟踪就业服务机制,先后组织50家珠海优质重点企业赴怒江开展劳动力转移招聘对接活动40场次。怒江州向珠海市转移劳动力实现从无到有,仅今年2月20日至今,就有5524名怒江人到珠海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3237名。

  长效帮扶机制强活力

  “贡山羊肚菌菌种厂的建设要抓紧进行,把羊肚菌种植致富经验传授给更多贫困群众。”淅淅沥沥的雨中,贡山县捧当乡闪当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贡山县副县长、珠海市金湾区派驻贡山县工作小组组长李海清与贡山羊肚菌种植带头人余丽萍蹲在地里,探讨羊肚菌扩大种植范围事宜。

  在怒江大峡谷,珠海帮扶工作人员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农家小院、田垄地角、产业基地,一心一意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忙劳碌。

  为打赢怒江脱贫攻坚战,珠海成立了由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定期报告、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历任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到怒江开展调研,召开了15次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及7个具体方案,形成了“1+7”的长效帮扶工作格局;8个区(管委会)向怒江对口县(市)选派驻县干部15名,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3亿元,分别对口帮扶怒江四个县市;175家企业、69家社会组织与怒江贫困乡(镇)村开展结对帮扶;两地107所学校结成58对对口帮扶关系;18所珠海医院与14所怒江医院结为对口帮扶关系。

珠海帮扶独龙族群众发展羊肚菌种植业 供图

  针对怒江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比例高、新建社区多、农民市民化需求紧迫的特点,珠海先行先试,组织动员13个优秀社区与怒江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结对,帮助搬迁群众学技能、改观念,让大家有活干、有收入,过上好日子。

  江海携手拔穷根,怒水青山绽笑颜。目前,怒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20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一头连着怒江,一头连着珠海。

  自2016年8月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以来,珠海市选派近500名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奔赴怒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00多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1万人脱贫;先后投入2.1亿元,援建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和4个危房改造点,解决了当地2618户8530名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从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珠海与怒江携手勾画“江海情深、携手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当前,怒江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珠海市将按照中央脱贫攻坚部署,尽锐出战,抓实劳动力转移就业,抓紧配合推进挂牌督战县、村摘帽出列工作,落实易地搬迁安置后续帮扶工作,推动产业帮扶项目提质增效。与55.3万怒江各族一道,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坚决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将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彻底挖掉,让怒江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与全国人民一起踏上奔小康的快车道。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