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蓝军旅”:打遍全军31胜2负(图)

[知识] 时间:2024-03-29 17:24: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9次

  “中国第一蓝军旅”崛起之路

  ——北京军区司令部某机步旅蓝军建设的揭秘军旅探索与实践

  该旅机动途中。张坤平摄

  这里,中国曾经是第蓝打遍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的古战场。如今,全军这里再次杀机四伏——

  滚滚硝烟笼罩的胜负城市街道、立交桥、揭秘军旅机场,中国战损的第蓝打遍坦克、直升机、全军电子对抗方舱,胜负残破的揭秘军旅战壕暗堡、铁丝网、中国智能雷场……构成一幅现代战场逼真画面。第蓝打遍

  在一场场红蓝拼杀的全军“战火”洗礼中,这里崛起了目前我军陆军部队编制序列中参照“对手”编制组建的胜负唯一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中国第一蓝军旅”。

  如今,这支蓝军旅经过3年多建设和锤炼,大步向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迈进,搅动我军实战化训练浪潮风起云涌。截至今年9月下旬,该旅与七大军区合成师(旅)、海军陆战旅等进行实兵对抗演习33场,取得31胜2负的战绩。

  金秋时节,记者乘车来到这片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硝烟未散的战场,探寻他们的崛起之路。

  牢记军委总部重托,目光始终紧盯——

  建设“全军一流、世界知名”假想敌部队

  2011年11月26日,渔阳古城,一面崭新的军旗冉冉升起。

  这一年,伴随着军事变革大潮的涌动,北京军区原某装甲师整编组建成机械化步兵旅。

  首任旅长周志国和政委杨中印,在授军旗大会上接过这面军旗时,也扛起了我军历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任务——建设专业化蓝军部队。

  这是军委、总部的重托,这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历史使命的召唤。

  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为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竞相建立假想敌部队。专业化蓝军已成为军事强国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战略力量。建设一支属于我军自己的专业化蓝军,成为中国陆军训练转型,提升作战能力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党委把握大势、顺应潮流,果断作出建设我军第一支专业化模拟蓝军的决策。

  任务已明确,方向已清晰。一声令下,该旅整建制从冀东津唐地区,移防到千里之外内蒙古大漠深处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面对党的召唤和军队的重托,该旅党委率领全旅官兵毅然奔赴新战场。

  该旅政委王景田在全旅军人大会上动情地说:“军委把模拟蓝军建设任务交给我们,干好了是职责所在,干不好就是历史罪人!”

  为了更好地与朱日和训练基地融合,充分发挥基地化训练效能和模拟蓝军作用,2013年年底,北京军区宣布该旅由集团军转隶军区司令部,划归朱日和训练基地管理。

  2014年元旦刚过,该旅迎来值得写入我军历史的日子。这一天,总部以正式命令,明确定位该旅为蓝军旅,按照蓝军编制体制重新改编。至此,我军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蓝军部队在大漠初步形成。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建设“全军一流、世界知名”假想敌部队!

  摸着石头过河,为全军蓝军部队建设趟路——

  向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迈进

  这是一次载入我军史册的系列对抗演习。

  2014年5月31日至7月28日,总部依托朱日和训练基地,组织“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系列演习。全军七大军区各一支陆军合成旅,与该蓝军旅轮番鏖战。由总部组织7个军区的部队奔赴同一训练基地演练,在我军陆军训练史上尚属首次。

  该旅在时任旅长夏明龙率领下,用逼真的蓝军战术、巧妙的战法打法、顽强的意志毅力,在7场红蓝对抗中,取得蓝军6胜1负的战绩,震动了全军将士,让人们看到了一支与以往不同的蓝军部队。

  巨大的跨越,来自全旅官兵数年的艰难跋涉。

  2011年冬,正在旅属炮兵团蹲点调研的该旅领导,突然接到军区通知,让他们尽快提交模拟蓝军建设试点任务方案。

  都说摸着石头过河,该旅要过的这条“河”,连可摸的“石头”都很少。该旅原作训科科长刘博回忆时说:“我们搬到新机关楼后,打开电脑,发现硬盘中空空如也,真的是白手起家呀!”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抱着这一信念,他们兵分多路搜集资料,组织精干人员先后赴总参有关部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等单位,进行学习请教和搜集资料。同时,全旅官兵齐上阵,旅常委纷纷打电话向熟悉的同学和院校老师借书籍和材料,基层官兵也自发利用休假时机上互联网搜集资料……

  就这样,他们在东拼西凑中收集整理了蓝军建设的原始资料,并从机关、基层抽调军事素质较好的干部组成蓝军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展开研究。与此同时,该旅还发动基层官兵,在全旅范围开展模拟蓝军研究与训练论证。他们成立8个重点课题研究组,上至旅长、政委,下到基层官兵,级级有任务,人人有分工。他们还建立蓝军研究资料库和蓝军图书馆,供官兵借阅学习。

  2012年营建施工期间,全军唯一的蓝军研训中心在该旅建设启动。2013年初春,在上级指导下,该旅研究制订了《模拟蓝军能力建设规划》,确定了打造“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和“知敌、像敌、胜敌、超敌”的模拟蓝军部队目标。

  2013年7月4日,由总部牵头组织,来自军事科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等院校的13名知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参加该旅召开的模拟蓝军能力建设专家座谈会。

  会议期间,专家们看到会议室整整齐齐摆放的大纲、配套教材等7大类该旅自主研究的成果,惊叹不已。一位将军激动地说:“一个旅级单位,没有专业人才,在环境如此艰苦、演训任务这么繁重的情况下,研究出这么多成果,真不简单!”

  在真打实抗上下苦功,逼“红军”找对策——

  让“决战朱日和,打败蓝军旅”成为“红军”目标

  2014年6月初,该旅与某装甲旅扮演的“红军”在朱日和摆开了战阵。

  凌晨3时,“红军”在地空火力掩护下,成3路纵队向纵深地域开进,蓝军以警戒迟滞、远火打击、障碍迟滞等战术手段阻止“红军”开进。经过一番厮杀,“红军”主战装备战损率为13%,蓝军主战装备战损率仅为3.4%。

  经过十余小时激烈战斗,最终“红军”战损率为45%,蓝军战损率为24.1%,蓝胜红败。

  首战告捷,靠的是平时的深入探索和刻苦训练。

  自从该旅担任模拟蓝军部队以来,每年演习都要占用大量训练时间。如何科学合理调整训练时间?如何在有限时间保证训练质量?

  面对一连串的问号,该旅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组织专人到基层调研,边研究、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

  他们针对实兵对抗演习任务安排相对集中的实际,对训练阶段进行调整。训练时间短,他们就根据自身装备实际和演习时间,采用“技术训练训红军,战术训练训蓝军”的训练方式。为保证训练质量,他们根据演习场次多的实际,提出“以抗代训”的训练方式,将部分战术训练内容挪到演习中,边演习边训练,经过实战锤炼,部队战术水平提升很快。

  难题一个个解决,能力一步步提高。

  该旅在“一联五抗”实兵对抗演习中,以逼真的蓝军战法,过硬的战术素养,精妙刁钻的打法,一次次让“红军”部队甘拜下风。

  然而,一次次胜利的喜悦,并没有让蓝军旅官兵沾沾自喜:蓝军打败“红军”不是目的,让“红军”得到真打实抗的磨炼才能起到“磨刀石”的作用。

  于是,该旅提出“遇强不能弱,遇弱不过强”的对抗原则,让来参加演习的部队都能得到有效锤炼。

  新思路新原则,让蓝军旅在战术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

  “跨越·2015-朱日和”第一场演习,充当“红军”的南京军区某装甲旅作风顽强,战斗力强。战斗一开始就处于胶着状态。

  根据导调部规定,第一回合要打掉“红军”30%的兵力才算赢。战局不容乐观,这时,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有些急了,在电台中呼叫该旅副参谋长、反装甲猎杀队队长刘博,连续发问:“反装甲猎杀队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在扑朔迷离的战场找到目标?”

  刘队长临战不怯,做出了让“红军”无法预料的行动,孤军深入“红军”纵深打击装甲目标。这拼死一搏,使得“红军”战斗力指数被打掉50%,远超导调部设定的目标。

  蓝军这一记漂亮的绝杀,给“红军”上了一堂生动的实战课。未来战场上什么情况都会发生,灵活处置战场情况才能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讲成绩轻描淡写,讲问题一针见血——

  复盘检讨,在解决问题中砥砺前行

  打胜仗是军人的最高追求。

  31胜2负的战绩,足以成为该旅炫耀的资本,然而,对于该旅官兵来说胜利固然喜人,但相比于胜利,他们更愿意在胜利中寻找问题,在失败中总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砥砺前行。

  该旅官兵犹记得,“跨越·2014-朱日和”第一场演习,蓝军导调组组长、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教授邸验刚连续提出的数个问题。

  “战术动作普遍不到位、不规范,模拟不出模拟对象特有的行动特点来!”邸教授的话戳中了该旅的痛点:专业化蓝军模拟得不像,打再多胜仗又有何用?“磨刀石”未能真正模拟蓝军,就是失败。

  知耻而后勇。要把假想敌设真、设实、设活,班、排的行动是基础,营级分队战术行动是关键。一场真刀真枪的复盘检讨在该旅展开——

  该旅在两场演习中的间隙,利用基地提供的作战行动态势图,旅、营、连、排、班逐级组织演习复盘检讨会,逐个战斗阶段讲问题,从模拟蓝军程度到对表实战,从谋略指挥到营连战术,从班排战术到单兵动作,不放过任何细节,不忽视一个问题。

  他们采取旅指导营、营指导连、连指导排、排指导班,班指导个人,个人进行反思的方式,对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

  蓝军研究中心向上级请领资料,组织研究员对战法战术加紧研究……

  经过多场演习的磨炼、反思和总结,他们认识到,要想模拟好蓝军,必须要把演习场当战场——

  以前不敢飞的无人机,现在敢在演习场全天候飞行,并将侦察情况实时传输;以前不被重视的航空火力,现在在演习场频频使用,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漠烽烟起。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又一场实兵对抗即将开始。该旅官兵驾驶战车踏上通往战场的路。

  这条路,承载了“中国第一蓝军旅”奋斗的历程,见证了他们探索中国模拟蓝军部队建设的艰辛。

  这条路,无论还有多远,无论还有多少荆棘,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坚定前行,这是责任,更是使命。

  ■本报特约记者 张坤平 通讯员 宋凯征 王国红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