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非遗背后的人们 正文

非遗背后的人们

[知识] 时间:2024-04-19 09:56: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72次

邰立平在为木版年画填色。非遗

用楮皮纸作为包装用纸的茯茶礼盒“楮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背后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非遗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背后重要基础。保护好、非遗传承好、背后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背后坚定文化自信、非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背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

作为记录地方传统文化、背后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的非遗“活化石”,非遗文化该如何保护,非遗技艺该如何传承,非遗资源该如何转化并融入现代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守护着这些古老的文化和技艺、寻找着让这些民族记忆再绽光芒的方向和路径。让我们一起走近非遗背后的人们。

邰立平 用一辈子恢复传统木版年画的人

1977年底,当陕西省轻纺局的同志来到宝鸡市凤翔县南肖里村(现为凤翔区南小里村)了解凤翔木版年画发展情况时,民间美术研究专家王宁宇鼓励和要求邰立平的一番话,成为邰立平废寝忘食恢复传统木版年画的动力。

凤翔木版年画作为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因位于陕西凤翔而得名,其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那时,陕西凤翔南肖里村邰氏家族就有8户人家从事年画制作。1790年,邰家开办早期的年画画局,在发展中,最著名的有万顺局、荣兴局、世兴局、兴盛局等。由于环境和位置较为封闭,凤翔木版年画受外来年画的影响较少,最具长安年画古朴自然风格的神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木刻版和画样遗失殆尽,传统凤翔木版年画濒临灭绝。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技艺绝迹,1978年,年近六旬的西凤世兴画局第三代传承人邰怡主持成立凤怡年画社,带领儿子邰立平开始了艰难的挖掘、整理、恢复工作。

恢复传统凤翔木版年画的关键,首先要找到以前的老版和画样。过去,南肖里村几乎人人都会制作年画。邰立平便先从亲戚家找起,陆续搜集了四五十个画样。在得知有一部分木刻版和画样收藏在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和西安美术学院后,邰立平每隔一段时间就乘坐从凤翔发往西安的长途汽车,前往陕西省群众艺术馆、西安美术学院去临摹画样。

许多版样和画样被收藏在玻璃展柜里,邰立平就拿纸隔着玻璃一笔一画地描画,每临摹好一部分他便拿回家细细琢磨。传统年画造型粗犷,而过去的大多数制作者只是照搬传统样式,所以许多画样比较粗糙,造型和布局不够美观。邰立平就不厌其烦地重新设计、重新设色,直到画出自己满意的样稿,再拿给父亲把关。父亲点头同意后,一张画样才算完成。

经过两年多的收集整理和再创作,1980年,邰立平进入了恢复年画的关键时期——刻版。刻版是一个非常考验技艺、功力和耐心的活计。从墨线版到彩版,每种需要印制的颜色都要单独刻一块版,最终所有颜色套印在一起才能制作出一块色彩鲜艳的年画。印制一个画样往往需要6块至7块木刻版。这样繁复的工作,邰立平一干就是4年。

他从早上6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妻子将饭端到跟前他也顾不上吃,把小马扎坐坏了十几个。4年间,邰立平完成了170多套版的制作。即使是技艺娴熟的匠人完成一套版最快也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而邰立平短短4年就完成了别人可能需要20多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这样疯狂的工作状态,让邰立平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他几次因劳累过度而昏厥,手腕、手肘和肩头经常疼痛得无法伸展。此时,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他不得不放缓进度。

1984年,邰怡去世了。老先生临终前还在叮嘱儿子,替自己完成恢复传统木版年画的心愿。

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了凤祥木版年画能够传承下去,1992年,邰立平贷款2.4万元,自行编撰、印制收录了100种传统画样的《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一卷。1994年2月邰立平携《凤翔木版年画选》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中国民间年画珍品收藏展”,首次把凤翔木版年画带出国门。1997年,邰立平再次印制了《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二卷,这套《凤翔木版年画选》共收录传统画样68种,被国内艺术界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宝典级画册”。

完成这些工作后,邰立平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99年至2018年,邰立平在宣传推广凤翔木版年画的同时,陆续完成了112块版的雕刻工作。而这一次,因为年事渐高,邰立平无法完成整套版的雕刻工作,只能雕出每个画样的墨线版,印制成册留给后人。

在位于宝鸡市的陕西凤翔邰立平木版年画传习中心里,《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三卷的画稿部分已经印制完成,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墙边。指着画稿,已经年届七旬的邰立平说:“恢复木版年画、印制《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一、二卷,完成《凤翔木版年画选》第三卷是我的3件大事,现在都完成了。我要感谢王宁宇老师,当初是他的鼓励让我坚定了传承发展木版年画的决心,也是他‘不能只是恢复,还要作出更高水平’的要求成就了今天的凤翔木版年画。”

“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功能,传统木版年画的实用功能已经消失,但传统技艺和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邰立平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说,非遗传承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具有传统工艺的非遗项目,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赵俊峰 探索非遗资源转化的先行者

赵俊峰在陕西非遗资源转化领域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2017年,赵俊峰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投资成立陕西丝路非遗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路非遗),决心把对非遗文化的情怀做成事业,寻找非遗资源转化的方向和出路。

想要扎根于这个行业,就得先了解行业资源。赵俊峰带领创业团队,摸排了解一个个非遗项目、拜访一位位非遗传承人,从中寻找非遗资源转化的突破口。

当在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现为高新区北张村)遇到楮皮纸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逢学时,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被深深地触动了。小小的院落里住着一家三代五口人,儿子因为生病无法从事技艺传承,孙子尚在读书,年近八旬的张逢学只能靠造纸、卖纸养家糊口。因为手工纸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收入日益减少,全村只有两户还在坚持手工造纸。张逢学是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相传源于西汉时期的北张村楮皮纸比东汉蔡侯纸还早二三百年,其古老的造纸工艺堪称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项目,却面临着因为资源无法转化、与市场需求脱节而造成的后继无人、传承人收入微薄的现实情况。

该怎么帮助老人获得更高的收入,让楮皮纸制作技艺实现资源转化,让曾经万人造纸的场景重现?赵俊峰先买下一批纸张,尝试在用纸量很大的书画界进行宣传推广,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他又带领团队尝试找工厂开发古法纸本、纸灯等文创产品。虽然有销量,但是囿于楮皮纸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这些产品无法规模量产。其间,为了宣传非遗项目,赵俊峰专门成立数字影视公司拍摄楮皮纸制作的全过程,并投资开发了能够全面体验楮皮纸制作技艺的VR项目,让楮皮纸制作技艺以数字化的形式亮相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却无法真正让这门技艺转化成产业。

直到风靡一时的泾阳茯茶闯进赵俊峰的视野,一个茶与纸两项非遗技艺嫁接的“纸茶同源”想法出现了。

为了论证用楮皮纸包装茯茶能获得更好的储存、通风、发酵效果,赵俊峰带着茶叶、楮皮纸和传统的包装牛皮纸前往西北大学食品科学和工程学院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除了楮皮纸造价高于包装牛皮纸以外,其他方面都优于包装牛皮纸。随后,赵俊峰找到陕西泾河茯茶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出第一批以楮皮纸作为包装用纸的茯茶礼盒,并命名为“楮茯”。一时间,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创礼品“楮茯”快速打开销路,成为陕西非遗强强联合的典型,让楮皮纸实现了市场转化。

与此同时,赵俊峰找到邰立平、藏文书法非遗传承人巴松邓珠、永州女书非遗传承人胡美月、苗画非遗传承人梁德颂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在楮皮纸上精心创作,赋予楮皮纸更高的艺术价值,并举办了“楮皮纸上的非遗展”。

凭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赵俊峰带领丝路非遗团队逐渐走上企业发展的正轨。丝路非遗开发了“长安礼道”系列非遗文化产品,为中国(西安)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大型活动提供非遗创新产品,策划实施了“非遗匠心暖全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传统体育展演”等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活动,承担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秦岭生态民艺展厅、汪天稳皮影艺术馆等非遗展示空间的展陈设计工作,并与全国超过1000位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在服务推动50余个非遗资源项目转化孵化的同时,将非遗资源赋能到城市品牌、商业运营及文旅新场景与文化展示空间内容打造中。

“陕西有6000多个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而整体的开发程度还不到10%,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当下市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大,而真正的创新性转化成果并不多。怎样对这些非遗资源进行市场转化、价值挖掘、产品创新、品牌运营、市场推广及产业推动,是所有从事非遗事业的人需要不断思考的。”赵俊峰说。

“让具备转化价值的非遗资源向产品化、品牌化、产业化、国际化和资本化转化,让不具备转化价值的非遗资源以消费体验的形式赋能文旅发展、乡村振兴,将非遗文化和城市品牌、商业运营、公共文化服务结合起来、拓展开来,让其真正融入生活。”找到方向的赵俊峰对非遗的未来和丝路非遗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栗向星 借电商平台助力非遗漂洋过海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京东、美团、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与省内非遗企业、非遗工坊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希望通过电商这种日益繁盛、普及的方式助推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民生活。这一天,栗向星带着“中国好物”非遗及文创跨境电商平台——一个志在拓展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助力非遗文化和产品“出海”的陕西自有电商平台,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网络电商兴起之时,栗向星和他的团队就开始深耕跨境电商领域,在把多种品类的轻工业产品销往海内外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海外销售经验。2021年,当首次以视频带货的形式向海外推广及销售非遗文创产品小有成果后,栗向星看到了非遗“出海”的巨大商机。凭借多年的互联网平台运营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销售实践,经过团队多次商讨研判后,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栗向星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对海外市场需求和客户喜好进行测试。在近30个账号的投放测试和数据统计对比中,投放核雕、刺绣、泥塑等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的账号,单日“粉丝”增长量都在千人以上,“吸粉”速度远高于投放普通轻工业产品的账号。“粉丝”以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观众居多,半个月的视频播放量就高达280万。

经过近半年的数据收集和市场分析,栗向星对非遗产品海外电商这片蓝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海外短视频电商直播市场在平台、支付、大数据等模块,都远落后于国内电商市场;海外市场客户对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需求量大,却没有适合其消费习惯的便捷购买渠道;因为文化差异,国内常见的视频及直播带货模式不能完全照搬用于海外市场,那些通过展示非遗产品生产制作过程来体现东方古典文化精髓和匠心技艺传承的内容更受海外消费者喜爱;受语言因素的影响,主播还需具备相当的外语能力方可更加准确、生动地诠释中国的非遗技艺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在国内电商市场已经细分得非常专业的时候,海外电商市场急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怎样将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变成优质内容生产者,将非遗及文创产品销往海外,助推非遗产品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全国首个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好物”应运而生。

今年二季度,“中国好物”非遗及文创跨境电商项目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并开始为签约客户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数据分析和运营模式的培训指导,帮助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工坊的产品获得精准投放与高曝光,为上架产品制定专属品类标准,解决传统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议价能力低的问题。目前,“中国好物”已签约多家企业,首场非遗直播带货也将于近日正式面向海外市场推出。

“通常,提到跨境商品时人们大多会想到海外进口商品,很少会想到非遗产品也可以销向海外。发挥我们的运营管理优势和陕西非遗资源优势,打造全国首个非遗跨境电商平台,对于促进陕西省非遗资源市场化转变、加快非遗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中国好物”直播间里,栗向星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把‘中国好物’打造成非遗产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专业平台,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在海外落地,让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深入人心。”(记者 柏桦文/图)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