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往事:“红色通道”寻访记|张太雷:活跃在哈尔滨的共产主义者

[时尚] 时间:2024-04-25 10:08: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31次

原标题:北方往事:“红色通道”寻访记|张太雷:活跃在哈尔滨的红色通道共产主义者

编者按:

这里,是北方滨百年中东铁路的交汇点;

这里,是往事中国工运接触马克思主义最早的地方;

这里,是寻访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第一个党组织的城市;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记张成功,通过中东铁路的太雷传播,让松花江畔的活跃哈哈尔滨感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气息。无数中国革命的共产先行者们,经由这里前往十月革命圣地,主义由此形成了一条从中国东北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红色通道”。这条红色之路拓宽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北方滨渠道,密切了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往事联系,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寻访建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记张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太雷回顾党的奋斗历史,讴歌党的光辉伟绩,东北网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北方往事:“红色通道”寻访记》,以此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北方往事:“红色通道”寻访记张太雷:活跃在哈尔滨的共产主义者

东北网56日讯(记者 陈显春 许诺 王亮 刘楠)哈尔滨市道外区正阳大街和十九道街交口处有一栋灰色二层小楼,这里曾是李大钊同学邓洁民的家。100年前,经李大钊介绍,张太雷来哈尔滨联系时任东华学校校长的邓洁民。作为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张太雷通过邓洁民这层关系,多次往返中俄之间,在协调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洁民故居。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1918年4月,邓洁民在哈尔滨联办东华学校,吸引了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来校任教。他们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开展革命活动,东华学校成为马列主义传播的重要基地。同时,东华学校也成为当时党在哈尔滨的联络站、中转站。

哈尔滨东华学校老照片翻拍。

李大钊曾称赞张太雷“学贯中西、才华出众”。在邓洁民故居前,东北烈士纪念馆研究员贠占军向记者介绍,1921年初,张太雷赴苏出任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中国科书记,成为第一位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张太雷带着李大钊写给邓洁民的介绍信来到哈尔滨,在邓洁民的安排下住在东华学校。当时正值寒冬,邓洁民担心张太雷这个南方人难以忍受北方的寒冷,将炉火烧得很旺,还特意从家中取来了厚厚的棉被,并吩咐学校厨师为他增加夜餐。

张太雷

为了确保安全,邓洁民叮嘱张太雷白天尽量不要出去活动。邓洁民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俄文教师张昭德去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办理张太雷出国手续,并委托张昭德尽力照顾张太雷的日常安全。

临行前,邓洁民为张太雷购买了火车票,冒着大雪护送张太雷登上开往满洲里的火车。张太雷到满洲里后,在张昭德表哥的安排下,过境赴苏。

1921年至1924年间,张太雷曾六次往返苏俄(联),每次都经中东铁路出境。在哈尔滨停留期间,张太雷几乎都是住在东华学校邓洁民校长的办公室里。

东北烈士纪念馆研究员贠占军向记者介绍情况。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早在1920年春天,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担任翻译。随后,他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接着组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任小组书记。1921年6月,张太雷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先后多次与北京的李大钊和上海的李达、李汉俊等商谈,最后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显春 许诺 王亮 刘楠)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