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朱抗锁老了,供销社依然年轻 正文

朱抗锁老了,供销社依然年轻

[百科] 时间:2024-03-29 03:50: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66次
供销合作社是朱抗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锁老社依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

提起供销社,你会想到什么?

是玻璃柜台里五颜六色的糖果?是放在货架最显眼处的绿胶鞋?还是站在柜台后神气的供销员……

100个人可能会有100个答案。但对于韩城市英山塬上的然年人来说,答案可能只有一个——朱抗锁!

朱抗锁是一位65岁的老供销员的名字。

这个听起来普普通通的朱抗名字,是如何牢牢拴住整个塬上人对供销社割舍不断的记忆呢?

10月20日,记者前往位于韩城市英山塬上的西彭村,拜访朱抗锁和他的供销社。

“容颜未老”的供销社

迈进漆块斑驳的枣红色木门,青砖铺就的地面消失在一排木制的老式货柜脚下,各式各样的零食、玩具和生活用品拥簇着,供销从木头柜子一直攀爬到靠着泛黄白灰墙面的墨绿色货架上,绵延出一道五彩斑斓的风景线。

垂眼,然年浅绿色的玻璃台面下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小商品;抬头,手绘的粉彩宣传画高高地悬挂在棕色藤条编织的天花板下……

一切,仿佛是电影镜头里被定格的历史画面,有着别样的年代感。

这,朱抗就是朱抗锁的店,一间在英山塬上伫立了40多年却容颜依旧的供销商店。

“从小就在这里买东西,锁老社依几十年过去了,我老了,可商店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西彭村的张阿姨是店里的常客,她说,在村里人心目中,供销商店一直都没变过,朱抗锁更像个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在这个每天都有新鲜事的供销时代,“不变”比“变”要难得多!

“把老物件都换了,买个好看宽敞的金属货架!”有顾客提议。

“去城里租个铺面多好,然年离儿女近,挣得还多!”亲戚们也来出主意。

“别干了,朱抗你把自己累坏了,我们可咋办?”妻子劝了又劝。

……

“供销社讲究‘为农服务’,锁老社依又不是耍门面的地方,搬进城算啥?有装修的钱,还不如多进点货呢!”朱抗锁有自己的坚持。

一把磨掉漆的供销算盘,一副腿断了用铁丝串起来的老花镜,一间由仓库改造成的简陋起居室……几十年的“柜台生涯”中,店里的商品早已不知换了多少茬新包装,可朱抗锁依旧守着他的老物件和心底的那份“供销情怀”。

“有些东西,不能变,变了,就不对了。”朱抗锁站在柜台后,虽已满头白发,腰杆却笔直。

永不退休的老供销

“给我拿一袋洗衣粉!”“有杀虫药吗?”……时近中午,忙碌了一早上的朱抗锁还在柜台后接待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后院桌子上一碗被他扒拉了一口的臊子面,汤汁早被面条吸光了,成了一碗“干拌面”。许久后,朱抗锁才坐下来。面对皱起眉头的妻子和沉默的女儿,他露出歉意的微笑寻找着话题。

“别说齐齐整整吃顿饭了,命都快不要了。你见过把输液针管拔了给顾客卖东西的人吗?血都流出来了,还在那儿给人家讲到啥季节该打啥农药、比例该咋配……”长久的相伴中,妻子早已与朱抗锁的简朴作风和敬业精神达成了和解。但近几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抱怨又多了起来。因为——朱抗锁老了。“四五点就起床,半夜趴在灯下帮别人查农技资料,一把年纪还帮人扛肥料抬东西。生病了,医生交代住院治疗,他连1天都待不住就要往家跑。”

讷于言语的朱抗锁听着妻子的“控诉”,偏着头沉默在桌子另一头。良久,才把目光从琳琅的货品上移回来,缓缓地说:“这不是,柜台离不开人嘛!”

朱抗锁说,他站柜台属于“科班出身”。1975年,20岁的朱抗锁成了一名供销员,在柜台后一站,就是45年。

“那时候,柜台前总排着队,打酒打醋买洋糖、扯布买鞋办年货,供销社从年头红火到年尾!”回忆起早年的供销社,朱抗锁满脸的骄傲,“虽然工资只有30多块钱,可就是觉得体面、有成就感!”他告诉记者,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作为统购统销的重要渠道,几乎是唯一的物资供给点,供销员自然就成了人民生活的保障员。大至锄头农具,小到食盐火柴、针头线脑,周边每一户人家日常生活的物资,都要经过他的双手。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到来,供销社业务逐渐凋零,开始实行改制。很多供销员纷纷选择转行,可朱抗锁舍不得离开,思虑再三后承包了这间供销商店,自己当老板。

塬上人说,朱抗锁虽说当了老板,但却没一点“老板样”,始终是个供销员。

“当老板?人家开店为赚钱,他倒好,净给人帮忙了。”朱抗锁的妻子说,老伴经常贴钱做买卖,今天给东家赊包盐,明天给西家送袋面。日子一久,家里人难免有点意见。朱抗锁就开导家人:咱开这店为啥么,还不是为了方便亲戚邻里。所以脑子里不能老想着钱,钱想多了,服务就会走样!

为着“服务”两个字,朱抗锁几乎忙碌了一辈子。  女儿朱雅馨说,原以为自家经营供销商店后,就能过上轻松的日子,可没想到父亲更忙了,记忆里,他们一家四口从没过过一个囫囵年。每年春节,别人家的小孩都是爸爸牵妈妈抱地去串门走亲戚,而她和弟弟只能守着父亲在货架间忙碌的背影。

“咋不怪他嘛。这么多年,除了‘供销社’,其他的他从来都不关心。”朱雅馨轻声说着,可目光却像一只蝴蝶落在父亲花白的鬓角,又落到他手里的茶杯上,站起身拿起水壶为父亲添满了水。

朱抗锁不说话,抿了一口茶,呵呵地笑着。

“老供销”的新服务

找朱抗锁买东西的,大多是熟客,在他们心中,朱抗锁的供销商店,名气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如雷贯耳。

“只要看到抗锁和和气气地站在柜台后面,咱就知道买的东西没麻达!”随着经济发展,一间间新式的商店相继出现,可村里人还是习惯性地迈进枣红色的木头门“找抗锁”。

为了大家的这份信任,朱抗锁也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提升服务。

他先是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几乎是这辈子给自己买的最贵的东西啦!”朱抗锁笑着说。但他买车,是为了送货。

“送货上门呢,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多远的路,化肥农药就送到地头,方便得很!”村民们赞不绝口。

薛老爷子是店里的常客,但他的光顾却不是为了买东西。他告诉记者,在他们那辈人眼里,供销社不光是买东西的地方,更像个社交场所,家长里短的消息都在柜台前后进行着交换和交融。为了老人们的这份情结,朱抗锁订了好多报纸,把自己的商店打造成村里老年人的“交流中心”,供老伙计们看报、谝闲传。

去年,移动支付、线上消费火了起来。朱抗锁也紧跟时代步伐,设立了邮政便民服务点,支持扫码付款。

记者了解到,曾有一度,因为身体原因,家里人商量着让朱抗锁进城养老。可还没等他答应,邻里们纷纷跑来“抗议”:“抗锁,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们靠谁?”“你搬走了,大家上哪儿买放心东西?”“咱这店要关?那我也进城去!”……这么大的场面,儿女们不敢硬劝了,于是,朱抗锁又和气满面地站到了柜台后面。“做生意是一回事,主要是看到大家都乐意来我这,我就觉得自己几十年没白干。”他说。

时代在发展,对比之下,朱抗锁的商店虽然做着改变,但依旧像个“老古董”,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每天天露微光就打开店面,神采奕奕地站在柜台后,等待着顾客。

9月2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提起这件事,朱抗锁显得很激动,他拿出了放在墙角柜子里的一大摞奖状和荣誉证书。“这是1991年‘优秀供销员’,这是1995年发的‘利税缴纳遵纪守法模范’……”抚着一本本泛黄的荣誉证书,朱抗锁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一段已被尘封的岁月和自己的青春时代,那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奉献的动人故事。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