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寻找甘榜精神(上) 正文

寻找甘榜精神(上)

[百科] 时间:2024-04-20 09:15: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65次
2012年,寻找我国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呼吁,甘榜重建更有温情、精神更有文化修养的寻找社会,还不忘记提醒国人要更有包容心,甘榜宽待外来移民。精神

翌年5月,寻找他为兀兰民众联络所主持开幕时,甘榜感叹甘榜精神的精神消失,并呼吁人民找回旧日的寻找甘榜精神,并协助新移民融入社区生活。甘榜

何谓“甘榜精神”?该如何重塑?

“甘榜”是精神马来语乡 (kampung) 的音译,在50至60年代初的寻找新加坡,居民大多都住在乡村,甘榜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精神互相关怀,形成一种和谐、团结的生活氛围,例如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会一起庆祝;一家有红白事,其他几户也会前来帮忙,大家患难与共,互相扶持,这样的一种生活氛围,称之为甘榜精神。

自1964年我国实施“居者有其屋”政策之后,政府开始兴建组屋,把原来生活在甘榜里的每户每家先后迁移到不同的组屋区。甘榜没了,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发展,人们的疏离感与自我保护心态逐渐取代了昔日的邻里温情。

这10年来,重建甘榜精神的呼声不断,是否就能找回往日那种待人的真情与善意?甘榜情怀是属于60岁以上那代人的共同记忆,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可能只是媒体上常见的名词,没有体验过甘榜生活的新移民对它又有什么看法呢?

徐磊

可用科技建立联系

徐磊(持就业准证,原籍宁夏)是一名建筑师,同时他也是本地华社与慈善团体的活跃分子,目前在申请永久居留权。徐磊快人快语,直言他在本地感受到的人情都是从社团里来的,在他住的组屋区,没认识到任何一人。

自我保护的心理

从徐磊的经验看,新加坡人大体上都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而他曾经跟不少本地人在不同的社区办过一些慈善活动,但他不认为这是甘榜精神。

▲徐磊在慈善活动中与孩子们的互动。

“甘榜精神就跟中国农村的社会一样,是一种自强不息,守望相助的奋进精神。但我不认为由团体有组织性的派饭、送物资就是甘榜精神,它必须是居民自动自发地互相帮忙,久而久之在社区中所形成的一种良好风气。”

徐磊坦言,组屋居民防护心太重,所以很少互动,“别的不说,看组屋的设计就好,除了大门,还加上铁闸,都上了锁,可见大家心里还是感觉很不安全的。以前住在共管式公寓反而融洽多了,因为上班下班,进出都是同一个大门,每天打招呼久而久之就会熟络起来,在共有的健身房、游泳池,大家见面也可以聊孩子、聊工作什么的,可在组屋就没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空间,大家都不认识,还谈什么守望相助,可不是每一个人都去民众联络所的。”

    

利用简讯发挥互助精神

徐磊认为,联络所应该将活动“去中心化”,把焦点集中在毗邻的几座组屋,利用周末在组屋楼下组织一些活动,主要是让住户间互相认识,增进感情。

“邻里之间可以创建互助群组,分享生活体验与物资。譬如说,我家里有些东西家具、电脑、书籍……觉得丢了可惜,想送人又缺乏一个沟通渠道,群组是可以提供这个方便。”作为新移民的徐磊,希望快速地融入到本地社会,并为社区献一份力。

生活不可能回到50、60年代的那个模样,但甘榜精神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来延续,但邻里之间必须先建立起联系。

绪子逸

把文化拉到同一个水平上

项目经理绪子逸(新公民,原籍沈阳)第一次听到甘榜精神是在本地读中学的时候,那时候虽然对课本上所说的不太理解,但至少有个概念。他认为,甘榜精神有点类似中国的大院与街坊文化,那是一个“一家想买彩电,左邻右舍帮忙筹钱”的年代,互助互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可后来,城市化的过度发展,这种文化也渐渐消失了,甘榜精神亦是如此。

▲聊起甘榜精神,绪子逸就想起家乡的大院文化。

手机拉开人们的距离

“以前放工回家,还可以跟邻居互动了解,大人有大人聊,小孩跟小孩玩,现在下班都很迟,每天回家都有做不完的事,别人的事也就少理。”

另方面,科技发达也改变了现代人的沟通方式,“以前没有手机,邻里之间的沟通就比较多,现在的人都是一天到晚对着手机,发微信、看电邮,跟人面对面反而感到害羞,没法开口。”

绪子逸表示,对新移民来说的另一层障碍是,他们往往对甘榜精神也是一知半解,大多数人只知道今日新加坡的富裕繁荣,但不了解以前的穷日子经历了什么,所以有必要将这个文化距离给拉近。

“当我宣誓成为公民的时候,有培训课程介绍新加坡的价值观与核心文化,可惜的是大多是看了就忘,印象不深。其实这一类的课程可以多举办几次,温故知新之余,还可以多了解新加坡政策和人民的想法。”

小贩中心的人情文化

虽说,很多人一再感叹甘榜精神的消失,但绪子逸认为社会上仍有温情,而在小贩中心最能体现这一点。他从最不起眼的小事说起,例如小贩中心里放纸巾留位子的习惯。

“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在这里,有的人甚至还放包包、钥匙等重要物件,可见新加坡人彼此的信任与互相理解是存在的。”

让他触动最深的一次是,他用餐后一时大意将钱包遗留在餐桌上,他发现后赶紧冲回去看,让他惊讶的是,刚才同桌的老伯不但留意到他遗失的钱包,还帮他看着,等他回来。

所以他乐观认为,如果这种温情能继续发酵,或许可以慢慢地找回以前那种充满人情味的乡村氛围。

赵俊恒

甘榜精神也分年龄层

任职于电脑公司的数据处理员赵俊恒生于广州,长于香港,中学时期来新加坡读书,目前是新公民。由于妻子是新加坡人,他经常从老一辈的亲戚口中了解到新加坡独立时期的旧闻轶事,对于甘榜精神并不完全陌生。

最冷漠的年龄层

社区中是否有互助精神,赵俊恒认为要分年龄层来看。

“我接触过不同年龄层的人,觉得上了年纪的和年轻人会比较热心,老年人会主动和你攀谈,甚至请吃饭;有时候,在街上若遇到什么状况,年轻人也会帮忙。我不是说中年人冷漠,一般上的问路、让位,他们还是会做,但大多数会抱着一种态度,就是先以自身利益作为考量。”

赵俊恒表示,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年人是一个夹心阶层,负担重,生活压力大,可能根本没闲空去照顾其他人,加上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现在诈骗案日益上升,导致对外人保持谨慎态度。

▲新区虽然靓丽,却少了一点人情味。

社区新不如旧

在社区中,赵俊恒则发现旧区居民比起新区更具甘榜精神。

“可能旧区的居民居住期较长,很多人从小就认识,感情很好,关系自然密切,特别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就像是好朋友一样,有的即便已搬到别处,还是保持联系。新区的居民都是刚入伙的,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不会深谈,更别说想去多了解对方。”

本地社区常有邻里纠纷,赵俊恒就曾被投诉,也投诉过别人。这件事让他感受颇深,“不同背景的人同住一个社区,摩擦在所难免,所以彼此间需要多一点包容与体谅。”

他也指出,居民在防疫期间更容易体现邻里间的患难与共,“其实大家都有一颗助人的心,只是平时没有机会展现。”为此,他建议有关单位不妨多制造机会,例如让同一座组屋的居民一起搞好卫生,每个家庭派代表共同清扫公共地方或探访独居老人。

“新移民能够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可以多认识一些本地人。身边有些朋友,他们来了近10年了,但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就跟刚来时没什么两样,倒不如不移民算了。既然决定长期在这里生活,就应该入乡随俗,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本地的核心价值,融入社区,与本地人多一点互动。”

傅锦相

主动破冰不要计较

飞机师傅锦相(新公民、原籍高雄)移居狮城,不知不觉已23年,这些年来,他搬过四次家,但每一次都选择巴西立的组屋,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比较接近大自然,四处绿树成荫,离海滩仅咫尺之遥,唯一可惜的是新加坡的景观一直在改变中……

怀念草根文化

“那时候搭地铁,从市区回到巴西立,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现在这一区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散步时经过的养鱼场,养鸡场也渐渐消失了。”

▲傅锦相热爱大自然,所以一直选择居住在巴西立。

傅锦相认为,新加坡变化很大,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这个地方以前的模样。他说,虽没有体验过新加坡的甘榜生活,却能感同身受。

“其实这跟台湾的草根文化有点类似,我是在台湾乡下长大的,你种菜,我养鸡,今天我送你一棵菜,明天你送我一粒蛋,物资不是很富裕,但大家过得开心融洽。记得那时候阿公阿嫲对生活非常满足,但这种生活现在已不多见。”

他觉得,新加坡人是很友善,但在表现上比较内敛,不会主动结交陌生人,包括邻居。“我搬到这里已有好多年了,他们也不会跟我说话,但以台湾人的个性,我会主动跟他们攀谈,需要时,我也自动请缨,一旦破冰,距离也就拉近。”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不喊口号要行动

至于如何促进甘榜精神,傅锦相认为居委会可以组织一些更到位的活动,“例如可以安排同一座组屋的几个不同族群来个小小的聚餐,新移民家庭可以做一些家乡小吃,而本地家庭介绍他们的传统美食,一举两得,不仅培养甘榜精神,也促进新移民与本地的沟通。”

他坦言,新加坡对外籍人士还是有一个刻板印象,如逃难而来,或者是视这里为踏脚石,但移民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地方落地生根,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本地人应该对新移民多一点宽容与体谅。

他也呼吁新移民要尊重本地文化与民情,想要融入新加坡的多元社会,可以先从自己居住的社区开始。不管是融入社会,还是培养甘榜精神,不能口里说说,没有行动,就让自己踏出第一步吧。

(图:iStock、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