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汪毅夫:“高山族”之名寻源 正文

汪毅夫:“高山族”之名寻源

[知识] 时间:2024-03-30 09:00: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7次
《高山族史研究》书影(资料来源:汪毅夫提供)
  中评社北京6月29日电(作者汪毅夫)台湾村落旧有“闽庄”、高山族“客庄”和“番社”之分。汪毅对于“番社”住民,名寻我们在清代台湾地方文献里常见统称其为“番”,高山族也常见按其居住地、汪毅“教化”程度综合而言的名寻“平埔熟番”与“内山生番”的划分,如乾隆《重修凤山县志》:“平埔熟番共八社”,高山族“内山生番野性难驯”;以及单就“教化”程度来说的汪毅“熟番”和“生番”的区别,如,名寻道光《彰化县志》:“内附输饷者曰熟番,高山族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汪毅另有一种不常见但很可注意的名寻“平埔”同“高山”的分类,如何澄《台阳杂咏》诗幷注:“平埔高山回不伦(平埔多熟番,高山族高山多凶番)”。汪毅清代光绪年间,名寻刘铭传所见虽然是“台湾番种繁多”(刘铭传:《各路生番归化请将员绅折》)、“台番不相统属”(刘铭传:《台湾暂难改省折》)的情形,但他所用的仍然是“番”的统称。          日据台湾时期,日据当局统称“番社”住民为“蕃”、为“高砂族”。然而,大陆出版的著作里,汪洋《台湾视察报告书》(1917)记台湾“番社”住民的民族成分已精细到“他衣耶族”和“芝阿族”等族名;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1930 )则有“太么族”、“萨依特设族”、“蒲嫩族”、“朱欧族”、“派宛族”、“阿眉族”和“野眉族”之名。                    台湾光复初期,“番社”住民有了“高山族”的统称。据陈国强、田富达等人《高山族史研究》(非版本书,1999)报告:“新闻界的老前辈李纯青(1908—1990),曾任台盟中央评委会主席,早年任《大公报》首派驻台记者,介绍当时报界遇到的难题,是台湾少数民族的名称怎么办的问题。因次日新闻报道的需要,经多方商讨,最后采用了高山族这个名称。其意:(一)否定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歧视性和殖民主义性质的族称'蕃族'和'高砂族'。(二)台湾岛虽小,但它自北到南有62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3500米以上的22座,最高的玉山是3995米),屹立在祖国的东方,称得上是美丽的高山之岛。自古居住在这个岛上的少数民族,是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的民族,有资格被冠以这一高尚的名称”。兹就所见资讯,报告如下史实:               1.从李纯青采访台湾的新闻报道看,其《认识台湾同胞》(载上海《大公报》1946年1月18日)最早使用了“高山族”之名。此前,其《爱国热潮中访问台湾宝岛》(载重庆《大公报》1945年12月6日)用的是“番民”之名。                   2.从官方文件看,制订于1945年3月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有“对于蕃族,应依据《建国大纲》第四条之原则扶植之,使能自决自治”的条款。1946年7月22日《花莲县花莲区士林乡高山族概况》乃使用了高山族之名。          3.1946年7月,“国军”70军在台湾接受整编幷扩征兵员,番号改为整编70师。被强征入伍的“约有近千名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的” 各地青年,“他们因不堪再用‘蕃'、‘高砂'等带有贬义的族称而使用了‘高山族'这个族称”(陈国强、田富达等:《高山族史研究》)。                              从上记三段史实寻源,我认为:“高山族”之名乃从1946年开始,经由新闻记者创用、官方使用和 部分“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族人采用,逐步取代“具有歧视性和殖民主义性质”的“番”、“蕃”和“高砂”,而成为台湾“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等族人的统称。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