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滇藏看变迁】探滇边入藏“第一桥”寻群众美好生活

[休闲] 时间:2024-04-27 11:16: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5次

  正值多雨又炎热的第一桥夏季,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村,行走寻群村边是滇藏滇边水流湍急的澜沧江,一公里距离的看变江面上一个溜索、三座桥凌空飞架,迁探以不同的入藏历史故事记录着一个村落和两个地区的发展蜕变历程。

固定在木桩上的众美竹篾溜索。龙彦 摄

  溜筒江村位于德钦滇藏交界梅里雪山北延部分,好生活村落一带山崖陡峭,第一桥前连县城古镇阿墩子,行走寻群后通梅里垭口,滇藏滇边由此渡江,看变翻过海拔4800多米的迁探梅里雪山垭口察苏拉,便能到达西藏地界。入藏这里是众美历史上滇藏交通咽喉,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最早的时候以一根竹篾溜索“搭”起了澜沧江两岸的人情往来和商贸交易。

  解放前,溜筒江村村民将竹子一剖成四,拧成竹绳,3根竹绳拧成一大股溜索。这根竹篾溜索就成为了“三江并流”地带进藏的唯一通道。借助溜索过江的人们将身体用绳索捆绑在滑梆上,从溜索一端凭借惯性往对岸滑行。不仅有人靠之渡江,红糖、茶叶、布匹、药材等贸易物资也靠着简陋的溜索往来两岸。

鲁茸立青老人展示竹编作篾溜索桥。龙彦 摄

  7月的溜筒江村炎热依旧,直到今天,那根用竹绳拧成的溜索依旧拉耸在澜沧江上,成为与它相连的这片土地跟随时代发展的不断变化的重要印记。 

  今年75岁的村民鲁茸立青与祖父辈一起见证了那段岁月。“编溜索的活都是祖父和父亲与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完成的,一根溜索使用上3个月就要换新,而编制一根溜索也需要20余天的时间。”鲁茸立青说,那时候的交通条件有限,但每逢进藏马帮数量多时,江岸人马蜂拥,帐篷连接,很是热闹。

澜沧江上的铁索桥。龙彦 摄

  为改善进藏的运输效率,直到1946年,丽江商人赖耀彩发起修建溜筒江铁索桥的倡议,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后。赖耀彩不顾古稀之年,亲率工匠10余人,驮来直径一寸的14根铁索,在澜沧江边安营扎寨,建造铁桥。1948年11月,铁索建造完成,至此,马帮由此能够依靠铁桥进入西藏。

江面上的铁索桥。龙彦 摄

  此后,进军西藏的部队和担负后勤运输的人马要从普渡桥通过,不修好这座危桥,势必影响西藏解放大业。丽江地区援藏委员会经过调查,找到当年参与修建普渡桥的铁匠李绍康(丽江大研镇人)。李师傅欣然跟随马帮步行半个多月赶到溜筒江,在守桥部队及粮站民工的协助下,仅凭一把老虎钳和几件老式铁匠工具,用一个星期时间就把桥身拉平,保证了人马辎重顺利过江。解放后,普渡桥再次维修,并改换钢索,重新加固桥墩。

讲述故事的溜筒江村村民。龙彦 摄

  2016年,距离竹篾溜索桥近800米的澜沧江上,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建成通车,昔日的马帮运输也早换成了汽车。不仅是溜筒江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着这个枢纽,紧紧串联起滇、川、藏人民群众的往来和融合。

  从竹篾溜筒,到铁索桥,再到混凝土桥,澜沧江上的四座桥,默默见证了由滇入藏的交通变迁,也见证的江两岸村落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变。德钦县佛山乡副乡长七林培楚说,如今的溜筒江村早已由过去的15户的小村发展到今天的几十户的大村,当年赶马人捎来的核桃树、黄果树、荔枝树早已变成参天的古木。

  如今,溜筒江村的葡萄产业已经发展壮大,成熟的普通也借着通畅的交通运输运出大山,成为群众提质增收的致富产业。七林培楚介绍,借着如今变通的交通,佛山乡已完成了82.58公里的通村公路和通组公里,带动了佛山乡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这些公路成为佛山乡群众“走出去”的骨干交通,打通了山区对外交流的瓶颈,加强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的流动,发挥山地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促进扶贫开发,带动旅游产业和山地交通产业发展。

  离开溜筒江村三座以不同形态记录着悠远往事的老桥时,溜筒江村已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和发展。如今,路通了、桥稳了,顺着宽敞的道路,沿途的飞来寺梅里雪山观景台、溜筒江桥、梅里石村、西藏芒康县盐井盐田,已成为德钦县旅游部门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路。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游客走进这里,更多的产业落地这里,更好的物产从这里走出去。

  云南网记者 龙彦 张帆 唐焱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