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震后48小时:人们从惊慌到安定 正文

震后48小时:人们从惊慌到安定

[休闲] 时间:2024-04-16 17:33: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79次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倪兆中 实习生 王子捷

尽管余震不断,但新生已来。人们震后的从惊救护车上,一名婴儿呱呱来到人间。安定据当地医生介绍,震后这是人们地震以来的首位“地震宝宝”。在某种程度上,从惊“地震宝宝”的安定降生,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震后重生。

甘肃临夏地震已经过了48小时,人们两天时间,从惊这里的安定人们经历了一波波的跌宕起伏。救援工作还在继续,震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物资正在奔来的路上。截至目前,从惊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遇难,各医院收治受伤人员772人;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22人遇难、198人受伤,12人失联。

此时正值寒冬,当地气温最低达零下十余摄氏度,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难度。即便在低温寒潮的天气下,各种救援力量也源源不断地赶来,各方救援物资不停地涌向积石山县。从国家到省再到州,救援行动没有停歇。

除了这些国家力量提供了安定的基石外,还有各种民间力量也在发光发热,他们有的为灾区群众送上牛肉面,有的送上饺子,还有人将自家的物资都拿来供应救灾人员。

回头看,虽然灾害来得毫无预兆,让人们在睡梦中感到惊慌,然而也就一两天的时间,社会各界力量的帮扶,让人们内心迅速安定下来。

图为大河家镇的一个临时安置点。 蓝天救援队 供图

图为大河家镇的一个临时安置点。 蓝天救援队 供图

23:59的地震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9%,还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有着优美的传说,相传大禹曾在这里导河治水,鲁班曾在这里赶石造桥。《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始于积石,至龙门,入沧海”。据考证,这里说的“积石”就是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积石峡。

大河家镇距离积石山县城不远,只有20多公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镇子的北边缓缓淌过,滋养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然而12月18日23:59时,大地的突然震动,给这个古老悠久的地方带来一场不小的灾难。

大河村村民张文一般睡觉很晚,他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刚玩完手机准备睡觉。突然感觉地面在晃动,他先是愣了愣神,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还以为自己手机玩久了弄晕了头。不过也就一秒钟的时间,他反应过来是发生了地震,随即冲向门外。

“家里总共四个人,还有父母和姐姐在屋里。”张文说,他一边跑一边呼叫家人,就在他冲到屋外的空地上时,家人也跟着跑了出来。尽管已临近半夜,不过经此一番,没有人再能够继续睡着。

地震发生后,大家都不敢继续在屋内睡觉。张文和其他邻居一共二三十人,在一块空地上架起火把,围火而坐,勉强对付了一夜。

餐厅老板李强告诉《等深线》记者,地震发生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经睡下。但突然之间,他觉得有什么从地下一直在顶,不像那种常见的摇晃感,而是“一下子把人从床上顶起来”的感觉。

生命危险的警告第一时间涌入脑海,“活不下去,生命就终结了”。但十七层的高楼阻挡了他马上向外跑的求生举动。

两个孩子都还太小,没有因为震感醒来,他赶紧把孩子从床上抱起来,和妻子直接把孩子裹到被子里,躲到了床头柜旁边。李强夫妻俩、老人、孩子聚集到一个卧室里后,最后转移到自己的私家车里。

当时已快半夜,地震摇醒了一些已经进入梦乡的人。康吊村的赵曾发今年60多岁了,零点时分他已入睡了很久。突然他被小儿子喊醒,迷迷糊糊中,老赵没弄清什么情况,只见小儿子一个劲地催促自己起床。

看着小儿子火急火燎的样子,赵曾发和老伴终究起了身,尽管他们自认为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但小儿子仍然觉得他们“慢吞吞”。当他穿好衣服来到院子时,两个儿子、六个孙子和其他家人等都已经“到齐”了。

赵曾发只听得家人们一个劲地说“地震了地震了”,但他对此的反应慢了半拍,当他来到院子时,地震的波峰早已过去,后面也曾有过震感,但感觉弱了不少。

“连锁反应”

突发的灾难很容易让人六神无主。“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王文芳颤颤巍巍地说。说这话时,她刚惊慌失措地从屋中跑出来,家人用视频记录了她当时的样子:她身上穿着单衣,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用厚厚的被子裹着。

说话间,王文芳不住地颤抖。可能跟当时气温过低、她又穿着单衣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地震带来的惊魂未定,因为除了不断重复很“吓人”外,她已说不出更多话。

另一位餐厅老板黄平住在一楼的独院平房里,距离地震中心六七公里。夜里十二点左右睡觉的日常习惯,让他在地震发生时仍然保持清醒。摇摇晃晃的感觉持续了很久。“我说晕了,晕了,咋回事?半天才知道是地震。”

地震发生后,他赶紧把刚睡着的妻子叫起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冲出了家门。大一点的孩子九岁,一叫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而小一点的孩子直到快要被抱上车,才醒来向爸妈提问。黄平的母亲六十多岁,曾经在白天经历过一次不算太强的地震,跟同卧室的大孩子一起被叫醒后,也跟着他们跑了出来。

从房子里跑出来,黄平面对着满街的人。群体中的恐慌带来了连锁反应。黄平的车就停在独院的路边,他们直接上了车。

上了自家的车之后,黄平觉得不那么慌了。安抚完有点害怕想哭的大孩子后,他把目的地选在了没有任何建筑物的空旷地带“滨河路”,这也几乎是地震后整个县城人的目标。交通一度因此非常拥堵,混乱不堪。从家到目的地的一公里路,他开了两个小时的车。

黄平说,因为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地震,所有人的想法就是赶快跑。所幸还有交警来维持秩序,他要去的滨河路上,一公里的路段上有三四个交警,来安排车辆和行人的通过。

即便如此,黄平还是越开越慌。漆黑的夜晚,除了车灯的照射没有一点光线,看不清周边的环境,交通拥堵也让车前进得很慢。在堵车的时候,黄平和妻子就会拿出手机。黄平的微信里有很多亲人群、社区群,他也会直接打电话,问候亲人的安全、房屋情况,还有现状。

目的地也并不是完全值得信赖,黄平和家人们商量着下一个去处。楼房是危险的,别人也劝告他们不要去,即使自家的平房稳固,不像邻居的房子已经倒塌,或者周围的大楼“炸了”,墙体上出现大量的裂缝,黄平还是决定不回去。

他们选择前往临夏市,听说临夏安全,情况也不那么窘迫。车上还有一箱矿泉水,晚饭的底子让他们并不觉得饿,等天刚亮,他们一家驱车赶到临夏,算是找到了相对容易落脚的地方。

图为救援队员在废墟中搜救。 公羊救援队 供图

图为救援队员在废墟中搜救。 公羊救援队 供图

“大部分房屋倒塌了”

6.2级的地震,显然具备一定破坏力。但造成800多人的伤亡,多少还是有些超出人们的固有认知。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说,首先,震中地区位于山区,坡度较陡、地基不稳,相对容易造成崩塌现象。其次,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不够,震动破坏条件下很容易倒塌或发生边墙倒塌。此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震发生在深夜,大部分人已经休息,地震来时可能来不及躲避。

陈家村是此次伤亡情况较重的村庄之一,该村一名村干部介绍,村里死亡20人,还有2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大部分房屋也倒塌了。他说,自灾害发生以后,这两天一直在村里忙着救灾,最开始救人,“刚地震时,没有救援人员,也没有大型设备,主要靠自己”。

尽管村民们曾在一片废墟上徒手救人,然而还是没能挽回那20人的生命。这名村干部说,虽然自己家中没有人员伤亡,但看着这些经常相处的邻居就这么离开,心里还是觉得不是滋味。

灾害真正来临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但却留下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需要处理的事情。在那些无数个短暂的瞬间,受灾的人们除了要应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应对财产损失的悲伤。

震后次日早晨,一夜没合眼的张文第一时间回到家中,他要趁着天明看看自己房子受损情况,好在房屋没有倒塌,但肉眼可见裂开了多道口子,有的宽度达到十多厘米。很显然,他家的房子成了危房,已不能继续居住。

张文随后又到他家附近转了转,据他所知附近邻居也没有什么人受伤,大多数家庭受灾的情况主要是房屋开口,不过没有倒塌。

跟张文家相比,康吊村的马林家的房屋受损就要严重得多。马林是康吊村三社的村民,康吊村二社、三社也正是此次地震中人员伤亡严重的区域之一,已经有多人失去生命。

马林家中共有6口人,所有人员都安全,不过房屋损毁得很严重。马林说,家里的房屋大约倒塌了一半,另一半也完全无法居住。由于灾情严重,村中也设置了安置点,马林一家住进了帐篷。他吃不惯其他食物,这两天,主要靠从家中抢出的囊填饱肚子。

汽车和帐篷

突如其来的灾害,很容易让人没了主意。地震那晚,赵曾发和家人一样,在短暂的一阵迷糊之后,他们判定家中肯定不能再继续居住了。但是又能去哪里呢?本来就是深更半夜,况且又是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环境里,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

况且赵曾发还有两个儿子、六个孙子,全家加起来共十余口人,一大家子人的去处显然成了问题。

好在赵曾发曾经做过生意,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家中共有三辆轿车,最后思来想去,决定就在汽车里面过夜。他们发动了汽车,打开了暖风,车窗上再留出一个缝隙,就这样勉强度过了一夜。

其实,赵曾发所不知道的是,全国各地的救援也正在此时飞奔而来。虽然那时已是深夜,但救援并没有延迟。当日凌晨就有救援队员到达,天亮之后,各地的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陆陆续续到达,包括棉衣、棉裤、棉被等防护设备,以及救灾帐篷等。

马光今年30多岁,此前常年在外地打工。在外地时,他曾见过有人用那种通体蓝色、外面写有“应急救灾”字样的帐篷,中间用一根钢架支起,还有几个小窗户。马光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用上这种帐篷,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家乡。

而其实,马光正是此次地震中首批用上这些帐篷的村民之一。他们被安置在文化广场上,这是当地的一个重要安置点。一列七到十个不等,总共十来列,除了这些救灾帐篷,还有部队救灾人员搭建的迷彩帐篷,百十个帐篷整齐地排在广场上。

帐篷里的面积不大,大约也就几平方米。帐篷里不只住了马光的家人,还有其他村民,总共十多人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充足的空间,人们只能席地而卧。为了防寒,他们在地上铺了一层草。被褥放在草上面,人就睡在被褥上。

图为大河家镇地震灾区设置的帐篷。 蓝天救援队 供图

图为大河家镇地震灾区设置的帐篷。 蓝天救援队 供图

尽管帐篷不大,但还得发挥基本功能。里面得有一个炉子,点燃炭火用作取暖, 炉子的排气筒直直地伸向上方,不停地吐着白气。村民在帐篷内还放有一些大衣、水瓶以及小孩的书包。

燃起了炉子,但帐篷内的温度仍不算高,人们说话还会哈出白气,走进帐篷内部仍然需要穿着大衣。尽管帐篷还无法带给人们足够的温暖,但比起寒风凛冽的户外,已经好得不止一星半点了。

入夜时分,志愿者王成正走在广场上,他感觉到亮光挺充足,抬头一看,头顶上有多个明亮的光源,他以为那是路灯,起初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他感觉路灯不会有那么高,定睛仔细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照明无人机发出的光亮。

王成曾经玩过无人机,是那种专门用于航拍的。对于头顶上那么大而明亮的无人机,此前并不熟悉。不过他知道,那是来此救灾的专业人士带来的,看着那些无人机发出的光,他说感觉就像“有人在指路一样”。

“暖着哩”

在震后的文化广场上,人群一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大部分是当地因受灾而被安置的群众,还有从外地赶来的救灾人员,包括很多自发而来的爱心人士,也有不少新闻媒体从业者,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

受地震影响,灾区的供电通信成了一定问题。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的畅通,不少专业车辆和设备都来到了这里。应急情况的通信和供电,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这些设备,尤其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供电。

距马光所住的帐篷不远处,就有一台发电机,一直轰隆隆地响。过去,他是不太喜欢噪音的,总觉得噪音让人不舒服。但现在,他听着轰隆隆的声音,并没有什么不适感,反而觉得有一些踏实。“听着这样的声音,就知道有人在解决我们的问题了”。

这些天,大河村的村民张高一直在忙忙碌碌,他自己家中没有人员伤亡,家人安顿在广场上的安置点后,家中没有太多的事情。他时不常地走来走去,看到邻居或者救援队员有需求,就上去搭把手,“人家那么远都来帮我们,我们自己也要出把力”。

晚上,他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是那种“一看就很暖和”的军大衣。有人跟他聊天,“你这衣服挺厚实”,他回答“是朋友给的”。他说,自己的棉服给了一位老年人,朋友看他没棉服就找了一件军大衣。别人问他冷不冷,他咧咧嘴笑道:“暖着哩。”

事实上,自地震发生后,外界的救助就一直没停。积石山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两天以来,当地各个部门均在全力抢险救灾,前期主要救人,目前发放救灾物资,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

从国家一直到省再到州,救援也一直没停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2042人,对18个镇开展全面排查搜索,目前仍在持续统筹调派力量在地震灾区开展道路抢险、物资投送和排危除险。

目前,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已出动3支重型、12支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和1支战勤保障力量,共1040名消防救援人员、140辆消防车、12头搜救犬赶赴灾区救援,临夏支队25车130人已抵达灾区。

救援队员在搬运物资。 蓝天救援队 供图

救援队员在搬运物资。 蓝天救援队 供图

牛肉面和饺子

灾害发生后,饮食问题也尤其值得关注。当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群众吃清真饮食。

马健留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也是少数民族,还是积石山人。他年少时期就开始外出打拼,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在兰州开了两家拉面馆。从他平时发的抖音可以看出,他的生意做得不错。

那天晚上得知发生地震后,他当即决定临时关门,带上十多个员工,连夜奔赴积石山。他们开着两辆货车和两辆轿车,带着面粉、大锅和煤气罐等各种必需品,于19日凌晨抵达家乡。他说自己也不会做别的什么,做饮食就是自己的专长,要让大家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到达灾区后,他们来不及休息,做好相关准备,就迎来了一天的忙碌。马健说,从早上开始煮面后,就要一直忙到晚上,一天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他没有说出那些特别感人的话,反复强调说:“要为家乡尽一份力。”

马健对短视频软件比较熟悉,刚开始,他还直播他们在现场煮面的场景。接着又觉得不对,自己是来救灾的,如果这样是不是在拿灾害蹭流量呢,于是当即决定关闭直播并且还发了视频说明。

在这次地震中,像马健一样提供食物的还有很多,比如当地的一家水饺生产企业。这也是一家生产清真水饺的企业,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该企业负责销售的马旭说,他们厂位于临夏市区,地震发生后,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觉得应该救灾。19日早上就开着车带着七八十箱上千份的水饺前往积石山,在现场架起锅,为受灾群众一锅接一锅地煮饺子。

临夏距离积石山并不远,在现场忙碌一天后,晚上马旭又和同事们回到临夏居住,次日再过来。他说,灾区本身居住条件欠佳,要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群众,他们多跑几趟没关系。

除了这些从外地赶来的爱心人士在尽力,灾区的企业主也没落下。康吊村的马金今年51岁了,他在大河家镇的街上开了一家农家院,规模不小,光房间就有100多间,员工也有10多人。要在平时,他一天的流水也有一两万元。

那天晚上地震后,他的家人和员工都没有什么问题。当晚就在镇子的广场上,围着火把坐了一夜。天亮之后,各种救援力量陆续赶到。马金说,电力公司有二三百人抢修电力,他便负责了这些人的餐食。

这几百号人的费用,都由马金承担,并没有领取救灾物资。马金在当地还开办了一个预制厂,在某种程度上,他在地方也算是“有一定实力”的小企业主。在这种危急时刻,他不但不属于需要救助的人,而且是需要“奉献”的人。

但事实上,马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他在这场灾害中的损失也不小,农家院的房屋都受到损伤,光这一项就达800多万元。提及自家的损失,马金也只是苦笑,“没办法,谁叫遇到了呢”。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