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全国第一 正文

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全国第一

[综合] 时间:2024-04-20 13:55: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4次

原标题: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全国第一

6日上午,大湾西门子医疗在进博会展出全球首款介入机器人——Corindus,区医这也是疗器该款产品首次在中国展出。Corindus介入机器人能够帮助医生通过融合影像指导精确控制导管、械产导丝、业产球囊或支架植入物的值全操作。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肖雄 摄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第默克在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6日,大湾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在进博会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白皮书》。区医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疗器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孙正洁说,械产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将助力大湾区创新生态的业产发展及合作,加速中国科技创新。值全

白皮书从医疗健康、国第半导体和新型显示三个行业切入,大湾通过数据与例证展示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就现有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其中显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254.83亿元,占全国的16.67%,位居全国第一。

大湾区产业基础有独特优势

“当时我们去了不同的城市考察,最后决定落户广州生物岛,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决定。”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董事总经理、默克中国战略及转型副总裁孙正洁说,这一点在白皮书的调研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

白皮书指出,广东的开放型经济起点高,很早接触海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国内外投资和本地政策互相结合,是这些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而且,区域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研究发现,大湾区具备独特区位优势,便于连通港澳和内地进行人、财、物协同运作。”孙正洁介绍,大湾区集中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科研成果丰富,而且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产业资源,“这些都是大湾区进一步升级产业的优良基础”。

从细分产业看,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白皮书指出,大湾区是全国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重镇,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链完备,在化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以及流通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近年,粤港澳大湾区生物药品领域发展迅猛,知名的龙头企业如阿斯利康、龙沙、百济神州、百奥泰、康方生物等都已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深入布局。

多个生物医药项目在大湾区的迅速发展,也成为这里医疗健康产业优势的最佳注脚。

根据白皮书,2017年百济神州生物制药生产工厂落户广州开发区,动工时其美股股价不足40美元一股,到2020年其在美股与港股的市值均近2000亿元人民币。2020年3月,成立仅五年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诺诚健华成功在香港上市,首日涨幅达27%,研发能力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特别是在本次疫情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外诊断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达安基因在2020年1月12日获得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后,仅用48小时便构建出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成为首批两个全国发布研制针对性核酸检测试剂的厂家之一。

该试剂盒于1月28日顺利通过国家注册审批,获得欧盟CE证书,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官网推荐。该试剂盒核心原材料均由达安基因掌握,在生产方面不受制于人,可根据市场所需调整产能,可达每日100万人份以上。

产业升级机遇与挑战并存

半导体和新型显示也是大湾区目前布局的重点。在半导体方面,大湾区在部分环节已经逐渐实现高端化与自主化。

根据白皮书,2019年,半导体设计环节光深圳一个城市销售额就达到了758.7亿元,占到了全国设计产业规模的29.44%。半导体设计与模拟芯片制造是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的特色,大湾区活跃的下游芯片消费市场拉动了设计环节的快速发展。

相比之下,白皮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半导体封装测试等其他细分领域和环境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为此,大湾区在政策支持与产业端发力,半导体产能在加速增长。

比如,广州开发区围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发展,全力集聚集成电路创新资源,联合中科院微电子所共建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与纳米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建设大湾区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努力夯实产业基础。

大湾区也是国家显示产业的核心区。白皮书显示,在2019年新建成并投产的产线中,大湾区占据了全国新建并投产的产能的31%,投资额高达1070亿元。域内龙头企业聚集,LG、创维、康佳、中兴、TCL、OPPO、Vivo等都在大湾区设有产线。

此外,全球最大的面板制造商LG显示在广州建设了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投资总额高达460亿元。此项目已于2019年8月正式投产,将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OLED产业发展中心。

对于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白皮书认为,快速的技术迭代给行业创造了全新的机遇,也给原有的龙头企业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白光OLED已经实现市场化盈亏平衡的情况下,谁能率先在更先进的技术上获得突破,谁就有可能掌握未来10年新型显示的大市场。

培育支持创新的完整生态

从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产业发展已经逐渐从中低端价值链攀升到了更高的位置。白皮书认为,需要培育支持创新的完整生态,推动产业的升级。

“推动开放的创新生态进一步建成,需要各方勠力同心。例如政府起到领导的作用,研究机构是创新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界可全方位支持创新生态的建立。”孙正洁说。

为此,白皮书建议,建设公共平台以推动产业升级。符合大湾区产业特色的开放公共服务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将链接大湾区的中小企业与各项产业资源,加强大湾区创新生态的建设。

同时,完善大湾区科学转化机制,推动各地科研成果产业化。比如,大湾区的高校可强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室的职能,引入更多在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都有所建树的内外部人才,扩大转化实验室在校内的影响力等。

此外,在完善跨区域协同机制,以及为企业支持精准的产业资源等方面,大湾区均有机会进一步增强自身能力,突出自身的特点。

这份白皮书是默克在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在白皮书联合发布当天,默克还发布了全新中文品牌标识,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默克融入大湾区生态圈、加速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眼下,中国正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并致力于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一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默克中国总裁兼默克高性能材料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安高博说。

在孙正洁看来,默克三大业务领域及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促进新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规划高度契合。

“在大湾区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下,我们将通过创新中心,联合当地政府产业园区、孵化器、学术机构及投资机构等创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加快科创项目从初创到产业化的进程,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助力大湾区以及中国的创新发展。”孙正洁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昌道励 发自上海

聚焦

南航与14家国际航空服务厂商签约

来自美国的飞机航材、来自德国的地面特种车、来自法国的机上葡萄酒……6日,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南航集团分别与CFM国际、通用电气等14家全球航空服务领域的大型国际厂商、供应商签署了采购协议。

本次签约的14家厂商均为在各自领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的供应商,采购内容涵盖飞机发动机航材、发动机维修服务、特种车辆、机上饮品等16项大宗进口采购项目,其中与CFM国际公司、通用电气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nternational Aero Engines)等供应商签约的发动机零件采购及发动机组件维修等项目,均是本次签约的民用航空采购大单。

值得一提的是,南航集团在本届进博会还新增了机上娱乐内容集成和交互式软件等服务贸易项目的采购。采购项目更加丰富多样,将更好地适应南航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为旅客提供更加亲和精细的服务。

南航已连续三年参加并服务进博会。为保障本届进博会参会人员顺畅出行,南航提早调整航班计划。进博会期间,南航在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每日计划运行航班约99个班次,日均投入座位数2万余个,日均投入座位数比去年同期投入约增加5%;南航还在上海虹桥至北京大兴、广州、深圳、成都,以及上海浦东至贵阳、三亚、郑州等航线的部分航班使用了宽体客机执飞,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此外,进博会期间,南航在上海的货机进港总货量也较同期有大幅增长,其中与进博会相关的奶粉、护肤品、电器、医疗器材、智能制造设备等产品,约占到总进港货物量的20%。以上海—阿姆斯特丹航线为例,10月以来南航承运的货量同比增长达96%,增幅最为明显。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黄叙浩 通讯员 南宣

分析

“观展者”变“参展者”

疫情下首次参展进博会的企业看中什么?

“虽然是第一年参展,但我们与进博会的渊源逐年加深。”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总裁李凌向记者讲述了过去两年连续观展进博会的感受,“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进博会不仅促进贸易往来,也积极带动投资;不仅提供商品进口,也帮助企业获得服务,是像我们这样的商业地产服务企业扩大业务的良机。”

尤其是今年,在中国加速市场开放和促进“双循环”的背景下,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世邦魏理仕希望以进博会为契机捕捉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和加速开放转型中的新机遇。

像世邦魏理仕这样的“新面孔”企业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不少,陌生的名字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

同样曾作为观展嘉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欧力士,也在今年成为参展商。虽然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但这家深耕中国40多年的日本企业非常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

“去年我们就感受到进博会平台的重要性,很希望来参加。”日本欧力士集团代表、欧力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平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持续“下注”中国企业,继收购了一家保健品企业后,最近又成为农夫山泉的基石投资人,近期可能要投资一家大型金融消费企业。

“作为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智慧供应链专委会的会长单位,我们希望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带动专委会实现更多协议的签订和中外企业合作的落地,构建中外企业合作的平台。”刘国平说。

另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法国优普集团,参与了第二届进博会配套活动“首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今年也成为进博会上的“新面孔”。“我们很期待能把国外的高品质标准及服务带进中国。今年,进博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我们积极准备、加班加点,以最佳状态展示产品和服务。”法国优普集团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兼战略发展及对外事务主管徐雅丽说。

此前该企业已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但仍希望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我们准备在中国申请保险经纪业务牌照,进博会是很好的宣传契机。”优普中国销售部总经理王红兵表示。11月6日,法国优普集团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人员海外风险+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正是看好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境旅游的机会。

如果说商业地产服务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首次参展的“新人”行业,那么各大咨询公司就是进博会上的“元老”行业了。在这之中,记者也发现了“新朋友”——卓佳和邓白氏。

服务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咨询公司卓佳,在疫情时期依然选择来参加进博会,无疑是为了海外客户。“很多客户今年要投资中国市场,疫情虽然延后了他们的投资计划,但不改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信心。”卓佳中国业务拓展负责人王贇璐介绍。

比如,有位英国的消费品客户因疫情无法经营实体店,幸运的是,得益于中国的天猫店,商品可持续销售,中国成为他们今年唯一发展的市场。又比如,有家高科技企业希望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成为不少企业投资避险之地。

通过信用报告起家的美国企业邓白氏,今年在华业务呈现逆势增长。这家在全球跨境贸易中扮演着风险管控者角色的企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其推出的全球企业合规准入审查平台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指数,帮助客户了解疫情对于上下游企业的整体影响,从而及时调整交易策略,防范风险。

“此次参展进博会是邓白氏在中国市场的一次重要亮相。”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表示,“未来邓白氏将立足于服务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创新,将全球能力与本土需求相结合,为中国市场开发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字化新产品和新服务。”

商务部:未来五年服务进口有望达2.5万亿美元

商务部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预测,随着中国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未来五年,中国服务进口有望达2.5万亿美元,占全球同期服务进口比重将超过10%。

报告认为,在未来五年中国2.5万亿美元服务进口中,旅行进口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数字服务进口,累计将超过1.3万亿美元。

报告显示,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累计服务进口4.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5.2%,远高于同期全球7.7%的平均水平,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0.8%,已成为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第一大推动力量。

据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相关组织测算,2019年,中国服务进口为相关贸易伙伴提供了超过18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可为非洲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近40万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近300万个。(昌道励)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