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酒·2023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④|郝士超:“大武生”喜摘梅花奖

[娱乐] 时间:2024-04-25 03:28: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75次
人物名片

省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大武生师承多位戏曲名家,丛台超喜主工武生。酒河2022年参加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获得“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称号,北年2023年入选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新闻2023年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人物人④

5月21日晚,候选郝士花奖省梆子剧院青年演员郝士超,摘梅以票数排名第一的大武生好成绩,摘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丛台超喜这是酒河戏剧界时隔7年再次摘“梅”,广大戏迷欢欣鼓舞,北年为燕赵戏曲沃土再添一朵“梅花”骄傲喝彩。新闻

今年38岁的人物人④郝士超,主工武生。候选郝士花奖他从小走上戏曲之路,30年不辍真功,以精湛艺术赢得观众。在戏迷眼中,他是将中国传统戏曲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林冲”“杨延昭”“沉香”;在同行眼中,他是谦虚勤奋、执着艺术的戏曲人才、宝藏演员;在孟繁英、徐宝忠、吴桂云等老一辈艺术家眼中,他又是将梆子艺术发扬光大的传承者。

5月9日晚,在广东艺术剧院,郝士超在经典剧目《林冲夜奔》中扮演林冲。 省梆子剧院供图

摘“梅”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

5月9日晚,广东艺术剧院,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演出现场。

一些资深戏迷得知有梆子演员郝士超的演出,既兴奋又期待,早知他是一位功夫了得的“大武生”。10年前,广东粤剧院与省梆子剧院联合演出经典剧目《宝莲灯》,当时年轻的郝士超扮演沉香,连续拧了20个旋子的好身手令观众赞叹,掌声经久不息。

当晚,郝士超的三位老师坐在台下,都为这位弟子捏了一把汗:郝士超的能耐他们是知道的,但演出前,他连续多日发烧。身体状态对于武戏演出很重要——郝士超,他扛得住吗?

干净利落的亮相,行云流水的身段,高亢明亮的唱腔……“稳了!稳了!”连最熟悉郝士超的恩师吴桂云都没想到,这场最困难的演出,竟然成为郝士超摘“梅”征程上,堪称完美的表演。

昆曲《林冲夜奔》、梆子《野猪林·白虎堂》、梆子《瓦桥关·血战瓦桥》,三出经典武生好戏,组成了郝士超摘得梅花奖的终评剧目——《郝士超折子戏专场》。折子戏精华浓缩、看点密集,对观众而言是艺术享受,但对主要演员唱念做打全面素质要求高。这场演出,既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也是展现郝士超“大武生”本色的舞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郝士超克服了困难、顶住了压力,再一次用精彩表演征服了观众。恩师吴桂云坐在台下,听见身旁戏迷叫好声不断,一些从未听过梆子的南方观众,也纷纷赞叹“梆子真好听”……吴桂云和许多人一样,相信郝士超这次无论得奖与否,他在观众心目中的戏曲“梅花”,已傲雪凌霜地绽放了。

郝士超摘得梅花奖后,回到石家庄连续举办了多场公益性演出。许多观众激动地守在剧院门口,等着一睹他的风采;而他,仍像过去一样,认真专注地开嗓、热身,与龙套演员对戏、走位……“有才华、有态度、有追求。”一位喜欢郝士超戏曲表演多年的年轻戏迷说,“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

攀登之路

让戏曲火起来、传下去

郝士超是正定人。古城千年文化底蕴,常山赵子龙的英雄气概,令他从小就对传统戏曲之美产生向往,尤其热爱武生行当。

择一事,倾一生。学戏过程中,郝士超曾被质疑身材太过瘦小而不被看好;也曾因倒仓无戏可唱,被迫去影视剧组做武打替身……从默默无闻的龙套演员,到魅力四射的舞台名角,他的艺术攀登之路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是凡人英雄不懈奋斗的动人篇章。

12月3日晚,郝士超从江西抚州参加完汤显祖戏剧节,回到石家庄。去江西之前,他在温州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为梅花奖得主举办的讲习班。这个讲习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获得梅花奖的戏曲演员授课,提高艺术修养。集中培训结束后,还有一台汇报演出。

“从今年5月摘得梅花奖后,几乎没有休息过。”刚下火车的郝士超,向记者数起了排得满满当当的演出和工作计划:“参加单位排的《瓦桥关》和《好南关》两个大戏;参加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15场巡演、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过两天国家大剧院还有一场演出……‘京评梆豫戏迷票友大赛’邀请我作评委……”郝士超温和地浅笑着说:“忙是忙,但都是有意义的工作。”郝士超把获得梅花奖当作新的起点。他说,自己现在不仅在舞台艺术表演上精益求精,还参与《好南关》《荷花淀》等新戏的创排与导演工作。

“我对更深入的戏曲创作很感兴趣,领导也认可我的能力。那我就要既演好戏,又多学习编导方面的知识,争取为戏曲繁荣作更多贡献。”聊起获奖这一年的感受,郝士超的笑依然温和,却又那么自信。他说:“除了获梅花奖这件事,今年还举办了几次大型戏曲活动,这都让人们感觉在点亮‘北方戏窝子’方面,行动起来了,戏曲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作为演员,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让戏曲真正火起来、传下去。我相信,‘北方戏窝子’,明年会更好!”

传承之路

愿有新“梅”再绽放

“文武兼备大武生”,是省梆子艺术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郝士超则是这一传统的优秀传承者。

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重要支脉,不仅流行于,在京、津、鲁、豫、晋等地都有广泛群众基础,是我国北方地区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郝士超学戏,师承多位梆子名家。他说:“我的成长得益于许多老师、前辈悉心指导和严格督促,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恐怕我还要在舞台表现、风格塑造等方面摸索很久,进步不会这么快。”

现在,摘得梅花奖的郝士超,又把自己从传承中感受到的戏曲精神和收获的艺术成果,努力传给下一代青年演员。这两年,他一面继续精进表演艺术,一面将工作重心向戏曲教学和舞台传帮带转移。

省艺术职业学院17岁的武生演员赵洪浩,是郝士超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已经学习了武生必修的经典剧目《林冲夜奔》,不仅在校内接连获奖,还凭此作品获得了全国艺术职业学院最高级别金奖。

甘作人间育“花”人。省梆子剧院有一帮小学员,郝士超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分到武生组的四五名学员,他尤其重视。只要没有演出、排练任务,郝士超都会赶过去瞧瞧他们,一有机会就给他们传授自己的舞台经验。

“就想让这些孩子成长得更快一些。”郝士超说,武生的培养是一个锻铁成钢的过程,他愿将30年艺术求索路上的经验与感悟,与戏曲新一代分享,“只愿他们之中,能有新‘梅’绽放”。 (日报记者 刘采萍)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