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田间鱼 获得国际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侧记

[综合] 时间:2024-04-26 18:16: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7次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 董科娜  7月18日,条田前来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间鱼国内外嘉宾,来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方山核心保护区参观考察。国际大家在田间地头和农户一起将田鱼苗缓缓放入水田中,赞全体验以稻养鱼、球重以鱼促稻的农业稻鱼共生农业文化。

  “在过去的文化20年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遗产简称GIAHS),侧记已经被证明是条田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农业模式,其整体和面向未来的间鱼方法涵盖了农业生态耕作、农村发展行动以及农业生物多样性、国际景观、赞全文化和传统知识的球重保护。”UNESCO驻华代表夏泽翰表示,农业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体现了生态共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平衡的概念,产生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稻鱼共生背后的多元价值转换

  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可以看到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价值。

1658368594(1).png

  经济价值,通过“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在青田的种养规模已达5.54万亩,年产值2.65亿元,推动全县100多个重点帮促村“消薄”。目前,全县稻鱼米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4元—6元提高到每公斤20多元,为农户实现亩均增收上千元。

  社会价值,青田成立稻鱼产业农合联,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组建青田县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建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为农民所种的稻鱼米提供“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养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产销支撑,品牌不断打响。

  稻鱼共生还走出国门,已经推广到东南亚、南亚、欧洲、美洲以及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尼日利亚引进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在中国专家的协助下,尼日利亚稻米和罗非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不仅减少了农村贫困,也让当地群众获得了高质量的食品供给。

  文化价值,延续1300多年的优秀农耕文明创造了精湛独特的民间农俗,凝练成璀璨夺目的农耕文化,通过稻鱼共生模式的推广,在今天得以传承推广,青田每年举办的“稻鱼之恋”开犁节、开镰节等农事节庆,能吸引众多游客、摄影爱好者。青田还以全域化理念打造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公园,拓展出品类丰富、体验性强的研学产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从而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价值,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和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方式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得以保证,又实现稻鱼双丰收。

  “青田稻鱼共生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把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生态农业的模式,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完整的展示出来,是经济、生态、技术、文化和景观的一个完美的结合。”中国GIAHS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表示。

  传承农遗的丽水之干

  自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首批、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丽水就开启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崭新篇章。

  17年来,丽水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探索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农遗保护发展之路上结出累累硕果。青田稻鱼共生、庆元林菇共育、云和梯田农业、缙云茭鸭共生等4个项目,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上个月发布的全国“农遗良品”十佳品牌、十佳旅游线路、十佳传承团体名单中,丽水又有7项入选,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为何能获得这样的成绩?

  多年来,丽水聚力原态保护,推动农遗本源有效传承。丽水坚持把开展农遗普查作为基础性工作,高标准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田鱼、麻鸭、食用菌等农业种质资源库,让优质纯正种源“生生不息”。以匠心守护和延续传统农事技艺,大力传承古法育苗、剁花制菇、梯田耕作等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农遗“基因”。

1658368609.png

  丽水还不断聚力活态利用,助力农遗品牌更加彰显。加强农遗品牌综合赋能,丽水把农遗特色产品认证与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鲜明区域辨识度、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农遗良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和人文精神,搭建教育实践中心、研学基地、主题公园等系列平台,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重拾农遗记忆、滋养乡情民风。

  聚力业态融合,是丽水促进农遗价值充分显现的工作抓手。近年来,丽水大力推进“农遗+多元业态”创新实践,推动农遗资源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完整价值链,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古法农耕与现代科技携手联姻,开发推出稻鱼共生数字监管、茭鸭共生智慧地图等应用系统,深挖农遗资源多重功能价值,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丽水还将通过法定形式把每年6月5日设立为“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以此倡导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农遗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形成人人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彭慧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