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信哲:下一个华语乐坛黄金时代正在酝酿,华语音乐缺的是自信

[百科] 时间:2024-04-24 18:47: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2次

原标题:专访张信哲:下一个华语乐坛黄金时代正在酝酿,专访张信哲下自信华语音乐缺的个华是自信

在央视17日播出的《TOP荣耀时刻》节目中,“情歌王子”张信哲以歌手身份现身,语乐酝酿音乐演唱打榜歌曲电影《跳舞吧!坛黄大象》片尾曲《没资格难过》。代正一个始创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华语经典电台榜单《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如今化身融媒体节目。一位叱咤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专访张信哲下自信当红歌星在新的时代舞台上继续挑战自己。这一幕不禁让人怀旧感慨:华语乐坛的个华黄金时代还会重现吗?老牌歌手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吗?张信哲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因为,语乐酝酿音乐爱就一个字。坛黄”

爱就一个字

环球时报:和您同时代的代正很多歌手都远离歌坛了,为什么您还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华语且没有转做评委?

张信哲:我觉得那是专访张信哲下自信自己的选择,如果你热爱音乐,个华喜欢舞台,语乐酝酿音乐就会想尽办法留下来。我对做评委没有太大兴趣。我是歌手,最吸引我的当然是在舞台上跟大家分享音乐,这才是做歌手真正的乐趣。我们常常在访谈、比赛中听年轻歌手说他们多么热爱音乐,多么投入。但身为一个过来人,我知道那个过程其实非常辛苦,你必须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不只是自身的问题,还有环境的问题以及各种想不到的问题,你怎么能在这些状况下仍然坚持下来,不断把作品交出来给大家,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像《爱就一个字》一样,你必须用行动来证明你是真的热爱音乐,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环球时报:为什么选择这首歌打榜,您对自己的新挑战是什么?

张信哲:可能大家对我所谓打榜歌曲的期望一定是可以在卡拉OK大合唱的歌曲,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很多做音乐的不同可能性。跟电影合作是对我的另一个考验,就是怎么透过自己的声音把衬托电影的东西表现出来,又可以单拉出来,让听众不会受到电影的干扰。这是创作音乐的另一种限制,但当你可以在限制里让自己游刃有余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海阔天空。

没有野心做大流行歌曲

环球时报:很多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华语乐坛的黄金时期一去不复返,流量和浮躁让好歌越来越少。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信哲:那要看从什么角度切入。90年代当然是华语音乐蓬勃发展的年代,那时的媒体比较少,只能从有限的电台、电视台听到音乐,音乐人有很多机会做出好作品并通过几个固定的传播途径让大家都听到。但现在的荣景是不一样的,现在其实也是音乐大爆发时期,音乐创作量不会比那时少,只是现在是一个媒体爆炸的时代,有这么多线上媒体和各种你想象不到的传播方式,分众趋势也越来越清晰。现在的受众不是被媒体带着走,而是会选择他们有兴趣或适合自己的媒体。当然很难再像八九十年代一样“一言堂”,一首歌通过各大媒体洗脑洗到每个人都知道。现在各种音乐类型大爆发,不一样的受众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所以,很多音乐人有点迷失: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出大家都熟悉的歌。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倒没有野心说一定要像90年代一样,做出全世界都熟知的大流行歌曲,网红歌也不是我要追求的。我希望能做出一首可以让自己满意、感动的歌。我把喜欢的东西丢出来后,肯定会吸引一批跟我有共同爱好和品味的歌迷,这就够了。

环球时报:未来华语乐坛还会迎来黄金时代吗?

张信哲:我觉得会,因为现在有很多很棒的年轻音乐人加入到行业里,只是他们还没有太多机会让大家看到,毕竟主流媒体还是要考虑所谓的商业流量。但只要这些人不断有热情投入工作,他们肯定有发光的一天。我觉得现在只是在一个酝酿期,在重新调整,重新改变观念去面对新兴的媒体状态。等这些融合调整得差不多了,会迎来另一波新的爆发。这个调整期会很短,顶多三五年时间。

环球时报:下一个华语音乐黄金时代和90年代有什么不同?

张信哲:我觉得应该更多元,会朝更细更精准的分众群不断推进,每个受众群都比你想象中大得多。不能说没有一首歌覆盖到所有人,但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华语乐坛的主流音乐类型会融合到一起,但会有更多属于各地的地方音乐。之前我们会把国内音乐划分为北方的摇滚乐跟南方的流行音乐,香港、台湾本来已经有清楚的地区派别,内地也会有,这种地区划分会越来越强,这也是音乐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

华语音乐人应对中文更自信

环球时报:当下的时代,华语音乐人面临怎样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张信哲:第一个挑战就是,在多元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个性最重要。为什么这几年会流行所谓的唱作歌手?因为唱作歌手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比较清楚地去表现个性,比较容易被看见。对于纯唱歌的歌手来说,如果你的声音和表现方式不是独特到让大家记得住,就比较吃亏。当然,不管在什么时代,个性都是最重要的。不过,并不是说你有个性就可以胡乱做一通,而是说,当你可以做出既适合大众又能凸显个性的东西时,就可以自成一家了。现在大家有更多机会可以听到或搜索到一些特别的音乐,我们这些习惯于唱所谓主流商业音乐的人反而变成了小众。而原来我们认为的小众音乐现在变成大家搜索的主要对象。这也是我一直在想办法突破的部分,最难的就是你要在所谓主流商业音乐上再创造出更经典的东西。我会尽量去碰撞,但不一定保证能做得出来,这是一种各种技术、各种品位、内容和商业全部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做到的音乐类型,所以这部分还要加油。

环球时报:跟欧美音乐相比,华语音乐还缺什么?

张信哲:我觉得是自信,这其实是我们一直不自信的部分。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听欧美流行音乐长大的,一直会被他们洗脑式地引导,好像他们这种流行文化强压过来的东西就是好,就是新,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音乐还不自信。凭心而论,华语音乐的发展已经到了很好的水平,我们的创作不会比他们差,只是我们用的是中文来表达。中文有中文的音乐性跟文字性,你不能拿英文或其他语言来做对比。比如这几年比较流行的Rap,中文Rap不可能做成英文Rap,它必须要有中国语言特殊的味道、特殊的语法引发的节奏感。所以我觉得第一,我们的自信必须要建立。第二,我们要寻找自己的美感。中文的美感就是在文字跟发音上。法国有香颂,是因为法文的发音节奏就是那样,你没办法用其他语言来唱香颂。为什么从古代到现在中国人都喜欢听情歌,或者说中国以抒情歌曲为主?这跟中文的基本语法和发音结构相关。我觉得中国的年轻音乐人要更多地去爱自己的语言,让他们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去创作,是多么特别的一件事。(张妮)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