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两岸互动的困境与民间交流作用刍议

[娱乐] 时间:2024-03-28 21:09: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54次
民间交流是新形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和心灵契合的主要途径
  中评社╱题:新形势下两岸互动的困境与民间交流作用刍议 作者:汪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势下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贝(武汉),两岸流作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民间交流是互动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和心灵契合的主要途径,既要坚决反对人为限缩两岸交流合作,境民间交也不能带有急功近利的用刍议心态为了交流而交流,而应秉持细水长流、新形循序渐进的势下策略加以推进。基于此,两岸流作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两岸民间交流模式,互动培育两岸关系发展的境民间交新机遇,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力量的用刍议作用,鼓励两岸民间共同机构的新形设立,针对共同的势下问题、议题开展民间合作与协同,两岸流作于微观处培养和扩大共同利益的基础,促进两岸民间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近年来,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两岸关系紧张动荡,彼此互动日渐趋于负向性。在此背景下,两岸民间交流深受影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不仅进一步阻碍了民间交流的开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两岸民众间的对抗性。为此,在两岸互动的新形势之下,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继续有效开展和推进两岸民间交流,使之在两岸民众间发挥“释疑增信”作用,其意义也不言而喻。  一、新形势下两岸互动的现状及其特征  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不仅在大陆政策上停滞、倒退,以至于两岸政治互信丧失,而且更藉助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和2020年大选之机,一方面形塑台湾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积极修法限制两岸交流互动。在政治上,积极寻求“两岸主权分裂与对立”,形成“两国论”包装下的“一边一国”;在经济上,意图推动台湾企业脱离中国大陆市场和产业链,积极谋取“新南向”;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不断强化“台湾认知主体化和国家化”和意识形态的“民主化与自由化”,突显两岸价值观念认知上差异的根本性;在国际上,积极呼应美国对华遏制,企图藉助国际反华势力对抗大陆,甚至呼吁形成反华国际联盟。在这种情势下,两岸的互动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一)台当局“渐进式台独”致使两岸互动交流边缘化。  蔡英文自2016年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来,对于“九二共识”采取模糊化策略,希望在不明确表态的前提下,某种程度上延续2008年以来的两岸互动局面。因此,其在2016年就职演说中刻意模糊了“九二共识”,这虽然为其缓和“深绿”压力有所助益,但也意味着为后续调整两岸政策,甚至摒弃两岸发展互动的政治基础创造了条件。此后,民进党当局在岛内积极推进“去蒋”、“去孔”和“去孙”,建构“去中国化”的社会氛围与环境,多次推动历史教科书的修改,强调文化观念上的“台湾意识”,而削弱对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认知。①对于日趋“绿化”的岛内舆论环境和“台独”倾向情绪,则采取纵容、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这种做法导致台湾民众的台湾主体意识大为升高,两岸民众认同感下降,客观上淡化了两岸民间交流互动的意愿。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充分利用“全面执政”的优势,以“维护台湾安全”、“防止大陆渗透”为由,通过“国安五法”和“反渗透法”等法案,并建构新的行政机制和规定来“规范”两岸交流行为,实质性限缩两岸民间交流。2017年,台当局陆委会禁止大陆“省级台办”、“曾发表对台不友善言论的智库学者”,并且慎重审核党政军三类人士入岛交流。②同时在国际社会上大肆诋毁大陆,推卸责任,不断以言语挑衅,严重冲击两岸政治互信与互动交流,从而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③。2019年以来,更是在“大选”中藉操作两岸对立甚至“亡国感”巩固和强化台湾民众的自我认同,极大地扩大了对抗的张力,致使两岸民间交流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二)社会认知的政治泛化成为两岸民众交流的主要障碍。  社会认知的政治泛化是“政治社会化”的一种表现。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心理一旦形成就很难动摇。不过当全社会针对特定关系形成了泛化的政治观念时,往往就会引发行为主体之间的对抗。在两岸关系中,两方民众如果在看待对方时均从政治视角加以认知,则势必造成深刻的对立和不容易妥协的困境,也就成为交流的障碍。民进党两次执政接力打破台海现状,特别是不承认“九二共识”作为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事实上导致两岸无法建立政治互信④,这就使得两岸民众在相互看待对方时,往往易于从政治视角加以认知和解读,并出现各自向自我认同方向集中的景象,从而既造成台湾社会内部对于国家认同的撕裂,对自身身份认同和“一个中国”的认知愈发模糊,又使得两岸关于“统”、“独”的认同差异成为引发民众观念矛盾甚至冲突的主要方面,加之两岸在政治制度、社会观念、生活习惯、视角立场上的差异,都或多或少地加深了民众政治认知的差异,以至于民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难以有效进行。⑤  (三)民间交流日益成为两岸互动的突破口。  从过去三十余年的民间交流发展历程来看,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中最活跃的部分,投资经商、求学就业、人文交流、学术交往、同业互动、团聚婚姻、人道探亲、旅游观光等,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主要形态,其中所建立起来的利益关系密不可分,情感联系更是难以割舍。在长期的合作交流中,两岸民众已经形成了合作共处的基本框架,甚至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在缩小,这是两岸民间互动交流持续的强劲推动力。需要看到的是,台湾民众对于两岸民间交流的态度尽管受到行政当局立场的深刻影响,但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当局的立场,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诉求,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诉求。⑥而中国大陆在这方面所采取的立场是长期一贯的,即鼓励和支持两岸民间交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两岸民间交流的发展主要是受台湾当局相关立场和政策的影响,以至于两岸民间交流的速度和深度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目前看来,尽管民进党当局大陆政策的“脱钩”意味浓厚,两岸互动受到负面影响,政治基础与环境氛围的恶化,但民间交流的部分总体上仍呈现出正向发展的趋势。  不过仍需注意到,当前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政策,两岸互动交流呈现总体交流规模和层次均加速下滑的态势,交流的社会效应进一步递减,但是,两岸政治互动中断的背景下,更突显出深化两岸民间交流的必要性,甚至这有可能成为两岸互动交流的主要突破口。当前台湾民众对于蔡英文阻挠两岸互动交流的政策已经颇有微词,2019年“中华民意研究协会”发布的民调显示,岛内有高达64%的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执政以来的两岸关系不满意,更有45.9%的民众认为,即使台当局反对,各县市政府也应两岸交流,并可提出和台当局不同的两岸关系主张。⑦  二、两岸互动与民间交流面临的困境  民间交流虽然是两岸互动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深受政治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在其中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当前,两岸互动在政治领域中的负向性不断扩大,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间交流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民间交流在推动两岸互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一步突显,甚至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一)两岸互动形态转变制约民间交流作用的发挥。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两岸互动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共同推进的局面。但随着民进党当局大陆政策的调整,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互动所依赖的政治共识和互信基础难以为继,以致两岸官方联系互动中断,“二轨”交流停止,两岸互动形态由“官民并重”的“双轨形态”开始向以民间交流为主的“单轨态势”转变。然而,囿于两岸关系及互动本身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治领域本身既是互动的主要方面,呈现为官方性,居于主体地位,又影响和制约着其他领域的交流互动,左右着民间交流及其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其他领域的民间交流不但居于辅助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要服从和服务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种转变之下,作为当前两岸互动主要领域和方面的民间交流,其本身不仅深受影响,而且所能发挥稳定两岸关系、促进彼此瞭解、增进民众融合的功效也日渐式微。最为典型的就是研究台湾问题的学界交流,本应在两岸互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独特的功效,而实际情况却是越来越难有作为。不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两岸学者的互访交流日渐减少,而且部分两岸学者赴对岸开展学术调研的主观意愿也有所降低。今年的疫情更加速恶化了这种态势的变化,两岸民间交流的客观条件深受限制,不仅难以通过民间互动和交流来缓解两岸政治僵局中的互不信任感,反而由于疫情因素加剧了两岸民众间的对立情绪,使得本已对立的两岸政治矛盾进一步加深。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