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圈建设ing】李明泉: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关键在于“通”

[热点] 时间:2024-04-20 21:32: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0次

原标题:【双圈建设ing】李明泉: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双圈关键在于“通”

李明泉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2日讯(记者 何佳欣)“城市的建设建设历史文脉和城市品质,须臾也离不开文化的李旅游内涵和支撑,离不开旅游的明泉感知和品鉴,离不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巴蜀全新景象和兴盛。”近日,文化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李明泉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走廊说道。

6月29日,关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召开。于通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启动。双圈为推动川渝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建设建设从即日起到12月31日,李旅游川渝两地将推出“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活动,明泉重庆、巴蜀四川将向两地游客免费送200万张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文化川渝两地还联手推出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大主题游,主题涵盖古遗址文化、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等多种风格。

“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决定了这座城市的个性和品格。”李明泉认为,与此同时,一座城市的文旅融合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繁华度和美誉度,甚至考量着城市的兴衰成亡和现代化走向。“因为,文化如魂,检验着城市的聪明与智慧;旅游如体,体现出城市的温度与韵致。”

李明泉表示,如今,虽受疫情影响,出入境旅游大幅减少,但国内都市游、郊外游、乡村游、一日游以及主题游、组团游、研学游等还是比较火爆,旅游的固有魅力是疫情难以阻挡和削弱的。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据此前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系列成果显示,四川共查明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万余处,旅游资源24.5万余处,数量和质量居全国第一。

而重庆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重庆既是世界最大的山水城市,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和中国“温泉之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3个。

“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是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而重庆则提出“持续抓好文化强市建设”。

“一座城市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活跃程度和被喜爱指数;光观旅游人口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这座城市的信息交流和品牌价值。”李明泉说道,当今世界,旅游产业的竞相发展,为“地球村”和全球化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识流、产业流,使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色、历史文化等成为流动的资源,为旅游者带来心灵的愉悦和人生的洗礼,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生机。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它具有无污染、低排放、节能源、高效益、循环发展的显著特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得以最好的统一。”李明泉表示,文旅融合体现在文化内涵、文旅线路、场景设置、文旅产品、体验空间、观赏方式、游乐精神等各方面多层次全过程之中,以满足人们身心需求和情感需要。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的启动是发展两地文旅产业的题中之义。”李明泉表示,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舞台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关键在于“通”,融通历史、沟通文脉、打通节点、连通景区、畅通渠道、沟通合作,以现有世界级品牌为资源,打造成渝文旅融合城市群,增强成渝经济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各地友好城市为节点,设立“一带一路”巴蜀驿站;以主题聚合为主,设计国内大循环旅游线路;以文化消费空间打造,满足城市多元化文化消费;以建设成渝大数据为依托,搭建文旅新经济智能化平台;以文旅新经济发展为动力,助推成渝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李明泉建议,丰富优质的文旅产品要优化旅游发展布局,整合跨区域资源要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着力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建设智慧景区,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旅游+”“+旅游”,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促进旅游与一二产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依托博物馆、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地、红色旅游景区等资源发展研学旅游,拓展旅游新市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

(何佳欣)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