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天文台拍到太阳系42颗较大的小行星

[焦点] 时间:2024-03-02 22:21: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85次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南方近日,天文台拍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通过甚大望远镜(VLT)拍摄到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42颗较大的到太小行星。这些天体的阳系清晰图像是小行星探索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天文学家了解太阳系中小行星的颗较起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的小行星《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小行星带是南方太阳系内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目前已经发现总数超过12万颗的天文台拍小行星。小行星带的到太存在是太阳系初期演化遗留的证据。此前人们对小行星的阳系详细观测很少,它们的颗较3D形状、密度等重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小行星主带中只有3颗大型小行星谷神星、南方灶神星和鲁特西亚星被拍到过非常详细的天文台拍图像。  2017—2019年间,到太法国马赛天文学实验室研究员皮埃尔·韦尔纳扎及其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拍摄的42个天体中,大多数直径都大于100公里。其中两个最大的天体是谷神星和灶神星,直径分别为940公里和520公里;而两个最小的天体司天星和澳女星直径大约90公里。  通过重建天体的形状,研究小组发现观测到的小行星主要分为两大类。有些几乎是完美的球形,例如健神星和谷神星;也有的具有奇特的“细长”形状,例如像“狗骨”的小行星克利奥帕特拉。此外,小行星的密度存在显着差异。4个密度最低的小行星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大致与煤相当;而密度最大的小行星灵神星和司赋星,密度分别为每立方厘米3.9克和4.4克,比钻石的密度还高。  这表明小行星的组成差异很大,可以为天文学家提供关于它们起源的重要线索。研究人员解释说:“我们的观察表明,这些物体自形成以来已经显着迁移。简而言之,只有这些天体是在太阳系的不同区域形成的,我们才能理解它们成分的巨大差异。”这些结果特别支持这样一种理论,即密度最低的小行星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偏远地区形成幷迁移到它们当前的位置。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