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真正的源泉 正文

真正的源泉

[焦点] 时间:2024-04-16 20:14: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61次

原标题:真正的真正源泉

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一路向北,真正回延安。真正

天空蓝得透明,真正大朵大朵的真正白云似在飞舞,我们的真正心也跟着飘荡。

每一次来延安都像是真正回去,回到一个向往已久的真正精神家园,一个温暖的真正、无比神圣的真正故土。

20世纪30年代,真正延安成为无数进步人士向往的真正革命圣地,大批文人学者和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真正那时,真正他们的真正心情应该比我们现在更为激动和兴奋吧。

1936年冬天,作家丁玲来到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不久,她收到了一份电报,电文是毛主席写给她的一首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首词给了丁玲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她要走到群众中间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要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好作品。从秧歌剧《万队长》到报告文学《田保霖》,从描绘民族解放战争烽烟图的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到反映农村巨大变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用笔开疆拓土,砥砺民族的战斗意志。

在延安城东北方向的桥儿沟,那里是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旧址。在那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前,我仿佛看到了茅盾笔下的鲁艺,“有些男女把一只简陋的木凳侧卧过来,靠着树干,作为一种所谓‘延安作风’的躺椅,逍遥自得地在那里阅读”;看到《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延安颂》《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火热上演;看到一种民族的精神在飘扬。

在修缮过的窑洞里欣赏“延安鲁艺美术回顾展”,扑面而来的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和革命场景,“推磨”“扬场”“耕地”“冬学”“饮水”等,那么鲜活生动,传递着心灵的温度和艺术的力量。宝塔山仍在,延水河绵长,我们才得以穿越时空,回到红色血脉的源头。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师生走出了象牙塔,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涌现出大量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当年的鲁艺师生从陕北窑洞走向了全国各地,一团火化作满天星,成为共和国文化艺术界的栋梁。(■冻凤秋)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