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过寿不能在3个年龄过,哪3个年龄?你知道吗?

[探索] 时间:2024-03-29 05:36: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0次

    俗语,老人又称“常言”,说过寿如其名,个年龄年龄就是知道那些流传甚广、简单易懂的老人话语,自古有很多俗语都是说过寿从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与生活息息相关,个年龄年龄涵盖的知道领域也很广泛。今天要聊的老人话题,就不得不提这句常言:“寿有三不过,说过寿后代福气多。个年龄年龄”那么,知道这其中的老人“三不过”指的是什么?想要知晓答案,我们先从中国的说过寿传统文化—“寿文化”说起。祝寿礼俗古代民间对寿诞礼的个年龄年龄重视程度很高,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庆贺仪式更为隆重。发帖寿诞之前的一个月,过寿之人的儿子向寿星请示后,便向亲友、同僚、门徒、佃户等人送出请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发帖”。请帖的写法也很有讲究:右上角写“谨遵家严(或母)之名,于某年某月某日祝家严(或母)花甲(古稀等)之寿,谨备薄酒一杯,请先生(或母)赐教。”在右上另起一行写上“光临”二字,左下角一排是发布时间。按照习俗,寿宴是万不可在寿辰之后举行的。寿礼比较隆重的寿礼,至亲、晚辈及受邀的人都要奉上贺礼,已出阁的闺女则要挑起礼包,除了贺礼之外,还要准备缝制衣裤鞋袜。衣服大多是天蚕丝做的,象征着长生不老和长寿;凡是用来祝寿的东西,都得带着一个“寿”字。寿桃是寿礼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但如果生日不在桃子成熟的季节,也可以用面粉做“寿桃”来代替。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寿礼,还会有寿联、字画等,像“松鹤图”、“福禄寿三星图”等。寿堂庆寿一般都是在寿星的府邸里办的,寿堂肯定是设在正厅里,中间摆着太师椅;一张寿屏,红纸金字,挂在寿堂的墙上。台门和正门上悬挂着彩球和彩带。寿堂张灯结彩,一根根大红色的寿烛上,雕刻着龙飞凤舞的“寿”字。八仙桌上摆有寿面、寿桃、寿糕、寿酒、寿笋等五福。桌子两边摆着万年青,松柏等。祭祖寿星的寿礼通常会持续三天。在正寿日,寿星要穿上寿衣,破晓之时,便要请“长生菩萨”;到了中午,还要请“列祖列宗”。在祭拜祖宗和长生菩萨的时候,还要燃放鞭炮和爆竹。拜寿寿宴开始之后,乐队奏乐,寿星入座,亲友也依次入座。家中小辈按照辈分、亲疏、尊卑的顺序,对寿星进行“三跪九叩”的拜礼,口中还要说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之类的祝词,并送寿礼。寿戏拜寿礼过后,大户人家还会专门请来戏班子,演寿戏庆祝。寿戏中的剧目多为传统的喜庆、欢乐和圆满,特别是戏尾往往以“大团圆”收场,以示吉祥。而寿戏通常也是连演三天。分寿寿宴过后,主家要将寿面、寿桃、寿果等“长寿品”作为回礼,分发给亲朋好友,也他们共享天年。旧时的“长寿品”大都是寿桃,寿面,寿糕,长生果,甘蔗等,而现在的寿礼则是方便面,蛋糕,花生,桃酥,巧克力,各样水果等。说完了“寿文化”,那什么年纪的人才开始过寿呢?花甲之年在古代,人们对自己的出生时辰十分重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即以年、月、日为准,以“天、地、日、月、时”为支数,合为八个字符,称为“八字”,“生辰八字”在古代被视为与“命理”密切相关。在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法”中,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正好配一周为六十年。这个被称为一个甲子,也叫花甲。所以,古人到了六十岁,就是到了“花甲”的年龄。人们相信,一甲子的寿命,就是人生命的圆满,六十岁之后呢,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六十岁过得生日,被称为“花甲寿、六十大寿”。当然,根据这“干支纪法”,还有“七十古稀,八十米寿”的说法。正如杜甫在《曲江》中所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的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稀”,意旨稀少,说的是七十岁的高龄在古代不多见,享高寿不易,所以,古人便开始六十岁之后做寿。三不过寿俗中,还要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习俗。第一,做九不做十。古人有云:九为极,十为足。任何事情都有满足的时候,满则溢,一旦超过十,就会有厄运降临。所以“十”这个字,就有了结束的含义,过整十的大寿,就像过了大限一样,非常不吉利。而在古人看来,“九”这个数字有着好的寓意,与“久”同音,意味着生命长久,寿命长久,所以,“九”字很适合用于祝寿。如六十大寿,都会提前一年来庆贺,俗称“做九”。第二,过“坎儿”在民间,人们通常把“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这几年被称为“坎儿”,一般都不会在这几年庆寿的。远古文明的产物《易经》中曾提到过,六为阴中之大者,如果是六十六岁的话,是阴盛阳衰的时候,古人在这个年纪会生不好的联想。而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句话也备受老人的关注。其实这个说法呢,是源于《河洛图书》。这本书籍记录着中国古代人对数字的尊崇拜。七十三,八十四就是从中河图五行中组合而成的,古人认为这两组数字是天地规定的寿尽之数。第三,父母在,不庆寿。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在古代,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很落后,女子分娩就如同鬼门关走了一遭,所以这后半句的意思就是,比起自己的寿辰,但不如更好的感激母亲,是她给了你生命。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现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开始延长。有些老人甚至都活到百岁之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是家中有这等高龄的长辈,一定要更加爱惜,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给后人带来福缘。结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不仅时刻牢记父母的年纪,还要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短暂时光。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