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中方回应

[百科] 时间:2024-04-25 09:12: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45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郭煦 黑龙江同江报道

  经历了鱼类资源逐年减少,走向族乡生产、小康生活水平徘徊不前的生活声声阵痛之后,赫哲族人在兴边富民政策引导下,赫哲走出一条超越自我的渔歌发展之路。

2020年6月13日,走向族乡街津口乡渔业村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玉林在制作鱼皮画。小康.jpg

  体验非遗 街津口乡渔业村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玉林在制作鱼皮画 摄影/郭煦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生活声声蓝蓝的赫哲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渔歌船儿满江鱼满舱。走向族乡”一曲《乌苏里船歌》将赫哲族人逐江而居、小康以渔为业的生活声声浪漫生活唱遍大江南北。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乡党委书记王利兵介绍,渔歌全乡有赫哲族537人,赫哲族贫困户18户、贫困人口26人,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

  一年四季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中的赫哲人,在经历了鱼类资源逐年减少,生产、生活水平徘徊不前的阵痛之后,在兴边富民政策引导下,终于走出一条超越自我的发展之路。

  关华东是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最早从事种植业的赫哲族人。提起这些年的变化,他感慨万千:“现在除了发展种植业,村里开发了旅游业,短短几年,渔业村就涌现出十多家赫哲族特色的农家乐饭庄,我也把家里改造装修,建起了民宿,现在民宿里有20多张床位,每年增加收入达到5万元。”

  昔日的渔业村,如今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人均年收入由2010年的8685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元,成为街津口乡6个村中的首富村。渔业村第一书记张继伟告诉记者,全村501人,赫哲族在400人以上,2018年9月以来,村里开发了玻璃栈道旅游,赫哲族特色红肠加工、鱼皮画制作等都开始火起来,2017年全村已经全部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

  如今,渔业村鱼皮衣、鱼皮画等传统工艺品的制作销售已成气候。走在乌日贡大街上,赫哲族传统工艺品制作坊随处可见。

  在渔业村,不仅能体验到过去赫哲族人居住的“木刻楞”“地窨子”“撮罗子”,还能品尝到他们独特的美味佳肴“塔拉哈”“杀生鱼”。现在,该村已有60多户农民从事餐饮娱乐、加工和销售旅游工艺品等。赫哲民族风情游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吸引大量来自国内外的观光客及民族研究和考察人员。

  渔业村富了,赫乡人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乡里建设了第四代赫哲族特色村寨,改善了赫哲群众的居住条件。新建了休闲广场和农产品市场,修了水泥路面,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对村主要街道和巷道进行了绿化,昔日的穷乡僻壤已经变成了风景秀丽、整洁干净、让人流连忘返的小城镇。

  如今,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特色,渔业村正在招徕越来越多的游客,自古传唱的渔歌以全新的方式得以演绎。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7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