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别样红 | 《红色娘子军》是怎样炼成的?

[知识] 时间:2024-04-25 17:30: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7次

原标题:琼花别样红 | 《红色娘子军》是琼花怎样炼成的?

提起海南历史中的女性传奇,在古代,别样黄道婆、红红冼夫人、色娘定安娘子自然不会缺席;而在现代,军样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炼成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师女子特务连必然首当其冲,无可替代!琼花就是别样这支女子特务连壮怀激烈、震撼人心的红红历史真实,经艺术创作后,色娘成为了红色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军样核心内容。

发现“娘子军”的炼成存在

50年前,我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工作,琼花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别样我深入到琼崖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和体验生活,红红创作了一篇题为《红色娘子军》的长篇报告文学,全文2.5万余字,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真实地反映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娘子军连的英雄事迹。此篇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广大读者好评。著名女将军李贞亲笔为本书写下《艰苦奋战的女英雄》读后感,并赞誉: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书,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在随后不长的时间里,文艺舞台上就先后出现了有关红色娘子军的电影、歌剧、戏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红色娘子军》也由此成为文艺舞台上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我在参加解放海南岛渡海登陆作战后,就留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做宣传工作。1956年总政治部决定在全军开展建军30周年征文活动,军区政治部领导让我负责做好这项工作。我在组织这项工作之外,考虑海南岛是老革命根据地,琼崖工农红军建立比较早,在战火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过去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很好宣传,所以也想在建军30周年这个时机,能够深入地挖掘一下,加以宣扬。

有一天,我在翻阅一本油印的关于琼崖纵队战史的小册子时,偶然发现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二十人。”全书仅有这一句话,其他再没什么别的内容记载。我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女指挥员、女英雄是很多的,可是作为成建制的完整的红军女兵战斗连队还没有听说过(当时我不知道红四方面军有一个妇女独立团和一个女工兵营),琼崖红军中有这样一个女兵连队是很可贵的,这是一个重大题材,应该下功夫挖掘。因此,我就把这个想法向军区政治部和宣传处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们听后都非常支持,并交待我可以把别的工作先放下,集中时间把这件事情搞好。

寻访活着的“娘子军”

领导的支持使我增加了信心,可当时只有一个线索,其他什么文字材料都没有。我就询问了在琼崖纵队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可是因年代太久他们都不了解情况。于是我找海南军区副司令员马白山将军,他是琼崖纵队的老领导,听了我的意图之后,非常肯定地说:“当时确有一个女兵连,你可以到乐万老根据地找到当年女兵连的人,并到区党委去了解一下有关情况。”根据白山将军的指示,我又到海南区党委见到肖焕辉书记,他同样肯定了女兵连的存在,并交代有关部门对我的采访给予帮助。因我不懂海南话,军区政治部的领导安排摄影记者王学海和我同行,并给我当翻译。

我们乘长途公共汽车先到了乐会县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告诉我们县妇联主任冯增敏就是一位老红军,可先找她谈一谈。第二天我们应约去妇联,见到了冯增敏。她高个子,大眼睛,当时年纪大约四十来岁,留着短发,皮肤黝黑,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经过交谈,得知她就是当年女兵连的连长,我们真是喜出望外,就这样开始了在乐会县长达一个多月的采访。

冯增敏的记忆力很好,也很健谈,由于过去从来没有人采访过她,几十年前红军女兵连的往事长期埋在心底,现在有区党委和军区派人来采访,她非常激动,那些往事像泉涌般迸发出来。她滔滔不绝,非常兴奋地讲了女兵连怎样成立、生活、工作、战斗,直到由于革命低潮的到来,女兵连不得不分散隐蔽以及和主力部队失掉联络后一些女兵在森林里艰苦跋涉的情景等等,她都讲得很具体。

当讲到娘子军的英勇战斗时,她手舞足蹈,慷慨激昂;讲到女兵连姐妹壮烈牺牲时,她沉痛地流下了热泪。我们也深深地被女兵连的英雄事迹所感动所鼓舞。由于语言不通和事隔年代太久,最初的采访比较困难,因为要弄清当时的情况,特别是重要的情节、细节、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人名、地名、物名,都相当吃力,有时只好让她写出来,或一起画一个图。

翻译王学海的普通话水准也不怎么高,有时为了把一件事情、一个地点、人物的一句原话搞得清楚准确,要花好长时间来琢磨研究。比如海南妇女的“定命”就是包办婚姻的意思,这两个字该怎么用。再比如女兵连打白匪炮楼时,挖地道用火烧,叫做“蒸团猪”,这几个字词怎么写、怎么用,我们反复地研究了好多次才定下来。由于冯增敏担任的职务比较多,工作很忙,采访很难集中大块时间,只能根据她的工作安排,挤出时间来谈,多半是在晚上进行的。有时为了弄清历史的真实情况,又经常把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向她提出来,请她慢慢回忆。就这样经过几个星期的采访,我们基本上把女兵连从成立、发展到解散的历程和其中的主要事件弄清楚了。

……

还原“娘子军“的故事

一个多月后,我回到海南军区把采访的情况上报广州军区。不久,广州军区就打来电话通知说娘子军连的题目已列为重点征文题目上报总政,要我务必把这篇东西写好。随后,根据领导的安排我又开始了第二轮的采访。

这次采访主要是找海南军区当年在琼崖纵队战斗过的老首长庄田和陈青山。在他们的安排下,我又专程拜访了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冯白驹将军。冯白驹在1930年时就是琼崖地区党的主要负责人,以后一直长期领导海南的革命斗争,为海南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委联系,我在从化温泉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领导人。在他的住处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

冯白驹身躯高大,面色红润,讲话声音洪亮,普通话讲得很好。他在采访中说:当时琼崖特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扩大红军,把琼崖各地红军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下辖3个团。当时在红军中已有女兵,为了唤起妇女的觉醒,壮大革命力量,琼崖特委决定吸收更多的妇女到红军中来,先成立一个女子特务连,以后人多了还可以成立第二连、第三连。这件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各县都推选人送来,妇女主动报名参加红军的人很多,连的干部是经过特委审批的。女兵连成立以后,表现很好,作战很英勇,在海南人民特别是妇女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妇女参加革命斗争。

“红色娘子军”星火燎原

……经过这几次采访,前后历时大半年,我对琼崖红军女兵连的情况基本上都掌握了,材料比较丰富了,便开始酝酿和构思征文的写作提纲。

……

征文写作最难的一个问题是女兵连的名称和文章的大标题怎么定。当时,琼崖战史的小册子上写的是女兵连,冯白驹讲的是“女子特务连”,我想从更大的主题和背景上来考虑,就确定了《红色娘子军》这样一个大标题。红色寓意着革命,文章主题表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的觉醒和中国工农红军中女兵的飒爽英姿。为了尊重历史的真实,我在文章中采用了“娘子军连”“娘子军”这样一些习惯的提法,从大方面来说这不违反历史的真实性,这样就把标题和文章的内容统一起来了。按照这个方案,我集中时间和精力,非常投人地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充满了激情,在写一些具体的情节时曾多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文章写好后,我送给军区有关的领导审阅,他们都认为写得很好。我又带着文章去征求冯增敏的意见。她看后感动地说:“想不到你把我们女兵连的事迹写得这么好,我代表女兵连牺牲的和在世的同志感谢你!”

我写的《红色娘子军》上报广州军区后,由军区报送总政,经过逐级审阅后,很快就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红色娘子军》发表后,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上海文艺出版社把这篇文章编辑出版了同名的单行本,收入工农兵创作丛书,仅在1958年12月至1959年3月,就先后两次印刷,共发行6.2万册;《中国青年》杂志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星火燎原》也把本篇收入进去;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来函要我改成电影剧本等。

……

红色娘子军的光荣历史,是海南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中国妇女的光荣和骄傲,是中国军队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情结。

(选自2007年第3期《军事历史》,原题为《关于创作〈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回顾》。有删节。)

电视剧《红色娘子军》海报 (资料图)

电视剧及长篇小说《红色娘子军》创作谈:

海南女性的壮丽史诗

■ 晓剑

提起海南历史中的女性传奇,在古代,黄道婆、冼夫人、定安娘子自然不会缺席;而在现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师女子特务连必然首当其冲,无可替代!就是这支女子特务连壮怀激烈、震撼人心的历史真实,经艺术创作后,成为了红色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核心内容。

儿时,电影《红色娘子军》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中国有个长满椰子树的海南岛,也许这就是我最终能够在海南岛生活后半生的前奏和潜移默化的灵魂铺垫。

海南建省的那一年,我登陆天涯,落户琼州,出于作家、记者的天性,我很快用各种方式环岛考察或采风,以便捕捉文学信息和创作灵感。在琼海,没想到竟然碰到了还活着的红色娘子军女战士,从她们嘴里,我听到了悲壮、惨烈、不屈的个人经历,也了解了更多那个时期的背景和曲折故事。我发现,这些亲耳获知的信息里面所包含的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远远超越电影《红色娘子军》里的描述,准确地说,大革命时期及以后,发生在投身革命的海南女性身上可歌可泣的案例太多了,90分钟的电影无法更丰富更详实地表现出来,需要更大的时间跨度和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才能完成。我觉得,作为一个革命后代,我有责任用手中的笔,在经典电影的基础上,为娘子军们的完整记忆做点什么。

长篇小说《红色娘子军》书影。(资料图)

没过多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海南岛接待了电影《红色娘子军》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女士及南霸天的扮演者陈强先生,在大海边散步时,他们有许多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感慨,其中自然也包括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他们对未能拍摄《红色娘子军》的续集感到遗憾。这一下子触动了我,让我做出决定,一定站在新时期的高度,写出《红色娘子军》的续集,通过记述红军女战士更多的故事,更全面歌颂、塑造海南女性的红色形象,让她们真正成为海南岛的又一部史诗。这成为了我一个时期的诉求,自然也就是人生的一个夙愿!

由于掌握了大量素材,剧本创作基本顺利,珠江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看到剧本后,立刻列入拍摄计划。最终,由于一些版权方面的问题,当时不能批准拍摄《红色娘子军》续集。但讴歌海南妇女投身革命洪流的宏大题材,又绝不能放弃,因而经过深入研讨,我对剧本进行了修改,海南妇女为了改变受压迫的命运而誓死拼搏的内容不动,但把历史背景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女主角的名字也不叫琼花,至于影片的名字,改为《复仇的女人》,经女导演王薇执导,全部镜头在海南岛完成。上映后反响强烈,据羊城晚报报道,上座率超过当时火爆的好莱坞大片。尽管最终未能直接以《红色娘子军》的续集展示于众,有些遗憾,但为海南优秀妇女树碑立传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俗话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久之后,当广东著名作家郭小东找我,说他已与红色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编剧梁信老前辈签约,获得将电影《红色娘子军》剧本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的授权并愿意与我合作时,我有什么理由不欣喜呢?

于是,我再一次翻阅大量资料,再一次深入琼海采访,写出初稿,请梁信老前辈审阅,请党史部门审查,三次修改之后,时长10倍于电影《红色娘子军》的20集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终于制作出来,故事更为震撼,情节曲折,人物也更为饱满。电视剧《红色娘子军》从创作开始便备受关注,并在北京电视台和海南电视台联合首播。

我抒写海南女性史诗的心愿终于又迈出了一步。

在电视连续剧拍摄的同时,为了让海南女性的史诗更为厚重,宣传面更为广泛,我和郭小东又将剧本创作成为了长篇小说,加入了当代人对历史从未知到深知的复杂过程,放大了红色基因的遗传信号,在电视连续剧播出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来,《红色娘子军》的电视连续剧和长篇小说均被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收藏。我坚信,这些文艺作品必将和海南优秀女性共存。(刘文韶)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