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40年|海口施茶村:打造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样板间”

[休闲] 时间:2024-03-29 18:58: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50次

原标题:经济特区40年|海口施茶村:打造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样板间”

新海南客户端、样板间南海网、经济南国都市报8月31日消息(记者 韩星)乡村振兴,特区村美民富。年海8月31日上午,口施康“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茶村村振了解施茶村乡村振兴样板间的打造代乡打造过程。

走进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样板间村道两边是经济火山石垒砌的围墙,两旁三角梅开出了红艳艳的特区花朵,幽静整洁的年海农家庭院里,花梨树长出了嫩绿新叶;火山石斛园里,口施康村民正在树下劳作,茶村村振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打造代乡画卷。

在“施茶人家”村志馆前面的样板间广场上,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显眼地印刻着“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这句话深深铭记在施茶村干部群众心中。

村志馆不仅记录着施茶村的由来和发展大事记,还保存展示着以前村民用过的马灯、水缸、算盘、鱼篓等“老古董”。外墙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标语格外耀眼,成为施茶村的发展理念和真实写照。

“以前,都说施茶村穷得只有石头,现在我们靠着石头走上了小康路。”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义乾向采访团讲述了该村的蝶变之路。

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义乾向采访团介绍施茶村发展情况。吴廷舜 摄

早期的施茶村是一个缺水、土地贫瘠的贫困村庄,通过党建统领,引进石斛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致富路。2015年,施茶村党员干部带着村民一起,结合“土少石头多,黄山堆乱石”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石斛种植产业,成立了施茶村石斛种植合作社。一年之后,合作社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每月工资数千元不等。到了年底,村民人均收获分红1000元。仅仅一年,施茶村全村宣告脱贫,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此外,施茶村还筹钱打通了贯穿8个自然村和火山口公园30多公里的旅游道路,接着又美化村貌、安装路灯、亮化庭院,搞起了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餐饮。30多名回村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延长产业链,开发出了石斛茶,以及石斛酒等深加工产品。如今,靠发展产业,施茶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石头村”也变成了富裕村。

“从种植、深加工再到旅游观光,我们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的‘点石成金’路。”洪义乾感慨。

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义乾带采访团走访石斛产业园。吴廷舜 摄

在发展中,村子始终不忘“充电蓄能”。 施茶村文化室的农民学校内,大学生村官李华燕介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在施茶村开设了乡村旅游管理的大专班,报名的人数有一半都是村民,我们也正在联系学校准备在这里开个涉农领域的中专班,组织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党支部也会定期邀请专家来开设专题讲座。”

“农民学校的做法非常好,助农培训里有中专班和大专班,根据村民学历做了细分,不仅增强技能,也拓宽了村民求知的渠道。”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记者钟义见对施茶村发展助农培训的举措赞不绝口。

8月31日上午,“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吴廷舜 摄

目前,施茶村下辖的8个自然村正在打造一村一品。洪义乾笑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分红,村民生活年年提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样板间。”

8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中,施茶村赫然在列。今日的施茶村,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乡村振兴中把路越走越宽。(韩星)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