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剧关切乡村文明 花鼓戏《若河》打动商洛人的心

[探索] 时间:2024-04-19 07:46: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13次
“乡里合作土变金,戏剧乡村戏 一家有事四邻帮,关切远亲不如好近邻”“家风正 家道兴盛,文明和顺美满方安好,花鼓河打家风差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生灾祸。动商的心”当中华传统美德、洛人乡风文明真谛被悦耳动听的戏剧乡村戏花鼓戏,用简单易懂的关切群众语言唱给戏台下座无虚席的群众,剧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文明掌声。

6月13日晚,花鼓河打商洛花鼓戏《若》率先与当地群众见面,动商的心2小时10分钟之久的洛人演出现场,无一人离席,戏剧乡村戏看到主人公多次救助乡村老人的关切感人处,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文明观众不由潸然泪下。谢幕后,仍有不少观众聚集在台前,三三两两讨论剧情和感悟。“说得就是咱老百姓的事情,唱得都是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词儿。”65岁的商洛市民薛老先生意犹未尽的说。

商洛花鼓戏《若河》,由国家一级编剧徐小强执笔并担任导演,带领众多青年演员和乐队人员参与演出,陕西西安、商洛等地的老中青三代戏曲人才同心共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得一部以乡村养老为切口,关注当下乡村振兴大蓝图的现实题材戏剧。讲述了主人公若水排除万难、历经万苦办养老院的故事,刻画了半个世纪的一幅世相百态图,宣扬了古圣贤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重要思想,阐明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深刻道理。

值得一提的事,为突出浓厚的商洛地域特色。在舞台呈现上,主创团队别出心裁的将“商山四皓”“摩女跑云云”“洛水谣”“编帽曲”“渔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其他非遗,融入其中,组成非遗矩阵,呈现出多元态的生动表达。

据了解,从2021年起,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便立意采风,历经两年时间,组织专家开展了6次创作研讨会,逐步打磨提升剧本,并于2023年初开展了二度创作,才精心捧出。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为加快‘一都四区’、‘康养之都’打造发挥积极作用,由我局策划、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负责创作编排了商洛花鼓现代戏《若河》。在剧本创作上,突破了以往戏剧对英模人物塑造手法,没有高大全,没有概念化,而是注重文学性、生活化、接地气。用商洛花鼓讲好商洛故事,源源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德峰说。

“文明的根基,实际上就是传承文化,尤其是现在的国家视角就在人民群众身上,对于乡村振兴这个大时代议题中的乡风、养老等事项的关切,是非常有时代性的。而且在语言上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语言特色和风格,事件选择也非常贴近老百姓,和观众的情感能打通得顺畅。昨晚的演出效果就是证明。”国家一级导演杨珺对此深有感触。

文艺评论家、原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认为,商洛有两大文化品牌,以贾平凹、陈彦为代表的文学,和陈正庆、田井制等为代表的戏剧。用好这两张牌,讲好商洛故事,关切家国社会、现实题材,传承中华美德、传播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现在老龄化是全社会都要关心这个问题,而目前写这类题材的戏曲还是比较少,所以这个戏题材方面特别突出。”丁科民说。

“总书记一直在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我们的戏剧就是要跟着时代呼吁走,守正创新。特别是这个戏前面还加了一个红军烈属,把传统文化跟红色基因融合了起来,在思想上非常深刻。”

而谈起创作初衷,该剧导演、编剧徐小强颇有感触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我们将这些美德渗透到当代年青一代人的思想中,以文化人的作用方显示。我还是想用真实的语言特点、故事情节,把真实的社会展现出来。整体故事的细节真诚动情,大喜大悲,没有富丽堂皇的雅言之词,更没有无病呻吟式故事情节。我相信,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若河》一剧定能成为叫的响、留的住、传的开的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