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暨国际陶瓷柴烧作品展开幕

[综合] 时间:2024-04-18 00:33: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0次

原标题: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暨国际陶瓷柴烧作品展开幕

今天上午,第届“柴烧·溯源·承启”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暨国际陶瓷柴烧作品展在位于松江的上海上海清控人居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柴烧艺术家的国际国际原创柴烧作品。入选作品形式丰富,陶瓷陶瓷涵盖实用生活器皿、柴烧柴烧雕塑、艺术陶艺、节暨装置等艺术形式;风格多元,作品展开有传统柴烧、第届吉州窑木叶天目、上海建窑窑变、国际国际实用主义、陶瓷陶瓷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柴烧柴烧既有西方当代艺术设计,艺术又有东方传统美学设计,节暨将呈现当代柴烧艺术的最新发展,为广大柴烧艺术爱好者提供一次国际化视野的柴烧文化之旅。

本次展览作为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清控人居联合承办,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协办,并得到清华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陶瓷研究所的学术支持。

据了解,“柴烧”是艺术节定义的陶瓷区别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精准烧制的陶瓷产品的本意。柴烧陶与原始、手工、泥土的自然之趣紧密相连,把地域文化的芬芳与艺术家的心手巧智糅合在一起。然而,这种原本粗放普遍的造物方式,却在工业化生产中逐渐走向衰落。

“溯源”是指通过艺术节庆交流的方式,追溯本源,让这种与人类相伴久远的传统技艺重新得以发掘、保护和推广。活动主办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国际柴烧陶瓷艺术节这一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让世界艺术得以交融互鉴,也可以让更多濒临灭绝的“人间国宝”重新焕发时代光彩。“这是身处城市的陶瓷艺术家们的责任,也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这一盛会的初衷。”

交流互鉴是为了更好的“承启”。在艺术节这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陶瓷艺术家参与到传统柴烧艺术文化与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同时,中国传统柴烧工艺与当代国际陶瓷文化思想的相互碰撞,世界多元文化、视野、奇技、思维启迪着每一个参与者,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柴烧艺术及工艺的创新发展。

本次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邀请了国内外十余位行业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委严肃、公平、公正的评审,从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英格兰、西班牙、挪威、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阿根廷、秘鲁、希腊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柴烧艺术家的近210件套原创柴烧作品中,最终评选出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10名、优秀奖30名、传承奖36名,并予以展出。

金奖获得者两名分别为:沈载千(韩国)《手工陶艺“鸭子”》、邱一峰(中国)作品《根》系列。银奖获奖者五名分别为:李立宏(中国)《货币战争》、羽石修二(日本)《窯変広口花器》、孙波(中国)《涸》、杨帆(中国)《秋淳》、李·麦德曼(美国)《手工陶艺“向日葵”》。铜奖获得者十名分别为:张启军(中国)《祥》、李新一(中国)《祥云》、李钟昌(韩国)《无釉坛子》、张银超(中国)《飞流》、丹妮拉·皮库里扬(克罗地亚)《nest》、索尼娅·赛思颇德斯·洛塞尔(秘鲁)《柴烧手工陶艺》、郑斌(中国)《断山流水》、艾欧斯菲娜·考斯玛(希腊)《柴烧手工陶艺“人体”》、李俊(中国)《牛》、维诺德·达洛兹(印度)《手工陶艺》。

活动当天,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柴烧与教育的融合”的主题论坛,旨在以陶艺教育为本,汲取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维度形成的优秀陶瓷文化,推动中国传统陶瓷柴烧艺术创新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越窑秘色瓷研究所所长闻长庆,韩国著名陶艺家、圆光大学博士生导师郑东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游宇,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李正安和上海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主任陈光辉,分别以“柴烧秘色窑”“中国柴烧与世界陶艺”“弘扬东方美学,发扬柴烧艺术”“酷乐与柴烧”和“环保背景下的柴烧价值”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以及艺术分享。

(王佳燕)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