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四川脱贫攻坚英雄】 坐着绿皮火车来扶贫 他帮喜德打造“彝族金耳之乡”

[百科] 时间:2024-04-26 12:55: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40次

原标题:【致敬四川脱贫攻坚英雄】 坐着绿皮火车来扶贫 他帮喜德打造“彝族金耳之乡”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杨林

杨林(中)在扶贫一线

杨林指导村民开展种植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2日讯(记者 陈淋)“很激动!致敬着绿之乡很高兴!川脱车扶”4月22日上午,贫攻皮火贫帮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坚英金耳捧着四川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雄坐喜德荣誉证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杨林的打造思绪又回到山高路远、道路崎岖的彝族凉山州喜德县。他在当地开启的致敬着绿之乡食用菌扶贫新模式,正成为百姓创收致富的川脱车扶重要支柱。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贫攻皮火贫帮这份荣誉,是坚英金耳杨林扶贫之路的见证。

喜德县是雄坐喜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对口帮扶地,这里的打造田间地头,不知留下了杨林多少个足印。彝族作为学校扶贫专家团的致敬着绿之乡一员,杨林的双肩一边挑着教学任务,一边担着扶贫地的农业产业。为了不耽误这两项重要工作,杨林常常是白天还在成都的校园给学生上课,晚上又乘坐绿皮火车赶到喜德。

杨林见过无数次凌晨5点的喜德。顾不上休息,他立马上山开展技术服务。马不停蹄地忙碌一整天,他还要乘坐当日晚上8点的绿皮火车返回成都。成昆线上的绿皮火车,也见证着杨林这一路的付出与收获。

依托农业科技优势,精准结合大凉山实际,杨林努力寻找突破口,采取了“政府集中制袋,农户分散出菇”的食用菌扶贫新模式,通过在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来使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他指导喜德县甘哈觉莫村建立15亩标准化大棚,试种植羊肚菌,获得成功。“每亩有400斤产量,以平均每斤100元价格销售,老百姓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杨林算了这笔帐。

为了拓宽当地百姓的增收渠道,杨林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水样及土壤等的检测与分析,又确立了在当地发展食用菌(金耳)为主导产业的思路。“我们在喜德县开启金耳试种工作。”杨林说,从母种、原种、栽培种,一直到栽培袋出菇,我们进行反复的试验和调试。可是,由于环境条件等原因,试验反复失败。杨林也曾想到过放弃,但很快这个念头就打消了。他从每个技术环节展开摸排式的检查,终于找到了突破技术的关键点。历时4个多月时间,杨林终于使金耳在凉山州喜德县试种出菇成功。这次出菇标志着杨林及团队掌握了金耳在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金耳在喜德县当地的本地化栽培,协助当地政府确立把高原“金耳”作为区域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国内“彝族金耳之乡”,形成区域支柱性农业产业的产业发展目标。

杨林说,目前,高原“金耳”试种已成功,协调到位产业资金600余万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他又算了一笔账: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年生产“金耳”可达50万袋以上,年产值逾700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

“作为农业院校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能在一线干农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觉得很高兴。”杨林说,国家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希望立足自己的专业,扎根生产一线,用农业科技帮助农户致富,将当地的农业产业做起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陈淋)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