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巴以冲突,何以至此? 正文

巴以冲突,何以至此?

[焦点] 时间:2024-03-29 08:23: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3次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在我们的国庆假期刚刚结束时,世界的何至另一端却突然陷入了纷争。据多方报道,巴以冲突当地时间10月7日,何至巴勒斯坦的巴以冲突武装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色列措手不及。何至这是巴以冲突巴以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冲突,且发生在“赎罪日战争”(Yom Kippur War)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何至五十周年。

哈马斯发言人哈齐姆·卡西姆强调:“以色列占领行动达到入侵以来的巴以冲突顶峰。只要以色列在推动战争升级,何至停火是巴以冲突不可能的”。据BBC的何至最新报道,哈马斯发动突袭后,巴以冲突双方死亡人数已逾千人。何至其中以色列有超过700人丧生,巴以冲突巴勒斯坦方面有400余人丧生。

七十多年来,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不断,和平难以达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在音频节目《冷战的故事》中,对这片土地上的纷争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梳理。他以1948年到1982年发生的五次中东战争为线索,谈论冷战对中东的影响。

这五次战争主要发生在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但也有美苏等其他国家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巴以问题或阿以问题是一个持续的难题,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冲突频发的今天,和平的条件究竟是什么?

01.

01.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建国

二战结束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简称巴以冲突)所代表的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简称阿以冲突),被认为是中东冲突的主要症结之所在,也是五次中东战争的核心问题。

巴勒斯坦既是一个地区的名称,也是阿拉伯民族中一个族群的名称。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和人类历史的灿烂文明。

一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天的约旦王国),西部称巴勒斯坦,包括今天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了长达近2000年的所谓“大流散”。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犹太人开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了骇人听闻的暴行,屠杀了超过600万犹太人。战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的国土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犹太国国土约占57%,犹太国国土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1948年5月,根据这项决议,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但是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巴勒斯坦国迟迟未能诞生。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犹太人在全球人口中的比例不到0.25%,却获得了全球22%以上的诺贝尔奖。共产主义思想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是犹太人,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等天才人物也出自犹太民族。

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是唯一的发达国家,也是唯一的西方式民主国家。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理,是被称为“以色列国父”的政治家戴维·本-古里安。他带领以色列在第一、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取得胜利。他通过向联邦德国索要赔款,充实了以色列的国库。同时他也从海外吸引大批犹太人加入以色列,获得了西方国家的重要支持。

17世纪起,阿拉伯世界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少数国家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二战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继取得独立。阿拉伯国家有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等不同的政治体制。阿拉伯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对较为单一,石油、天然气、旅游、农牧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一提起中东和阿拉伯地区,人们马上会想到石油。巴勒斯坦是落后的农业地区,只有少数加工业。巴勒斯坦问题的核心不是石油,不是经济,而是民族宗教和领土,以及包括大国争霸在内的地缘政治。

02.

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为立国而战

纵观历史,五次中东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结果都不相同,但都围绕着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争端。

犹太人指责阿拉伯人是“抢夺犹太人祖先财富的强盗”,而阿拉伯人则批评犹太人是“鸠占鹊巢”。从阿拉伯人的视角来看,对抗以色列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守护宗教信仰的正义之战。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不是穆斯林,但纳粹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后果要由巴勒斯坦人来承担,这太不公平了。

然而从以色列人的视角出发,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故乡,是他们的“圣地”、“应许之地”,因此保卫联合国给予的这片土地,是一场结束千百年流亡、重返故里的立国之战。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就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三天以后,苏联也宣布承认以色列,并很快设置了驻以色列大使馆。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在以色列宣布立国的第二天,由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五国组成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军队大举进攻以色列,标志着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开始。

阿拉伯国家联盟军队士气高昂,一路挺进,而刚刚组建的以色列武装部队措手不及,国家各职能机构也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在战争初期,阿拉伯方面取得大胜,埃及军队控制了巴勒斯坦西南部,约旦军队控制了中部,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控制了北部。

就在以色列即将亡国之际,美国积极在联合国开展活动,要求阿以双方暂时停火谈判。5月29日,双方通过了停火决议。以色列借此喘息之机,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武器,还有一些海外犹太人前往以色列参加“卫国战争”,参加过二战的一些美国老兵以志愿军的名义,协助以色列建立海军、空军,武装力量迅速提升。

长达四周的停火时间给了以色列军队反攻的机会,停火期满后,以军率先发起进攻,迅速扭转了局面。由于阿拉伯国家内部对于是否参战立场不一,军事准备不充分,在战场上各自为政,加上当地的巴勒斯坦人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组织,阿拉伯联军很快就丧失了斗志。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签定停战协定。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及为主力,埃及一认输,其他参战的阿拉伯国家也随之签订停战协议,被赶出了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大获全胜而结束。但是,美国因为公开支持以色列,从此和阿拉伯世界结下了怨恨。

03.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叫苏伊士运河战争,始作俑者是英国和法国。交战双方,一边是埃及,另一边是英法两国和以色列。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极大地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运河自1869年正式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确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二战结束后,英法两国势力日渐衰弱。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埃及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别从埃及撤军,英军于1956年6月全部撤离,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资本所控制。

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水坝是一项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纳赛尔执政后,在1952年开始了新坝的设计,起初美国答应就此贷款2.7亿美元。1956年5月,纳赛尔的一则声明激怒了美国,加上水坝项目的实际费用已经远超预算,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6年7月撤回了美国对阿斯旺大坝项目的所有财政援助。英国也马上宣布撤回对大坝工程的援助,受制于美英两国的世界银行的贷款允诺也随之取消。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对于西方撤回对大坝的援助,纳赛尔采取了强硬回击——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庄严宣告:“我们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头颅,我们的骨头,我们的鲜血挖掘了苏伊士运河。钱是我们的,苏伊士运河也应当是我们的。我们将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利润来建造阿斯旺大坝”。纳赛尔公布了国有化法案,并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所有资产冻结,用运河盈利筹措阿斯旺大坝的费用。埃及还关闭了以色列的航运河段。

在纳赛尔做出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决策后,英法两国按捺不住了,为了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了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但它们的提议遭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美国其他和平解决争端的外交努力也无功而返。

此时正忙于处理匈牙利事件而难以脱身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美国政府既面临苏联要求苏美联合行动制止英法动用武力的要求,又面临英法要求保证北约组织团结的压力,左右为难。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避开美国,暗中勾结以色列,准备对埃及发动一场军事进攻。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红海北端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法国和以色列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伞兵降落于埃及的西奈半岛,抵达战略要地米特拉山口,为地面部队的入侵铺平道路,苏伊士运河战争正式爆发。

在联合国,以色列坚称其行为是为了自卫,是为了应对来自加沙和西奈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伪装中立的英法两国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在12小时内停止武装行动,并从苏伊士运河东西两岸各自后撤10英里,否则英法将进行武力干预。

英法的这一要求实际上就是要埃及放弃西奈半岛和苏伊士运河,遭到了纳赛尔的断然拒绝。埃及正式断绝与英法的外交关系,查封了两国在埃及的银行,并接管了两国在埃及的石油企业。英法这时也撕破了脸。10月31日,英国和法国的飞机从地中海的航母以及塞浦路斯、马耳他的基地起飞,轰炸埃及的机场、防空系统和基础设施。不久之后,英法部队在运河区的北端登陆。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于11月2日通过了美国提出的第997号决议,要求埃及、以色列、英法各方立即停火,将所有部队撤到停战线的后边,实施武器禁运,并重新开放已被封锁的苏伊士运河。

11月5日,苏联向英法以三国发送外交照会和最后通牒,宣称如果不停止侵略行为,将采取军事措施,包括核打击。美国不愿让苏联唱独角戏,还想讨好阿拉伯国家,所以向英国施加政治和财政压力。

英格兰银行在开战之后的三天内就损失了4500万美元,而且石油供应因苏伊士运河关闭而受到限制,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也被美国挫败。亲美的沙特阿拉伯对英法实施石油禁运,其他北约成员国也拒绝把从阿拉伯国家获得的石油转售给英国或法国。

英国在强大的压力下选择了妥协。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在既没有与法国协商,也没有通知以色列的情况下,于1956年11月宣布停火。接着,英法以三国分别于1957年3月之前完成了从埃及的撤军。

但是在撤军之前,以色列军队全面摧毁了西奈半岛上包括公路、铁路、通讯设备在内的基础设施。1957年4月,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航运。至此,持续大半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终于结束了。

苏伊士运河危机推动了英法两国的殖民帝国加速瓦解。美苏两国在危机期间没有相互拆台,共同成为真正主宰中东的力量。苏联通过支持埃及,借助纳赛尔的威望,开始深化与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在中东的影响力,成功地转移了西方阵营对于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注意力。

埃及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来维持阿斯旺水坝工程,1958年苏联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工程造价的资助、工程师和重型机械。苏联还意识到,使用核威胁是实现外交目标的有效工具,自此便逐步走进与美国的核军备竞赛。苏联的核攻击威胁和美国对法国的“背叛”行为,让法国下定决心,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并且于1966年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司令部。

对埃及来说,虽然在军事上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使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核心力量,纳赛尔也成为阿拉伯世界传奇般的英雄和领袖人物。

04.

阿以冲突与美苏在中东的相互制衡

苏伊士运河危机结束后,以纳赛尔为代表人物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又称“泛阿拉伯主义”)开始上升。它的中心思想是颂扬阿拉伯民族、语言及文学,谋求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统一。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宣告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这是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初步尝试,但结果并不成功。1961年叙利亚宣布独立,阿联名存实亡。

埃、叙分裂后,纳赛尔致力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建设。1962年纳赛尔明确提出在埃及建立“阿拉伯社会主义”的主张。他说,“阿拉伯社会主义”主张信仰伊斯兰教、实行全民民主,反对暴力,消灭剥削。纳赛尔还推行经济改革和土地改革,加速工业化,在外交上更加靠近苏联。

这时,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1964年,阿以双方围绕约旦河水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竞相破坏对方的水利工程和设施。同时,阿拉伯世界内部的争斗也在加剧,中东分裂成以纳赛尔为首的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权,和以沙特为代表的保守君主制国家两大阵营。埃及亲苏,沙特亲美,阿拉伯内部的冷战与美苏冷战相互交织。

另外,在相对激进的阿拉伯国家里,叙利亚也另立山头。叙利亚的执政党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也是一个泛阿拉伯主义的政党,总部设在首都大马士革。它在好几个阿拉伯国家都有分支,在1963年复兴党分别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取得了执政地位。

美苏两大阵营在中东竞相扶植代理人,相互制衡,加剧了阿以之间的军备竞赛。苏联希望利用阿以冲突,扩大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地中海获得军事基地以抗衡美国。

而美国则既保持与沙特和约旦等保守政权的友好关系,也努力缓和与埃及、叙利亚等激进政权的紧张关系。但美国毕竟是以色列的主要武器供应国,承诺了保障其安全的义务,所以总体上是以色列的靠山。

为了维持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纳赛尔对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一是与叙利亚签订共同防御协定,支持巴勒斯坦的法塔赫等组织对以色列展开游击战;二是要求在西奈半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关闭蒂朗海峡;三是同约旦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在以色列看来,这些都构成埃及对以色列领土的军事包围。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1967年6月5日,借着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军队对以色列定居点发动炮击的机会,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发动闪电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只维持了六天时间,因此也被称为六日战争。

以色列控制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大获全胜。阿拉伯世界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六日战争被阿拉伯人视为一个奇耻大辱,埃及的领导地位受到削弱。纳赛尔心力交瘁,从此健康状况也开始恶化。

从1968年起,埃及不断强化军事力量,与以色列开展了持久的消耗战,以期收复失地,这就导致埃及经济不堪重负,领导层内部也出现矛盾。1970年9月,约旦王国军队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爆发流血冲突,巴解组织一半以上成员牺牲。纳赛尔十分痛心,立即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紧急会议,进行调解。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使纳赛尔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2岁。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试图通过跟美国建立积极的关系来向以色列施压,要求以色列归还领土。但是这一时期是冷战的缓和期,美苏两国都希望保持阿以双方“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

美国继续向以色列输送先进的军事装备,让萨达特十分失望,转而与苏联在1971年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但是勃列日涅夫对埃及的军事援助请求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美苏缓和局势下的中东态势让阿拉伯国家丧失希望,社会动荡,人心涣散。萨达特最终得出“必须通过军事行动来打破僵局”的结论。

1973年10月6日在萨达特指挥下,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太教历最神圣的日子“赎罪日”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次战争被以色列称为“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斋月战争”或“十月战争”。

埃及和叙利亚经过周密准备,首战告捷,阿拉伯民心士气为之大振。以色列军方因轻敌而措手不及,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军队全面动员起来。双方在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等战略要地展开激战。苏联和美国分别对交战双方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的援助行动让以色列在紧要关头扭转了战局。18天之后,这场战争宣告结束,双方都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活动,彻底激怒了阿拉伯国家,自此联合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从而导致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

《大空头》

《大空头》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失利之后,萨达特认识到依靠苏联,彻底打垮以色列的目标是达不到的,于是在外交上推行“积极中立”的不结盟政策,试图用和平的手段收复失地。1977年11月,萨达特作出惊人之举——访问以色列并在其议会发表了演说,成为第一位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领导人。

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卡特政府的斡旋下,埃以双方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持续30多年的战争状态,使中东地区消除了一大隐患。埃及收复了部分失地,以色列则获得和平保证,这就是“以土地换和平”。

1978年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获诺贝尔和平奖。萨达特指挥“中东战争”收到人民拥戴,但作为勇敢的和平使者,却遭到部分人的痛恨。1981年10月,萨达特在阅兵式上被极端分子开枪刺杀,享年63岁。

第五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以它驻英国大使遭到巴勒斯坦人枪击为借口,与黎巴嫩政府的基督教派系结盟,于1982年6月6日出兵黎巴嫩,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疆土。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同约旦政府发生冲突,将它的基地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同黎巴嫩的基督教势力发生冲突,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并构筑军事设施,成为“国中之国”。

1982年6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军立即停火并从黎巴嫩无条件撤军。战争期间,由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长枪党基督教民兵组织,对在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了惨不忍睹的大屠杀。经过五个月的谈判,1983年3月以色列同黎巴嫩签署了协议,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证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无法彻底打垮对方,必须和平相处。从表面上看,阿以冲突(包括巴以冲突)是双边的对抗。事实上,双方内部都有政见不同的派别,形成了多层博弈。

从表面上看,美国和其他西方势力一贯支持以色列,而冷战时期的苏联、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站在巴勒斯坦一边。其实,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并不是营垒分明的。

七十多年来,阿以冲突持续不断,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或许,关键问题在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否成为领土边界清晰、政治上相互承认的两个主权国家。但是,双方在领土划界、耶路撒冷的归属、巴勒斯坦难民等一系列问题上难以达成妥协。巴勒斯坦问题是困扰世界和平、引起大国纷争的永久性难题。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