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人死亡的豪赌,巴以冲突重回“杀戮模式”?

[焦点] 时间:2024-04-18 11:08: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63次
文|齐然

编辑|王海燕

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当地时间上周六上午对以色列南部发起大规模进攻时,杀戮模式位于加沙边境附近的超千一幕可能是这一切最残忍的一个注脚:正在雷伊姆基布兹(Kibbutz Re'im)外的沙漠中参加“超新星”(Supernova)梦幻电音音乐会的上千名青年男女和杀入以色列境内的哈马斯武装人员撞了个正着。

和大马士革市民或基辅市民在日常面对防空警报后的人死休闲不同,如果没有天上的豪赌火箭弹痕迹和射击着的武装分子,这里看起来本来和里约热内卢的巴冲迷幻音乐节,或是突重美国沙漠里的火人节狂欢都属于同一个世界。一圈儿帐篷围着一尊代表着东方神秘色彩的杀戮模式大佛像,佛像下是超千青年人随着电子音乐,穿着波西米亚范儿的人死服饰,扎着脏辫,豪赌喝着饮料尽情释放。巴冲

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进入第三天(视觉中国 供图)

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进入第三天(视觉中国 供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杀戮模式就在距离音乐会不到10公里的超千地方,就是人死世界政治上最血腥也最持久的前线之一。也很少有人意识到,当时将他们和杀戮与恐惧隔开的,仅仅只是一道以色列官方修筑的边境围墙。

在杀戮地区边缘的音乐节氛围成为一个注脚,表明了此前人们普遍的一个判断:哈马斯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已经无法再构成大规模的威胁了。尽管冲突仍在,人们在心里大概已经默认,那道铁丝网和水泥墙组成的边界已经把问题隔离了起来。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这道现实和人心的边界都被打破了。战争回来了。

哈马斯进攻的消息传出后,带着震惊和困惑,我在邮箱里翻查了一直订阅着的中东新闻网站寄来的电邮新闻信:

七月,“围绕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翼方向的司法改革,美国以色列关系恶化”;“以色列的反司法改革抗议者进占机场,多人被逮捕”;“约旦河西岸地区有以军攻击致数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空袭Shati难民营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走在被毁建筑的废墟上。(视觉中国 供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空袭Shati难民营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走在被毁建筑的废墟上。(视觉中国 供图)

八月,“有报告指以色列未经审判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以色列袭击北叙利亚基础设施,包括阿勒颇机场”。

九月,“沙特代表团预计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讨论沙特和以色列建交问题”;“耶路撒冷的11名巴勒斯坦人正式宣布竞选被以色列单方面吞并的东部市区的市长和市议会。这意味着他们已经默认东耶路撒冷由以色列控制的现状了。”

对国内大众来说,这些长长的句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那些总在新闻网站上出现的名词,陌生则在于,很多人对这些句子所代表的细节根本不甚了了。但实际上,这些标题已经勾画出了过去一年间,巴以问题一个讽刺的缩影。

一方面,过去一年里,巴以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加剧,尤其是围绕着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以色列定居点的冲突,不断有新的伤亡;另一面,包括这些撰写新闻的资深中东新闻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都进入一种麻木情绪,就算冲突加剧又怎样呢?以色列的强势和主导地位已经是定局,以前的那种激烈冲突,尤其是巴勒斯坦的大规模反击,大概是不会出现了,巴以冲突不再会是国际新闻的头版。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阿什杜德,以色列紧急救援人员检查火箭弹袭击现场。(视觉中国 供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阿什杜德,以色列紧急救援人员检查火箭弹袭击现场。(视觉中国 供图)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巴以问题已经基本定局:1993年奥斯陆协议所框定的“两国方案”很难再有翻身之日;由法塔赫领导的、控制着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几乎变成依靠以色列容许和资金支持才能生存的自治政府;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则是陷于今天向以色列发射火箭,明天就被空袭的日常里。就连国际政治也站在以色列这边:美国正在削减在中东的影响力,因而更加需要以色列在中东扮演重要角色,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尝试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还有谁关心巴勒斯坦呢?

巴以问题曾经在冷战中引爆多次全面战争,在近三十年里还有过两次“大起义”。2000年初血腥的“第二次大起义”已经过去快一代人了。在那次“大起义”中,阿拉法特还在世,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以自杀式袭击和渗透作战同时攻击以色列,斗争的目标是反击以色列扩建定居点和重获外交主动权。在那之后,自杀式袭击、巴以战争越来越像是上世纪的记忆了。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空袭后,巴勒斯坦救援队废墟中抢救6个月大婴儿Sema al-Misri(视觉中国 供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空袭后,巴勒斯坦救援队废墟中抢救6个月大婴儿Sema al-Misri(视觉中国 供图)

就在一周之前,人们更多记住的是这样的死者:2003年声援巴勒斯坦,挡在以色列推土机前被压死的美国志愿者科里(Rachel Aliene Corrie)、2018年在加沙抗议前线救援伤者时被以军狙击手打死的巴勒斯坦护士拉赞(Rouzan al-Najjar),以及2022年以军突袭杰宁难民营时打死的半岛电视台记者希琳(Shireen Abu Akleh)。

因此,几年前,战地记者周轶君就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感叹道:“巴以问题曾经牵动全球安全、经济”,但如今世界变了,“巴以问题从左右之争,渐渐变成一个人道主义问题。”在这种人道主义问题的叙事中,死神总该有迹可循,而不会突然降临。这也是为什么哈马斯武装人员杀入音乐会开火,会让人们如此震动。

人们震动于,传统的杀戮模式回来了。以色列方面透过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在现场有超过260名遇难者遗体。这一数字暂时还没有更多具体消息。但据各方考证,至少有多名参与音乐会的男女被劫为人质带入加沙,还有一名德国女游客萨尼·路克(Shani Louk),目前据信是网上传播着的“哈马斯拉着被打死的以色列女兵去游街”里那位不幸的女士。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斯德洛特,以色列加沙边境附近,一辆坦克上的以色列士兵。(视觉中国 供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斯德洛特,以色列加沙边境附近,一辆坦克上的以色列士兵。(视觉中国 供图)

不光音乐会,实际上,连日来,在以色列南部的多个城镇,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都在和以军交火,且不乏攻击平民的记录。这意味着,人们印象中已经纳入人道主义危机二十多年的巴以问题,又升级成了一场战争。因为目前人们的共识是,只有全面战争中,才会有这样大规模的互相杀戮。

袭击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的确通过电视讲话宣布以色列进入了“战争状态”。在讲话中,他表示要对让哈马斯付出代价,并要求动员后备役军人。不过,至周一中午为止,尽管调集了空前规模的军队,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仍然局限于在南部的居民点清剿哈马斯武装分子,同时围困加沙,不断空袭加沙内部的“哈马斯目标”。

也许可以理解为,虽然嘴上说着全面战争状态,内塔尼亚胡及以色列政府的判断仍然是和此前一贯的:面对哈马斯,以色列军方有着绝对优势,所以尽管有着充分动机投入一场加沙地面的报复性军事行动,但以色列也并不认为这一方向上的威胁是最大的,甚至认为一切都还“尽在掌握”。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发动空袭后,烟雾升起。(视觉中国 供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加沙城,以色列发动空袭后,烟雾升起。(视觉中国 供图)

相反,从袭击后的以色列反应来看,对伊朗和与伊朗关系紧密的黎巴嫩真主党的提防,才是最值得警惕的事情。以色利驻外使领馆在对外沟通中表示,以色列正在调查伊朗在此次攻击中的参与度。这也多少解释了,为何声名在外的以色列安全部门并没有提前对攻击做出预警——以色列国内围绕着司法改革和政治的冲突,固然削弱了安全部门和政府行动之间的关联,但将资源和关注投诸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可能也是以色列对哈马斯策划如此庞大的行动缺少觉察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报道提到,以色列的内部对巴以问题的判断,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历了上世纪战争和动乱的人,更倾向于谈判和实现两国方案,但他们正在慢慢老去;年轻一代,尤其是人数众多的正统派和极端正统派年轻人自降生以来,面对的就是更弱势,更少反击的巴勒斯坦,他们对巴勒斯坦的态度远更强硬。但反过来,这种强硬也使得居于弱势的一方更倾向孤注一掷。

无论从何种角度,哈马斯这次出人意料的袭击都称得上是一场豪赌,对此,中东问题专家瓦拉赫(Yair Wallach)在英国《卫报》上刊登的一篇评论认为,其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在绝境中逼迫以色列重新回到谈判轨道,打破毫无希望的僵局;二是在巴勒斯坦内部面对法塔赫时掌握更大话语权。但他认为,哈马斯的这两个目的都很难达到,反而可能推动事态升级进入无法控制的死亡螺旋——因为以色列的报复正在路上,协议与和平看起来都渺茫。当“人道主义问题”重新让位给了战争,谁也无法预料它的时间到底会是多久。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