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 | ​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 在保护和发展中“寻路”

[休闲] 时间:2024-04-20 05:58: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85次

原标题:一线故事 | ​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 在保护和发展中“寻路”

通江县泥溪镇梨园坝村。寻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然 段玉清 钟帆 肖雨杨

如果不是线故身处其中,很难想象在大巴山深处还有这样一个所在:58套穿斗木结构古院落,事​20余座雕刻精美、川东村落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北古保护古墓,村子依山傍水、第村清秀幽静……通江县泥溪镇梨园坝村,展中一度被称为“大山深处的寻路香格里拉”。

9月15日,线故记者一行深入这个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事​贫困村,探访这里的川东村落人们在发展经济和保护传统中的“新路”。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

从通江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北古保护沿着山路穿行,第村看到路旁连续出现“驿路梨园”的展中牌子时,就到了梨园坝村。寻路在村口下车,路边是金灿灿的稻田,清澈的梨园河上飞架供人步行的小石桥。转过头,几座穿斗木结构院落掩映在绿树丛林中。

稻田、小桥、流水、人家……恍然间让人有一种逃离喧嚣,身处“世外桃源”的惬意。

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600多年前,在四川任顺庆知府的马青钱听说此地山清水秀,动员家人从湖北麻城迁移至此。几百年来,马氏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相继走出3个知府、1个将军。曾经的辉煌为这里留下不少精美的古建筑、古墓、古遗迹。

然而,因地处大巴山深处,很长一段时间,梨园坝村都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文化古迹丰富,却鲜有人知;自然环境优美,但很少人来;就连村子里那些纯天然生态农作物都很少走出大山。村民形容那时的梨园坝村,是守着一座“金山”却要到外面去找饭吃。

2013年,有从事古民居研究的专家前来考察,感叹这里有着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且集中连片的古村落,是当之无愧的“川东北古村落第一村”。2014年,梨园坝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

现在:新建房要按规划来

传统村落申报成功后,当地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业,分别举行了两次民俗文化节。村民们也吃起“旅游饭”。

2014年,村民马胜凯投资6万多元,建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除了搞餐饮,还在自家四合院里建了4间客房。装修花费最多的是弄下水道,花了1万多元。”靠着驴友们的口口相传,马胜凯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当年收回成本,还多赚七八万元。

看到村民们吃起“旅游饭”,梨园坝村第一书记高海文并未觉得轻松,“目前全村共有5家农家乐,每家只有二三十张床位,每周也只有200人次的游客。和其他类似景点相比,游客不多,接待规模也比较分散。”

为进一步开发梨园坝村旅游资源,当地也曾与一些公司、业主对接过,但都没有成功。泥溪镇副镇长刘邦俊举例,今年5月,有人过来考察,想在村里发展康养产业。“最后不了了之。”他分析原因,梨园坝村是传统村落。在这里新建房屋要按照规划来,“风格要统一,使用的木材也比普通房子多,造价因此比普通房子高20%。”

刘邦俊介绍,下一步,当地将利用镇广高速通车机遇,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打造特色旅游,用大巴山的美景吸引游客;把大巴山的生态农产品推广出去,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如何在保护和发展中探索出一条道路?梨园坝村还在探索。(记者 胡然 段玉清 钟帆 肖雨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