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绥德:“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正文

绥德:“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探索] 时间:2024-04-20 12:40: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1次
5月的红色引擎春风掠过陕北大地,在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绥德翠绿柳枝在风中摆动,驱动一派生机盎然的高质景象。

绥德是红色引擎革命先烈李子洲的故乡,绥德师范被誉为“西北革命策源地”。绥德一百年前,驱动革命火种从北京传播至陕北,高质在绥德县城疏属山腰北门巷原绥德中学堂校址上,红色引擎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正式创建。绥德

在这里,驱动以李子洲为首的高质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掀起了一场革命教育和教育革命,红色引擎成立了陕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绥德培养了大批党员和军事人才。驱动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这所红色学校曾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等,但革命先驱的光荣传统一直在这里发光发热。

走进绥德师范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老校门、保存80余年的校旗,以及满载历史记忆的照片,这些无不诉说着学校的红色历史。

绥德师范有项光荣传统,每到开学季,所有新生都要接受为期3天的入学教育。在参观校史馆时,悠久光辉的学校历史,会给一脸稚气的青年学子上一堂印象深刻的“第一课”。

“我为自己能在这里学习深造而感到自豪。我将传承和发扬奋斗精神,践行学校‘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訾佳轩说。

在教师黄凤凤看来,通过红色精神教育和传承,学生们未来走上教师岗位时,可将不朽的奋斗精神传播至更广阔的天地。

百年“绥师”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给榆林学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

2017年,绥德师范并入榆林学院。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表示,“绥师”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学校最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绥师”红色文化资源,用“绥师”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感染、激励广大师生,使“绥师”这面鲜红的旗帜在铸魂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绥德师范已成为绥德县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散发出的光与热已化作“红色引擎”,驱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绥德师范所承载的红色文化是惠及全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绥德县教体局局长刘正东表示,以“德育为首、五育相融”为发展理念,绥德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近三年来,共组织1.3万余名师生参加20余场大型赛事活动,让红色文化在全县校园落地生根。

为了让红色教育不局限于书本中,绥德县结合全县周边各类文化旅游和“一馆五址”红色资源,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多元化研学旅行活动。

展馆里、田埂上、党旗下,哪里曾留下革命先辈的光辉历史,哪里就有学生们追忆历史、奋斗向上的脚步和身影。

“我们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辅助学校教学为目的,以启迪青少年儿童心智为宗旨,聚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刘正东介绍,去年,绥德县累计开展52场次红色教育活动,其中,“红色革命”研学实践活动覆盖2150人次。

红色教育还带“火”了红色旅游,让“革命之火”不仅点亮校园,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红色热潮。

4月下旬,天气渐暖,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迎来大批研学参观团队。“去年以来,我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介绍中共绥德地委的革命历史,大家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十分高涨。”讲解员赵丽娜告诉记者。

绥德师范旧址、郝家桥旧址、三五九旅和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等地,如今都成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接受革命教育的热门“打卡地”。黄土高坡上的“红色课堂”已成为绥德县一个亮眼的新标签。

“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绥德地委旧址、郝家桥旧址等‘一馆五址’红色教育基地群建设,以红色旅游为牵引,开启绥德全域旅游新局面。”绥德县文旅局局长贺建荣说。

找准目标定位,发动“红色引擎”。近年来,绥德县确定“红色课堂”为拉动经济的增长极,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综合性教育培训,壮大红色旅游产业,有效激活县域经济。

目前,绥德县逐步形成以“一馆五址”为主,辐射带动全县44处红色旧址的红色教育体系,同步开发红色教育研学精品线路,开设“六位一体”特色教学课程,形成满足不同培训需求的教育培训全链条。

“我们坚持以红色文化带动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建设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秦汉文化、黄土文化、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绥德特色文化体系。”贺建荣介绍,如今,绥德县正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主要抓手,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文旅产业引领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