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娱乐] 时间:2024-04-20 00:27: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27次

原标题:东湖评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

2020年12月2日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要求突出“一主引领”,东湖提出“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对全省的评论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9月4日,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推进实行“实体运行、武汉集中办公”,城市城化9个城市派专职人员在武汉市发改委办公。圈同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揭牌仪式。发展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以空间连接形成同城化

国际上有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的东湖经验公式,即一平方公里的评论建成区可带动50-80平方公里的区域发展。如果不搞同城化,加快武汉建成区面积就是推进达到812.39平方公里,带动面积也刚好只能带动武汉城市圈。武汉这显然是城市城化不行的。但是圈同,如果将孝感、鄂州、黄冈、黄石(含大冶)、咸宁建成区算在内,实现同城化后的“大武汉”直接带动区域可以覆盖江西西北部、湖南东北部地区。

图源:湖北发布

当前,武汉要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加强与鄂州联合,以“大东湖开发区”(包括鄂州葛店开发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和天河、花湖机场“双枢纽”等为依托,推进汉鄂同城化;加强与孝感联合,以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为抓手,推进汉孝同城化;加强与咸宁联合,以武广高铁、城际铁路为依托,推进武(汉)咸(宁)一体化。以武汉新港为突破口,加强武汉与鄂州、黄冈、咸宁的合作,共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助力“祖国立交桥”建设。

10月11日,鄂州市葛店开发区,技术人员在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洁净生产车间内忙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曾辉 摄)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不仅是武汉与周边8市的同城化,还包括周边城市之间的同城化。如黄石、鄂州、黄冈之间,空间距离很近,其中鄂州市、黄冈市隔江相望、一桥相连,黄石建成区已与鄂州市东部的花湖开发区建成区犬牙交错,空间上已连成一片。花湖机场的建设,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重大举措,目前三市合力打造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使这一区域的同城化如虎添翼。应进一步加快融合步伐,更深入地开展一体化发展。还要加强黄石城区与黄冈浠水的合作。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破解各种难题;做好规划对接,建立规划沟通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一体化格局;建立高规格的定期会商机制,切实为跨江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政策环境;探索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以科技创新引领同城化

举全力共建科创大走廊。湖北省政府建立了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省科技厅牵头组建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协同推进办公室。加快武汉市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湖科学城等,推动鄂州、黄石、孝感、咸宁、仙桃等地建设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创新重点园区,推进黄石、咸宁等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克一批产业技术基础难题。目前,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谋划建设82个重大科创项目,总体开工率已超85%,9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组织实施3300万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大科技专项,发起设立10亿元的“湖北光谷科创大走廊科创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区域内的创新项目建设。

光谷未来科技城。图片来源:中国光谷

积极建设“科创飞地”。为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黄石、黄冈在东湖高新区设立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要强化区域协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实践“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各地”的协同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技术协同创新引领同城化发展、同城化促进技术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以产业协同支撑同城化

同城化发展中最硬的“骨头”就是武汉与周边的产业协同发展。应当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同城化突破性发展,具体可采用以下七种模式。

一是“总部-分厂”模式。即武汉发展“总部经济”,周边城市发展“分厂经济”。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些行政总部在武汉的企业将企业的加工基地、分厂或者连锁店办到周边城市;另一种是周边城市将企业的总部或者研发总部迁往武汉而生产基地仍留在当地。也被称为“双迁”模式,即总部迁往武汉、生产基地迁往周边。

二是“门店-工厂”模式。即销售门店在武汉、生产工厂在周边。当年汉正街一部分“前店后厂”服装企业在“退二进三”中,“前店”仍然留在武汉,但“后厂”搬到了周边。除了汉正街这种武汉向周边扩散产业形成“门店-工厂”模式外,周边城市的一些工厂可以主动将销售中心迁往武汉而形成“门店-工厂”模式。

三是生产要素合作模式。即武汉主要出资金、技术,周边城市主要出土地、劳动力,进行产业合作开发。这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大型餐饮企业等方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四是产业链合作模式。即产业上游(或下游)在武汉,下游(或上游)在周边地区,从而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另外,研发“孵化”在武汉、产业化成长在周边,也可算作上下游合作模式。除增加产业链长度外,还通过主业在武汉、辅助配套产业在周边城市的方式增加产业链宽度。

五是“飞地经济”合作模式。主要依托东湖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圈内城市建立“园外园”或托管工业园,形成跨行政区域的“飞地经济”。武汉各中心城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也可突破土地资源约束,到圈内城市设立产业“飞地”。

六是产业组织协同模式。产业组织分为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要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协同。企业内部组织协同,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武汉国药控股在仙桃投资入股,这种形式组织化程度最高,应多鼓励;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协同,就是建立联盟或松散的集团,其门槛较低,易于推行。

七是产业制度协同模式。就是武汉与周边产业准入、行业标准、环境治理、税收、出口退税、报关等方面,在制度上要对接,大体保持一致。前期,武汉的纺织服装企业扩散到黄冈等地之后,遇到到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就进行了一些协调。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各市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也需要体制机制的协同。

稿源:荆楚网

作者:秦尊文(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