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手的选择:在“荒漠”里击出第一颗曲棍球

[探索] 时间:2024-04-19 18:30: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85次

原标题:前国手的荒漠选择:在“荒漠”里击出第一颗曲棍球

“挺腰,看球门,前国转身,选择漂亮!出第”绿茵场上,颗曲只见一颗白色小球极速擦过草皮,棍球应声贯穿球门“死角”。荒漠片刻过后,前国一位头发泛白,选择身高挺拔的出第男子微微弯腰,与跃起的颗曲少年击掌示意,目光随即投向下一个运球驰来的棍球身影……

球场上的“大嗓门”名叫杜宝柱,今年57岁,荒漠是前国新疆塔城地区的“名教头”,从组建当地第一支青少年曲棍球队,选择到带领队员斩获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男子U10普通学校组冠军,他只用了短短两年。

热爱不止 始终没有放下那颗球

20世纪80年代末,杜宝柱曾是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队的主力成员。1993年退役后,他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司法警察,但业余时间一直坚持训练。“或许是心中总有遗憾吧,那股热情还没熄灭。”杜宝柱告诉记者,1990年他正值运动生涯巅峰期,但由于意外受伤,错过了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中国曲棍球起步晚,当时不要说奥运会,能打亚运会已经是很大的成绩了,我是没赶上好时候。”他说。

杜宝柱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那里是全国有名的“曲棍球之乡”。“我们那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不打球的,女孩子结婚,首选对象是曲棍球运动员。”每当谈及家乡的曲棍球文化,杜宝柱总是忍不住嘴角上翘。或许正是这种骨子里的热爱,坚定了他酝酿多时,却出人意料的念头——把这项运动带到无人参与的地方去。

无惧挑战 棍与球筑起梦想起点

“拿了冠军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打球了,但一开始还真挺难的。”

2014年,在家乡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支持下,杜宝柱和妻子来到新疆的边境小城塔城,志愿做了小学曲棍球教练。“条件好的地方也邀请过我,但这里孩子机会少,更需要我。”杜宝柱回忆道,自己前几年没拿工资,住的小屋暖气不太热,一到冬天晚上,睡觉根本不敢脱毛衣毛裤。

“这里是曲棍球的‘荒漠’,起初家长不放心,担心会白费功夫。”杜宝柱何尝不了解家长的担忧。没有场地,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习拨球;器械太贵,想方设法也只能找来别人淘汰的球棍和护具。但他说,正是孩子们对曲棍球的热爱鼓舞了自己,“一节训练课下来,没有叫累的,反而问我能不能接着打一会儿,说想早点打进全国比赛。”

“学生年龄还小,不能硬搬专业训练那一套。”为了尽快提升学生水平,杜宝柱没有急于传授技巧,而是从打磨基本功开始,反复纠正基础动作。“我的秘诀就是亲身示范加语言提示,要大声不厌其烦地说。”下午训练课到了休息间隙,杜宝柱一边笑着对记者说,一边拧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未来可期 让小球与大世界相连

“我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通过打球,培养运动特长,拓宽人生的选择面。”在杜宝柱看来,练习曲棍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理性看待困难与挑战。“即便以后不打球了,有了这些宝贵的品质,孩子们无论选择任何人生道路,都会大有作为。”他说。

目前,杜宝柱正在和队员备战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从教至今,他将几百名当地学生带入了曲棍球的世界,其中20多名学生已经进入全国各级专业队和体育院校深造,“种子”球员不在少数。“我希望他们将来能有一两个进国家队,打奥运会。”话音刚落,便到了下节训练课的时间。

伴着球棍间的啪啪撞击,洪亮的声音又响彻整片场地。

(高尊 胡虎虎)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