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党建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焦点] 时间:2024-04-20 00:15: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92次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云南玉溪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建动力对于已经实现整体脱贫的为乡玉溪市,党建工作正重点围绕着推进乡村振兴展开。村振

  近日,兴增记者在澄江市、添活江川区基层采访,云南玉溪看到了乡村建设的党建动力一幅幅火热场景:“高原湖泊卫士”常态化开展爱湖护湖活动,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保姆式”服务群众,为乡党员带头攻克农村治理顽疾……支部“挑大梁”、村振党员“唱主角”,兴增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添活让湖更清、云南玉溪天更蓝,党建动力让乡村更美丽和谐。为乡

高原湖泊卫士在行动。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支部建在项目上 生态移民搬得出、住得下

  碧波万顷的抚仙湖畔,澄江广龙旅游小镇已初具规模。看着即将要入住的新房,从湖边搬出来的澄江市广龙街道广龙社区居民施树红感到十分满意。“房子建得漂亮,上面住人,下面还留了铺面给我们做生意,以后生计也不用愁!”施树红说,自搬迁项目实施以来,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讲透政策、讲清意义,并贴心服务群众拆房子、找房子租住、搬家等,整个搬迁过程既稳当,又顺利。

  施树红口中的工作组指的就是以网格为单位挂包联系群众的党员干部。

市、县两级河长带领干部群众清理河道。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去年,澄江市启动了环湖9个片区5678户2.2万余人的生态移民搬迁。为了确保项目扎实顺利有序推进,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书记的抚仙湖联合党委,抽调500余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群众代表,在环湖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分别成立7个临时党总支,下设32个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员干部挂包网格,发放党员干部联系卡,点对点联系服务群众。由于每个临时党支部聚集了市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工作组可以运用“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聚合各级各部门力量现场办公,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难题。

  以党支部为引领,搭建服务平台,澄江还成立仙湖卫士“党群工作委员会,同时在各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分别成立“仙湖卫士”党群工作中心、站、室,在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分别成立议事协调委员会,实现民情第一时间知晓,纠纷第一时间调解。在广龙旅游小镇项目中,龙街街道广龙社区“仙湖卫士”党群工作站室及议事协调委员会通过民情工作单收集社情民意200件,通过各级党群组织调解解决198件,办结率超过98%,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村民搬迁后的土地修复为湿地。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澄江市以党建引领推进生态移民搬迁的做法是玉溪市开展“高原湖泊卫士”行动的一个侧影。近年来,玉溪市在“三湖”流域的江川区、通海县、澄江市开展“高原湖泊卫士”行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争当绿色发展先锋、项目建设先锋、生态修复先锋、护湖爱湖先锋、宣传教育先锋,着力构建起了大党建引领大保护的“三湖”保护治理格局, 推动形成湖泊保护治理强大合力。探索出了区域化党建融合共建、网格化管理、“双召集”制度、积分考核制度等经验,“高原湖泊卫士”行动也成为玉溪市基层党建的特色品牌。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美丽新农村有颜值、有气质

  从抚仙湖畔来到星云湖畔的江川区前卫镇小街村委会下高桥村民小组,只见家家户户门前种花,村间道路宽敞,轿车可以双向通行,村内还有停车的公共区域、有供老人休闲的凉亭,还有两栋六层高的单元楼。

  下高桥小组党支部书记周仕林说:“村子能建成现在的样子,我们是花了大力气的。”

  澄江广龙小镇航拍图。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像江川区大部分村庄一样,下高桥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8亩。过去,村子房屋布局混乱,村内道路狭窄,乱占乱围随处可见,遇上过年过节,车子根本开不进村。

  下高桥村党支部决心求变。在县、镇、村的指导下,党支部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决心从整治乱搭乱建开始,打响人居环境整治的战役,实现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拆危房、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

  建好的房子,要拆除围墙,回退几米,起初群众对此并不理解。这时,退休老党员周培能第一个站出来,把自家的围墙后退数米腾出空间供大家停车。紧接着青年党员周小龙自觉拆除违规建筑,为村庄街道腾空间,并带头购买高层单元房。

  看着村里党员干部都带头拆、带头签字、带头搬,村民们也纷纷跟着做起来。从2017年至今,下高桥村已有54户居民参与拆旧建新,腾出空间4360平米。村委会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00万元,群众集资600万元建造了2幢6层高的单元房,每户三室两厅两卫160平米,解决了20户群众住房问题,节约土地2000余平方米,也在全省创造了“农民节地上楼新型居住模式”。

  单元楼里的住户杨糯仙原本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住的泥土房下雨天漏雨严重。在村党支部的协调下,她通过贷款35万元实现了住进新房的心愿。杨糯仙说:“这里居住环境好,楼下还有车库和专门放农具、放杂物的空间,很方便。等女儿博士毕业就业,我们家的日子会更好。”

  下高桥村村容村貌。玉溪市委组织部 供图

  江川区人口密度是全省的3倍,村庄中民居密集、道路狭窄,宅基地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江川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开展“万名干部讲法规、万名干部除临违”活动,并以前卫镇下高桥、九溪镇六十亩和扯纳苴、安化乡光山等村为突破点,积极探索“农民上楼”等农村居住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了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积分制考核等举措,在基层治理中营造出“支部引领,大家来干”的良好氛围。

  在位于山区的雄关乡白石岩村委会,道路两旁悬挂着的牌子清晰地显示了负责该片区的党员干部。村里每家每户实行门前“三包”,定期进行卫生评比,按“最整洁、整洁、不整洁”三个等次评比,评比结果张贴到各农户大门上曝光,最整洁的奖励一盆花,不整洁的要接受批评教育。每家每户还要参加年度的“十星级评选”活动,从文明、卫生、法纪等方面接受星级评定。

  在支部的带领、监督下,大家人人争当先进,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提升“颜值”的同时提升“气质”,村里还实行了“红蓝榜”,“红榜”记录勤劳致富、义务植树、帮扶困难户、资助老年人等典型和善行义举,“蓝榜”记录不良不道德的行为习惯,真正激发了培育文明乡风的内生动力。

  白石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邱名贵说:“党建加乡村治理的模式让白石岩大变样,如今村子卫生整洁了,村民有了自豪感,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为乡风文明建设开好了头。”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