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对后疫情时代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探索] 时间:2024-04-19 17:20: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25次

  原标题:【观点】对后疫情时代古城旅游业发展的观点古城几点思考

  立足新阶段 贯彻新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后疫情时代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丽江市政治、经济、对后点思文化中心,疫情业古城辖区内资源富集、时代环境优越,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观点古城旅游业态丰富,对后点思旅游产业体系完整,疫情业经过多年发展,时代早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旅游知名旅游目的地。对于古城旅游行业而言,观点古城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对后点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业在经历了煎熬的时代2020年后,虽然已显得不再恐惧了,旅游但是仍然紧张。原因是进入岁末年初,新冠疫情在各地反反复复,好不容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又起变化了。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只紧不松的前提下,古城旅游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旅游企业经营压力仍然有增无减。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病毒变异、就地过年,抗击疫情进入新一年的博弈场。经常提及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有可能形成的常态是疫情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更加明显,春夏缓和,秋冬复发,如此循环。对游客实施“两码一测”和开展核酸检测,也将成为常态。旅游业是古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旅游业开局艰难,古城旅游行业企业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如何升级转型,再觅新机、再开新局、再立新势,实现“牛”转乾坤,涅槃重生,亟需引起业界同仁的深度思考。

  一、对后疫情下旅游业新变化的再认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内旅游业被迫摁下“暂停键”,导致旅游行业遍地“叹息”。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就曾撰文指出,经此一疫,旅游业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去旅行社化、去星级酒店化、去景区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疫情把旅行的半径,从出境游压到国内游,再到省内游、周边游、乡村游,最后压回城市游。这些变化意味着,过去依靠旅行社的旅游门店收客揽客,安排吃住行游购娱,组织游客“走马观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景区主要依赖“门票经济”,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的日子不会再有了,如果还缺乏服务创新和体验内容,仅仅停留在对游客观光需求层次的满足,只会导致景区重游复购率越来越低。过去,星级酒店是游客出行选择的标配,但在有主题设计、有个性服务、有体验场景、有人文情怀的大量民宿的整体冲击下,星级酒店已失去了对游客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再成为“首选”。过去,旅游市场竞争主要是在线下,是同行之间的竞争,拼的是资源占有率、拼的是流量,拼的是人脉。而今,亦不可同日而语。旅游企业面对的最大的竞争对手,第一个是用脚投票的游客,第二个是游客手机中的APP。如果旅游企业不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不能认清形势,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不愿转型,还一味的向市场提供传统模式的产品,还在原来的产业链模式中“觅活”,其结果就是丧失经营活力、失去市场竞争力,最后必“死”无疑。

  二、后疫情背景下振兴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旅游业是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旅游业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所以,“十四五”开局之年,古城旅游行业企业的行动纲领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培育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在接待条件允许、疫情防控措施严密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入境游,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旅游业新发展格局。

  (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当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既有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我们要看到,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待,进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过渡的新阶段,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旅游发展拓展了空间,也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小康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已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体验转变,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整体素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把握当前旅游发展态势和消费需求。疫情期间,宅经济爆发,云生活普及,非接触式消费崛起,健康保健支出增加,这都重塑了消费者新消费习惯,催生线上消费习惯、自助生活习惯。非接触式消费、健康养生消费成为市场主流,人们也比以往更加关注云服务、健康服务、自助服务、非接触式服务四大服务体系的建立。旅游消费亦不例外。疫情对人们的旅游心理、行为、需求产生了深刻影响。游客风险意识普遍提高,对目的地和旅游设施的卫生状况、应急措施、退费政策、旅游保险、客流预警与疏导措施等更为关注。博物馆、城市公园、休闲街区、夜间旅游、城郊乡村游等备受青睐。短距离、高频次、亲自然、重家庭、微定制、小团游等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显著特征。广大游客消费形态的渐变,要求从目的地到服务企业均需予以充分重视,必须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经营结构,并从产品、服务、营销、品牌等方面对供给侧产品进行匹配适应。疫情后,“自主旅游”时代特征更加凸显,在移动互联和智能科技支持下,“预约、限量、错峰”成为新的旅游规则,游客完全自主选择旅游时间、出游伙伴、出游方式、旅游线路、旅游内容及支付方式等内容,以碎片化、圈子化、预定化、定制化、细分化、移动化、可调化、深度化为消费特征的新型旅游方式日趋流行,深受游客追捧,成为旅游市场新消费需求。因此,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当前旅游发展态势和市场消费需求特征交相融汇,并贯穿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旅游产业布局和旅游经济体系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旅游企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满足新时期人们滋生的高品质、强体验、重服务的消费需求趋势,实现流程再造,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小康社会的旅游,将面临旅游需求个性彰显、组织方式日渐离散、产业供给更加多元的全新挑战,融合化和数字化正在成为包括旅游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双重特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由旅游业催生的旅游消费再次被寄予厚望。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幸福产业,也是打通内循环,提振消费的主力军。众所周知,旅游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高级的审美活动,旅游消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带动性;2020年全国各地通过发放各类旅游消费券、文旅融合发展夜经济、助力搞活小店经济,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居民消费回升明显,拉动效果显著,此等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完全可以重复实施。当然,实现旅游业内循环的关键,不仅在于推动国内旅游消费的扩大、更在于通过供给侧升级,解决好旅游行业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刺激消费,满足人民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需要。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还需适应人们旅游方式变化,坚持补短板强基建,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增加旅游惠民措施,推进旅游景区、服务中心等标识体系建设,加大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力度。继续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产品服务、企业治理等智慧化水平。继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应用,推动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限流、错峰常态化,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在旅游产业方面,坚持产品为王,增强场景体验,坚持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继续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充分释放其他行业与旅游之间的“双向赋能”功效,创新产品供给渠道,推动新品研发,打造新业态,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和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在旅游市场方面,要继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丰富产品供给。坚持把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搞好需求侧改革,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旅游企业要围绕“活动聚气、网红导流、爆款导入、研学增量、智慧赋能、自助增收、夜间拓展、康养加持”等八个方面,形成创新突破,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增强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的实力。

  四是在市场监管和行业治理方面,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坚持抓执法监管和服务引导并举并重,打造有为政府,构建有效市场。一方面,要注重引导扩大旅游投资、促进旅游消费,尤其是新消费模式。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强市场主体,尊重企业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经营、投资环境,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加快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持续改善游客体验、提高满意度。针对突出问题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害游客利益的违法行为,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文明的旅游市场环境,让广大游客在高品质旅游活动中玩得开心,游得尽兴,放心而来、满意而归。

  五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由粗浅的“貌合神离”向“情投意合”的深度融合发展,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文化资源市场化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市场资本,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就无法凸显,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存在人才短缺的“硬伤”,尤其是本土高素质的文旅人才稀缺,无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内高水准且具备过硬“转化”“孵化”本领能力的团队和领军人物,致使我们纵然有优质的文化资源,却无法就地转化为旅游市场的优质产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通过旅游方式讲好古城故事,关键在于要对古城传统文化价值以市场化方式的再发现、再开发,以及用现代人接受的方式呈现,即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资本化,才是高效解决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最佳路径。在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本的过程当中,关键是创意,文化资源一定要用创意思维来加工,加工的成果要用科技融合来呈现,形成可买卖的文旅产品。世界经验表明,IP化是实现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资产”最有效方式,IP的经济价值由号召力、影响力和衍生品来体现,其价值和增值效益必须附着在物化、可视化、体验化的具体产品上才能产生效益最大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旅游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成为国民大众的美好生活选项,旅游者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融入目的地的日常生活场景,旅游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受传统边界日渐消失和创新动能快速聚集的影响。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云南各地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异常火爆,全省共接待游客1667万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复苏强劲。云南旅游“牛气”春节迎来“开门红”,无疑将极大地提振古城旅游行业的士气,鼓舞旅游从业人员的发展信心,也让业界同仁对2021年旅游发展美好前景充满了无限期待。新的开始,孕育着新的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古城旅游行业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明确认识到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主动适应大众旅游和小康旅游的新变化,将旅游业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明晰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以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以更精细的管理、更优质的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新期待;以开拓创新的“拓荒牛”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善用科学技术、文化创意、艺术时尚来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脚踏实地,苦练“七十二变”,兢兢业业,化解漫漫征途中的“八十一难”,就一定能够扛起“开好局、起好步”的重任,迎来旅游业万紫千红、繁荣振兴的春天,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