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撒高原 ——对口教育援青十周年综述

[娱乐] 时间:2024-04-24 03:04: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7次

原标题:爱撒高原 ——对口教育援青十周年综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0年以来,爱撒从国家部委到援青省市,高原从中央企业到内地高校,对口各援助方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教育增强大局观念,援青强化责任担当,周年综述倾力帮扶青海教育发展,爱撒省属高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高原六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对口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育支援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援青有力助推了青海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周年综述

对口支援:青海教育发展的爱撒助推器

2018年7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高原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正式进入青海师范大学任职,对口决心带领青海师范大学,为建设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进入青海师大后,史培军全面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此时青海师范大学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更加精准、有效地帮助青海师范大学发展?成为史培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口支援就是要借彼之长补己之短。青海师范大学现在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问题得到答案后,史培军便立即赋予行动。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全力支持与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史培军精心挑选了8位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教授,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学科建设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所学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等,史培军亲自一一落实、盛情邀请。8位高层次专家集体援青,开创了对口援青工作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人才援青”活动。

10年来,教育部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援青工作,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制定出台推动我省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同时,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8年先后三次组织召开教育援青工作会议。在2018年教育部教育援青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组织青海省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教育厅、六州人民政府、六省市教育厅(教委)分别签订了三方协议书,省外13所高水平大学与我省4所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细化了工作举措,明确了支持路径。2014年确定内地发达地区12所民办高校对口帮扶我省六州6所中职学校,重点帮助和支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科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等工作。

在教育部、有关省市和内地重点高校的支持下,我省认真学习推广清华大学等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功经验,先后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4所部属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所部属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的新模式,实现了我省本科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的全覆盖。2017年,在上海市、江苏省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江苏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对口帮扶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的新机制,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通过以上举措,我省教育支援帮扶合作交流工作呈现出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正是有了内地省市的无私援助,10年期间,我省教育取得了非常的成绩,教育援助已经成为助推我省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

援助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0年期间,各对口支援单位采取“送进来”“拉出去”的方式大力开展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

提高对口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是“帮扶”的关键所在,教育也不例外。而提高当地的教师水平,就是“造血”的重要环节。每天中午,常州的三名援青教师都会利用休息时间,与共和县当地教师进行课业研讨,在备课、上课、评课、说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共和县城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切桑吉说:“教研组活动的时候,也会跟常州的老师进行视频连线,在我们海南地区,课题研究是老师们的难题,但在常州这几位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通过自己参与到课题中,也给今后我们独立承担课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常州对口支援共和县以来,立足长远发展,运用系统思维,强化平台搭建,先后组织动员后方20所中小学、5个幼教集团参与两地教育共建行动,率先实现了“手拉手”学校结对全面覆盖。此外,还利用学校结对共建平台,先后分批组织共和县上百名骨干教师赴常州跟岗实训,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跳出共和看共和教育”的视窗。共和县全县中小学学科成绩、素质教育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全县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州前茅。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兴起,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也开始火爆起来。作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该院每年都会为企业员工、牧民农户开出各种相关的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该院规划财务处负责人张学舜介绍,学院2014年才获批成立,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浙江多所中高职院校的鼎力帮助,他们组建的专家团队相当给力。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集结了5所重点高职院校、2所优质高职院校、2所国家示范中职校向高原“拓荒”,结对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形成“9+1”组团帮扶模式。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入手,解决学院发展存在的瓶颈,为当地培养急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刘斌是来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援青教师人才。“以前学院没有一个教授,没有人发表论文和做课题研究,教研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他说,在浙江援青教师的带动下,引入高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机制、实训室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也改变了师生们的精气神。在第16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赛事中,该院还喜获全国三等奖。

异地办学:教育援青的重要举措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藏族小男孩热加今年9岁了,读小学三年级。问他以后想到哪里读中学,热加的眼睛亮了: “我要去西宁果洛中学!”热加的父亲多扎在一旁补充道:“那所中学,果洛哪家的孩子不想去?”

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要到西宁上学,热加笑着说:“这你都不知道啊,西宁条件好,教学质量也好。”当问及离开父母去西宁上学害不害怕时,热加腼腆地笑了一下说:“不怕,爸爸朋友的孩子已在西宁上学,那里的老师很好,对大家都很照顾。”

为什么为果洛建的中学不在果洛,而选择省会西宁?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解释说:“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西宁相对海拔低,有利于教学水平提升;其次,省会的区位优势,能吸引更多优质师资;未来,果洛西宁中学还将成为上海教育对口帮扶对象,果洛师资培训的基地。”

2010年“4·14”玉树地震以来,北京不仅推动其灾后重建,每年还支持约1000名当地学生赴异地求学,这种“异地办班”模式,尝试从源头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对口援青”号召,2017年9月,广元市教育局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教育局达成教育帮扶协议,决定在市树人中学开办“青海玉树班”,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

树人中学针对学生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老师们跟班管理,与学生同坐同食,从细微处入手,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中锤炼意志,在生活中养成习惯。

而今,讲卫生、守纪律、爱学习蔚然成风。寝室中地无浮尘,内务整齐;教室里窗明几净,书声琅琅;食堂里,安静而食,桌净盘光。巨大的变化也让家长感激不尽。家长会上,高二(一)班学生昂文罗周的阿妈尼玛拉毛拉着校长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孩子的巨大变化让我无比欣慰,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据省教育厅民教处处长王利介绍: “刚开始办异地班的时候,有个别家长舍不得把孩子送到异地去学习。但是,随着异地班学生的学成归来,在老百姓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家长送孩子到异地上学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

“异地办学已成为青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地青海班为孩子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他们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王利说。截至目前,6个民族自治州高中阶段省内外异地办班办学规模达11900人,目前省外高中(中职)异地办班在校生规模达5500余名。目前省内异地建设的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玉树海东中学和西宁果洛中学等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创造着越来越好的条件。(赵 静)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