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海南摄影家王军:“第三只眼”永远睁开

[热点] 时间:2024-03-28 23:51: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32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海南摄影家王军:“第三只眼”永远睁开

王军在圣彼得堡参加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只眼

文\严敬

人们形象地把摄影师手中的海南海南相机称为“第三只眼”。王军身上就长有“第三只眼”:见人所见,周刊见人未见。摄影他以自己独特的家王军永视角记录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风貌,为海南社会发展存档。远睁

王军,第三只眼海南摄影家协会主席,海南海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周刊记者、摄影师。摄影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家王军永他以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心,远睁拍摄了大量新闻照片,第三只眼记录了海南近三十年的海南海南文化变迁。作为一名摄影艺术家,周刊他以独特的审美眼光,摄取和凝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海南的王军式摄影”,具有“别样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

海口东门市场。

A

摄影是一场修行

对于王军这个名字,海南日报的许多读者都耳熟能详,因为他的名字曾在海南日报频频出现。王军生于1963年,1992年8月16日到海南,先后供职海口日报社和海南日报社。在新闻记者岗位上完成了《贪官瘫了》《马加爵天涯落网》《这个年级只有一名学生》等一大批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新闻摄影作品。个人摄影作品系列有《亚都市生活社区:海口废品村》《彩民生活》《温饱》等。王军摄影作品题材丰富,真实记录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历史风貌。王军还牵头建立海南省图片数据中心, 该中心是一个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数据中心。王军还与同事一起承办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在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上,海南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的喝彩。在这两次重要的活动中, 海南成功的“展示亮相”,都使用了大量照片,王军不但提供了许多照片,还担当创意设计和制作总监的重任。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海南的30年,也凝聚着王军27年来拍摄下的点点滴滴。从新闻记者到摄影师,再到海南省图片社负责人和策展人,多年来王军的身份转变过很多次,唯一不变的是始终与照片打着交道。他说,是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在海南成就了自己的摄影事业。

视摄影如生命的王军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摄影是我人生的最重要部分,摄影于我也是一场修行。

王军在摄影期刊上发表的作品。

B

“第三只眼”里的道德力量

王军扎根海南后,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海口街头,他以他的“第三只眼”打量着日益繁华的海口,不仅善于发现美,而且勇于针砭社会丑恶现象。从1997年起,他在《海口晚报》开设个人专栏“椰岛写真”,刊登出《一块钱坐车的区别》《一口痰之争》等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图片新闻。也是在那年年底,依靠过硬的业务水平,王军进入海南日报社摄影部。

拍摄新闻图片之余,王军经常抽出时间用镜头记录社会众生百态,每一幅照片都见证了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轨迹。王军到海南后拍摄的第一批作品题为《闯海人的故事》,讲述了各种人的海南经历。王军的镜头不仅在拍摄海南新闻,也在记录着社会变迁。激发社会正能量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最基本的功能。王军在谈到“第三只眼”的作用时,曾说:“摄影作品聚集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是摄影作品量化后不可回避的问题。”他这样思考,就这样去做。

时至今日,海南不少人还记得一篇题名为《这个年级只有一名学生》的新闻报道。1998年9月9日,王军到东方市江边乡中学采访发现,该校初三年级只有一名学生上课,因为交不起学费村里许多孩子放弃上学,而老师坚守岗位,坚持给这名学生授课!第二天,反映东方少数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这个年级只有1名学生》就发表在海南日报上,并配发了相关评论。此稿刊出旋即引起强烈反响。消息见报后,时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石秀慧获悉情况不久立马赶往江边中学调研,并于当天得出结论:东方九年义务教育是一笔糊涂账。省民宗委等多个部门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普九教育目标。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持续关注使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真正得到重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普九教育局面开始得到改观。可以说,一篇新闻报道,改变了一所学校和一群孩子的命运!

有一件事王军对人鲜有提起,但他自己每每想起,便感到一股寒意。前些年的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他总会接到一个特殊的“问候”电话,电话那头问:“你还没死啊?”打电话的是一名罪犯的家属,因为王军的一篇摄影报道揭露了事件真相,当事人获刑8年,家属的电话就这样打了8年。尽管遭人记恨,但王军从不后悔。他的“第三只眼”永远是睁开的。直到第八年,对方在“问候”之后,终于说了句“祝你新年快乐!”王军笑了,对方也笑了。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王军的“第三只眼”始终充满正能量,具有一种道德力量。他非常敬业,为拍摄有价值的照片,他付出了许多。王军为拍摄戒毒者的生活到戒毒所蹲点、为拍摄危险题材钻过车底、为拍摄山村学校睡过茅草屋,这些艰辛付出,换来了获得全国金奖的《贪官瘫了》、银奖的《局长肇事司机顶罪》《这个年级只有一个学生》《马加爵三亚落网》等新闻作品。

《琼北的村》系列之一。

C

用26年准备一场展

2018年10月17日,“海南百岁纪事公益摄影专题展之福地寿者”在海南省博物馆1号馆隆重开幕。专题展作者就是王军。1992年起,王军甫一上岛,就开始从事海南地区长命百岁人群报道、系统地收集有关百岁老人的图片、文字数据,全力进行海南益生资源的挖掘、整理。27年来,王军持续在国内外媒体传播海南益生、长寿文化。

王军拍摄百岁老人想法缘于一次奇遇,王军在海口市麻余岛上拍片,不小心撞到一个人,王军发现那是一个老人,老人慢慢地站起来,走到王军面前伸手想拉他。赶来的村民告诉王军,老人已经102岁了。“80岁以上的老人比椰子树多,100岁以上的老人命比椰子树长!” 他认定,海南的“百岁老人群”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属稀少的报道资源。从此,他一头扎入海南百岁老人世界。这样一拍就是27年,初遇百岁老人时,王军还不满30岁,而今他也早生华发了。

王军通过和百岁老人朝夕相处,仔细观察老人们对生老病死等诸多人生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反应。

百岁老人摄影展仅展出一周,但王军用来准备的时间却是26年,其间他拍摄了12万张图片,记录了30多万字,反映了海南老年人的生命状态和海南岛的自然风貌。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王军做到了。

摄影展引起巨大反响,观众表示:“这是生活最真实的一个展示,让大家珍惜生命,珍惜身边所有的人”、“通过王军老师的摄影展,能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厚度,其实生命的长度不是唯一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活出生命的精彩以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需要自己思考的问题。”

《琼北的村》系列之一。

D

摄影是治病良药

王军对海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海南为对象。他都是在对一个地方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才着手拍摄的。海南是他工作和生活了27年的地方,他了解海南熟悉海南更热爱海南,所以海南始终是他拍摄的主角。海南在他眼里,本来就是一种艺术。

“摄影就是我的治病良药”。王军说。有一段时间,王军感到心浮气躁,为治自己的浮躁病,他便到处寻找拍摄题材,摄影成了王军的治病良药。王军曾说,“在每个人都能捡到稻谷或麦穗时,你手上有几把米甚至几袋米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有一座可持续性使用的粮仓。”他的不断寻觅,其实就是在修建一个粮仓。在这样的状态下,王军创作了极富艺术张力的系列作品《琼北的村》《岛民》等。外界对《琼北的村》等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文学评论家、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单正平撰文《在似是而非间释放快门》,这样评论王军:“他在借用失常、带着超然物外的疏离感表达着他对社会和自己均处在正常时的反叛中。一拍就是十年、二十年,持续地拍、用一种相机、一种手法、一种风格拍。在量的积累过程中,题材的宽度和深度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感,我们暂且称是‘海南的王军式摄影’”。

在《琼北的村》中,凝结着王军对摄影艺术新的追求。他说:“我拍琼北的村,拍非故事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寻找脱离社会集体后让自己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拍很多人不太明白的情节,也是想从大众的普通叙事语言中走出来。”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王军在摄影期刊上发表的作品。

E

天有际,思无涯

现实常常给王军如梦似幻的感觉,他说,“我拍《琼北的村》采用的是夸张的、非正常的、阴郁的表现手法,带有我的主观认定。所以,我同时拍了《岛民》,用的是中性的、有些仪式感的、正式的样本采集拍摄方式。”谈到摄影风格,王军说:“很多片子放在一起,就成了自己的摄影语言了。”王军说的是大实话,艺术风格的形成,首先要有作品,有一定的量,此外,作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属于自己个人的想法。这些王军都具备,因此,“海南的王军式摄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军总在不断学习探索。他曾到布拉格做了两年访问学者,让他对各类摄影器材和摄影史有更多的了解,并开始“尝试做些创新的、更深入、更宽广的东西。”

二十多年来,工作以外,王军拍摄最多的是黑白照片。他的《琼北的村》《岛民》等全部是黑白照片,“这些黑白胶片作品,在均衡、有序、老道的视觉语言中流露的是:无常、无望……作品使用大块的黑、被压抑的高光,呈现着从日常行为里逃离,在逆反中的抗争。”“片子整体都是黑黑的,有些压抑,因为高光很少,但很鲜亮,有一种绝望中带着一丝希望的感觉。”嗜黑白而成癖,在逆反中抗争,以至在个人兴趣作品中,他始终采用黑白照片。此外,对于自己的照片,他一定要自己冲洗,自己放大。对于作品诞生的每个过程,他都感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享受。

《琼北的村》系列之一。

2015年10月18日,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大会上,王军被选为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从那天起,王军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如今,王军眼中的海南正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阔潮涌,海南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说,今后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继续用镜头反映海南历史发展是王军的心愿。“天有际,思无涯”。方寸之间,蕴含无限。我们期待王军的“第三只眼”带给我们更多不同一般的审美享受!

《靠海吃海》系列之一。

◎人物档案

王军,海南日报社高级记者,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全国新闻出版业有突出成就专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严敬)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